•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小仙姓朱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幼师资格证考试小木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莮Renissodifficult

已采纳

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关于游戏的分类这一节,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游戏的不同分类,帮助大家轻松拿下这一块的分数。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分类,我们重点需要掌握三种分类,即皮亚杰、帕顿以及苏联对游戏进行的分类,这三种分类为常考点: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一)练习性游戏(又叫做:机能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实践性游戏)①对应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组成,感觉运动器官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感。③例:摇铃、拍水、不停的吸手指、反复的捏玩具等、单纯的撕纸等。象征性游戏(又叫做:符号游戏)①对应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园阶段)②表现形式为角色游戏,这是学前期/幼儿园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方式,即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外一个物体。③例:过家家游戏中,我扮演妈妈、你扮演爸爸、树叶代表钱、石头代表食物、椅子当大马等。规则性游戏①对应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②指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③例:套圈、老狼老狼几点了、“木头人”、抢钱(每人是一元钱,喊几元钱几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淘汰)等。智力游戏①对应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②思维的抽象程度较高,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思维较灵活。③推理、计算、棋类等游戏。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帕顿偶然行为(也称之为无所事事)①出现在婴儿期。②表现为:行为缺乏目的,东游西逛,易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或碰到什么东西会随手玩两下。玩弄自己的衣服、在椅子上爬上爬下等。旁观游戏①出现在儿童的学步早期。②表现为:只观察其他儿童的游戏,但自己不加入到游戏中去。单独游戏①出现在儿童学步中期。②表现为:儿童独自一个人在玩,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关心别人的存在。平行游戏①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小班。②表现为:儿童各玩各的,没有交流,但内容相同或相近。也许会选择一个和旁边儿童一样的玩具、材料、活动,但主要精力在自己游戏上。联合游戏(又叫协同游戏、协作游戏)①主要出现于3~4岁/中班。②表现为: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无共同目标。合作游戏①主要出现在4岁及之后/大班。②表现为: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比如大家一起插一个公园,明明插小桥,豆豆插树,红红插小花,然后组合起来。依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苏联(一)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1.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3.表演游戏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主要分为: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表演、戏剧表演。(二)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综合游戏等。有规则游戏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设计的游戏,主要的特点是竞争性和文化传承性。由四个部分组成: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结果。游戏的分类常以选择题等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比如:幼儿园以什么游戏为主?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哪些?或者给你一个案例让你反选出这是什么游戏等。大家将以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按照逻辑进行记忆,加油备考。

幼师资格证考试小木偶

173 评论(10)

littleCargod

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分类,我们重点需要掌握三种分类,即皮亚杰、帕顿以及苏联对游戏进行的分类,这三种分类为常考点: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一)练习性游戏(又叫做:机能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实践性游戏)①对应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组成,感觉运动器官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感。③例:摇铃、拍水、不停的吸手指、反复的捏玩具等、单纯的撕纸等。象征性游戏(又叫做:符号游戏)①对应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园阶段)②表现形式为角色游戏,这是学前期/幼儿园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方式,即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外一个物体。③例:过家家游戏中,我扮演妈妈、你扮演爸爸、树叶代表钱、石头代表食物、椅子当大马等。规则性游戏①对应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②指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③例:套圈、老狼老狼几点了、“木头人”、抢钱(每人是一元钱,喊几元钱几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淘汰)等。智力游戏①对应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②思维的抽象程度较高,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思维较灵活。③推理、计算、棋类等游戏。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帕顿偶然行为(也称之为无所事事)①出现在婴儿期。②表现为:行为缺乏目的,东游西逛,易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或碰到什么东西会随手玩两下。玩弄自己的衣服、在椅子上爬上爬下等。旁观游戏①出现在儿童的学步早期。②表现为:只观察其他儿童的游戏,但自己不加入到游戏中去。单独游戏①出现在儿童学步中期。②表现为:儿童独自一个人在玩,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关心别人的存在。平行游戏①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小班。②表现为:儿童各玩各的,没有交流,但内容相同或相近。也许会选择一个和旁边儿童一样的玩具、材料、活动,但主要精力在自己游戏上。联合游戏(又叫协同游戏、协作游戏)①主要出现于3~4岁/中班。②表现为: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无共同目标。合作游戏①主要出现在4岁及之后/大班。②表现为: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比如大家一起插一个公园,明明插小桥,豆豆插树,红红插小花,然后组合起来。

343 评论(8)

浅夏oo淡忆

幼师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

1、幼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证统考考试科目,主要的考试内容有幼师的职业理念、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幼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师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等。

2、幼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

《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的学前教育理论原理、幼儿教育实施技能和考生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了解等方面。

扩展资料:

一、报考条件

1、思想品德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2、教学能力

1)国家现行两种教师资格证制度,自主考试地区考生需通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笔试学科和面试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地区考生需通过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笔试科目和面试,才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二、考试流程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2、考试分为两科《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师资格证

16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