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小芋头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总共有3门,分别是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论知识。
中学综合素质主要从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个模块考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是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是考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等等。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测试目标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wuyan841106
以下是我个人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知识点二: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知识点三: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向;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知识点四: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知识点五: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6.因材施教的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知识点六: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导实践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知识点七: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量力性原则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初中教师资格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