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6

成工1979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小学资格证考试选择题考点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迪士尼0918

已采纳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题型包括:简答、论述、解答、材料(案例)分析、课例点评、诊断、辨析、教学设计、活动设计、写作等。

小学资格证考试选择题考点

352 评论(9)

小笼0113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一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有29道,每道2分,一共58分。其中包括职业理念考4道、教育法律法规考8道、职业道德考4道、文化素养考9道、基本能力考4道。重点看职业理念和教育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文化素养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相对来说有点难。

材料分析题有3道,每道14分,其中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阅读理解。首先,职业理念是学生观(两独一发)、教师观(保研建设)、教学观(学习过人)三个选一个考查,根据所给的材料分析体现了什么样的职业理念。其次,会给你一个材料,让你评价老师的做法以及体现了什么职业道德理念(三爱两人一终身),最后一个材料分析和语文的阅读理解差不多。

写作题是50分,会给你材料或者名言警句让你写一篇作文,一般都是议论文。写的时候要思考和老师有没有什么关系,和教育有没有联系,平常多积累写作的素材,论证时可以举例、名人来论证。

上面就是教师资格证小学科一题型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3 评论(14)

散步的猫撒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的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以及教学设计题,其中材料分析题有2道,每道20分,总共40分,在试卷中分值占比较大,所以需要考生能将相关知识点识记清楚,下面将对此知识点中的考频考点做出分析。

模块一:教育基础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

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是学习的主体;是权责的主体。

(2)教师观

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模块二:学生指导基础

德育原则

一般在材料分析题中出题频率较高的主要有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模块三:班级管理

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2.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1)处理原则

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冷处理原则。

(2)处理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

机智果断应对;

公平民主处理;

善于总结引导。

3.班主任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模块四: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的规律

考查频率最高的规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教学原则

考查频率较高的原则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可以记为“书法节目语气从容”)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材料分析题的高频考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209 评论(10)

翻滚的石榴

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社会、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音乐、小学体育、小学美术、*小学信息技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全科(部分省份未开考带 * 科目,有关开考情况请考生关注所在省报名公告)。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141 评论(15)

陆老头11

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188 评论(12)

昵称真是醉了

幼 儿 园: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     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科一:综合素质

难度最小的一科,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内容,属于记忆考试科目,花时间背就很好过。

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

1.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

3.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

4.基本文化素养(历史、科学、文学、艺术)

5.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处理、班主任工作规定)

试卷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9 (29*2分)

文化素养+法律法规 通读教材,多做题,了解即可。

2.材料分析题:30-31 (14*2分)

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背熟、多做题、理解掌握。

3.阅读题:32 (14*1分)

多做题。难度相当于初中阅读的水平,答案基本在文中可以找到。

4.作文: 33 (50分)

多看范文,总结模版。不同于高考作文,需要结合教师、学生。常考的例如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创新与实践、理想教师、师爱、为人师表、挫折、德育、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理想信念、教学方法、自我教育等等

科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是三科中唯一有一点难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涉及的比较多,考查题型更丰富,都是较为常规的题型,如果按照各知识点的题型进行备考,大部分都是可以顺利通过的。

首先一定要多背背背!然后多做题,最后熟悉答题套路,比如教学、德育必背,辨析题一定要判断对错,能拿到1/3分数,加上知识点差不多啦。

中学试卷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1 (21*2分)

考察定义

2.辨析题:22-25 (8*4分)

判断对错,阐述原因

3.简答题:26 (10*4)

知识点太多,多背,随缘

4.材料分析题:27 (18*2)

教学原则、德育原则、学习心理、发展心理

小学试卷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0 (20*2分)

考察定义

2.简答题:21(10*3分)

教育基础、班级管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第一、三、四章仔细看,第二、六章通读过一遍

3.材料分析题:22-23 (20*2分)

第三章”班级管理“、“教学原则与方法”

4.教学设计:24 (50*1)

一道大题三小问。

科三:学科教学

看书狂刷题,集错题,整理笔记,归纳重点。要靠个人对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的基础,所以报考选科之前一定要考虑好。

1.单项选择题:1-15 (15*3分)

2.案例分析题:16-18(20/8/12分)

3.教学设计:19-21 (20/20/25分)

教学设计占分最大,多做题,考前多看参考答案,熟记格式,多总结模版(收藏好留着面试可以用哦)

83 评论(11)

BACCHUS周伯通

1.教育的社会属性。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4.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5.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7.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及表现。8.简述学制建立的依据。9.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0.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关观点。11.简述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13.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14.简述新课改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15.简述新课改下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16.简述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9.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0.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21.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2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23.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24.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25.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26.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27.简述注意的品质。28.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29.简述提高记忆力的方法。3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3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32.简述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33.简述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3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5.简述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特点。36.简述品德培养的方法。37.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38.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3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0.如何促进学习迁移?41.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4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4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44.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45.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23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