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愛爾
以下是我个人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知识点二: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知识点三: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向;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知识点四: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知识点五: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6.因材施教的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知识点六: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导实践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知识点七: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量力性原则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初中教师资格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基惠通
2022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将在36天后开始正式考试,各位考生目前对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科目的知识点内容掌握的如何呢?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看看2022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知识点内容吧!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还是存在质的不同。初中生思维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的抽象符号推导,
儿童思维的发展
3岁以前 直观动作思维
3-10岁 具体形象思维
10-15岁 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经验型。
15-18岁 抽象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理论型。
【真题】 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属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1.智力水平得到飞跃性提高,智力发展进入关键期
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2.智力基本达到成熟
那就是人到18岁左右,智力已达到成熟时期的水平。此后,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总的智力能量不会有显著增长。
3.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并存在个体差异
总体而言,个体的智力因素中,言语发展较晚,到20岁以后达到高峰;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于18岁之后达到顶峰。而知觉发展较早,12岁左右达到高峰,而不同个体智力发展的速度和达到顶峰的时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有早慧型,有晚熟型。
4.共同特点
(1)知觉,记忆,思维,智力。达到顶峰先后顺序,知觉,记忆,思维,智力。
(2)中学生共同特点:目的性,意义性,抽象性,黄金时代,但是还有不足,没有辩证性,比较容易散乱等。
【真题】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参考解析:
(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如有人智力超常,有人智力不足
(2) 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或结构.上的差异。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论述的,有人在空间智力方面表现优异,有人在音乐智力方面表现优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如有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4) 能力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笔试还应考查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按学段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
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