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0

annettahjj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小学资格证考试素材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千针坊丶

已采纳

笔试材料 来了,请查收!

《教资考试笔试、面试资料》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教师资格证的资源,包括历年真题、常见问题的解答思路、技巧等,面试押题,资料包,结构化课程等相关资源,需要的请自行获取,所有资源全部免费的,无其他广告信息,网盘资源也将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收藏!

链接:

提取码:a467

资源列表:

-【教师资料包大全】

-【结构化面试资料】

-【面试押题资料】

-【试讲、说课、答辩】

小学资格证考试素材

332 评论(12)

电冰箱5

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的材料主要是关于职业教师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基本能力等方面的材料。综合素质幼教、小教、中教名称相同,内容上是不一样的,考察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职业教师理念模块主要内容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素质教育内容。学生观是教师在遇到教学突发情况时,是否能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而教师观则反映了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以及所要做的工作的基本了解。所以主要是需要选择题题库一类的资料。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比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九部相关文件。考生可以看一些相关的法律法条。教师职业道德模块需要教师掌握道德的基本内涵、职业道德的含义,以及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道德修养的了解和作为。要求教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自身的约束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教师的文化素养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的多,而且比较的散乱,需要大家经过系统的梳理和准备。包括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教师的基本能力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具体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部分考生需要的是作文写作素材一类的资料。考生可以自行到书店购买材料,也可以到网上搜索自己想要的材料。选择题题库很多教育机构的APP都是免费的。

129 评论(10)

起名字哈烦躁

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材料的准备,需要了解都考哪些科目

【一】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有2个,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

【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有2个,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三】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初中&高中师资格考试科目有3个,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其中科目三学科知识与能力就是自己报考的学科专业知识,具体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地理、音乐、物理、生物、化学、历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政治、体育与健康等学科。

164 评论(9)

carryme2015

一、阳刚之气

关于《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给出《答复》称,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个答案也引起了社会热议。

【点拨】如何理解“阳刚之气”?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外表和行为的男性化”,这是因为:“文质彬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一直是中国古代推崇的男性典范,从外表和举止上来看,他们也有着精致、文雅的一面,而不是不修边幅、大男子主义做派。基于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在培养男孩子们的“阳刚之气”的时候,应该更加重视内在而非外表,不是简单地培养“男人”或“女人”,单纯地禁止他们打扮,让他们不好意思流泪哭泣,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

【适合话题】责任、担当

二、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深谙凡尔赛文学的人,被称为“凡尔赛人”。网友们评价兴起的凡尔赛文学,它是漫不经心地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

【点拨】对于“凡尔赛文学”及其流行,应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如果只是把“凡尔赛文学”作为修辞术,进行玩“梗”的文字游戏,调侃自嘲而已,没有不对他人造成攻击和伤害,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作为炫耀的方式,刻意打造“高级生活”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应坚决反对,这种“炫富”产生的根源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产生落差之后的“过度补偿”心理,暴露出虚伪的人生态度和扭曲的价值观念。

【适合话题】心理健康、价值观

三、网络红人:李子柒

作为一位自媒体人,微博知名美食博主,在2016年李子柒开始拍摄手作视频,从拍摄到发布,每一步的过程都是她亲力亲为,在海外平台上播放的视频与国内视频内容相同,字幕同样是汉语,李子柒的视频的传播使海外粉丝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学习汉语,视频内容展现的中国之美就在眼前,散发着中国传统之美。在展现视频的背后,她请教了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熟练技艺,视频中她身穿粗布汉服,走在大自然泥土上,带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走进观众的视野。新华社的短评“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李子柒做的正是这样的事。”

【点拨】传统文化,“遇见”年轻人,跟随时代潮流,更具生命力。在移动互联技术和电商平台加持下,传统文化的传承迎来了机遇。年轻一代成为传统文化的重塑传播者和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这也促使传统文化展现出了更灵动、更年轻的形态,全方位、多层面深度触达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年轻传播和消费者群体。同时,这个促使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共同成长。

【适合话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科技与传统

四、丁真现象

2020年11月中旬,因一段10秒左右的短视频,四川省理塘藏族小伙丁真在社交媒体爆红,连续多日登上各大网站的热搜,视频中的他,背靠雪山,骑着白马,徜徉在高原上,野性与纯真并存,触动了人们心中的梦想和追求。丁真爆红之后,并没有开启流量变现的网红路,而是成为家乡文旅公司的员工,为当地文化旅游代言……当下,“丁真现象”“丁真效应”引起了各方的热议。

【点拨】“丁真IP”的诞生和走红,再到丁真用自己的流量回馈家乡,这是嵌入脱贫、文旅等概念的正能量传播创新,也让我们看到了流量的正向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流量被贴上了“有毒”的标签,其实,流量没有原罪,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因势利导,像丁真一样,用流量带火大美家乡,回报社会,这不乏是一件更能创造社会和自我价值的事情。

【适合话题】责任、回报社会、科技的两面性

五、不被定义的“后浪”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历时十年,跟踪记录了十多个零零后孩子的成长足迹,其制作的五集纪录片《零零后》上周在央视播出,引发了许多观众的思考,同时让该片导演张同道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零零后》以十年跨度展示了孩子们拒绝概括的丰富,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拷问。“在放养天性和规范约束的二元对立中,我也曾迷信自由的力量,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孩子并非二元对立的两种模式。”他在手记中如是写道。如今,他改变了此前认为的“自由的教育会是比较好的一种教育方式”的观点。在他看来,教育的方法无所谓对错,其标准应该是这个方法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契合,核心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

【点拨】现实中的“后浪”,并非都如《后浪》所描绘的那样整齐划一,他们“有个性”“有自信”“有潜力”“国际化”的一代,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给他们贴上一个简单的标签,而应看到他们身上的无限种可能性。就像他们自己高喊的口号,“年轻不止有一种模样”,不被定义,每个人都活出个性化的人生精彩。

【适合话题】因材施教、个性、理想

六、理想:当明星

现在许多孩子的理想是“当明星”。当不成“明星”,做“网红”“主播”也行!问到为什么,你会听到这样的回答:“科学家太穷了,明星多有钱啊!”“当老师太累了,当网红开淘宝店多好。”“都说我长得好看,当上明星,就不用学习和考试了。”

【点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下一代未来的重任,面对纷繁浮躁的社会环境,要教育并帮助学生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幻想什么一夜暴富,更不要指望什么一步登天,而是做一个坚定个人理想信念、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的人。同时,还要引导孩子理性看待明星、网红和科研工作者,任何光鲜亮丽的生活表象和高收入的背后,都是需要付出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辛,还有,相较于明星网红而言,科研工作者对于社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鼓励他们崇尚教育、崇尚科学、崇尚研究。

【适合话题】理想、使命感、信念、崇尚科学与真理

七、校园暴力

某县微信群流传一段3分钟左右的小视频,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3分钟视频期间,三人对白衣女生共扇耳光18次,还辱骂威胁白衣女生。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点拨】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中小学阶段本是孩子们培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果家庭、学校不能在品德教育、品行培养上给予合理的引导,孩子难免会误入歧途。在德育上,家庭和学校都义不容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中。只有真正把德行“搬进”学生的心灵,爱惜自己、爱护他人,才能少些“全武行”、多些“和睦气”。

【适合话题】德育、家校合作

八、脱贫攻坚

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干劲十足。扶贫是“苦差事”,回家帮老乡脱贫致富却是黄文秀内心的使命。从农村走出来,何苦要回到山里?面对一些疑问,黄文秀说,总是要有人回来的,而我就是那个回来的人。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上就沾多少泥土,从跑遍村子所有贫困户到手绘全村地图,从学习当地方言以便与群众沟通交流到带领村民修水泥路、发展特色产业,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正如她的一位学妹所形容的,“‘文’在心,‘秀’于行”。黄文秀想的、干的,老百姓看得见、记得住,乡亲们称赞她“一个非常好的第一书记,为村里做得太多”。

【点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大山走出又回到大山,以满腔的青春热血走上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个人价值与国家相对接、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连接,脚踩大地,胸怀祖国,用青春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赤诚,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

【适合话题】不忘初心、坚守、奉献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8大热点素材积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108 评论(15)

小也安安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能力测试》、《普通话》

然后要体检合格,我把考试的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2356

101 评论(10)

天天要开心哦

每年有很多人都会被卡在《综合素质》这一科,我见过很多考生科目一考过三四次都没过,最后其他科目成绩有效期过期又得重新考试的,那么综合素质到底要怎么考呢?除了练习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之外,作文素材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一些作为素材的积累,有需要的考生可以看看!

一、责任与担当作文素材积累

1.名人名言积累

(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3)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雨果

(4)真理的发现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会引起我们的欢欣。——克罗齐

(5)提出目标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实际上这是他的主要责任。——巴纳德

(6)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7)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熹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人物示例素材积累

(1)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2)鸿星尔克的责任与担当

河南暴雨,许多国货品牌纷纷慷慨解囊,其中捐款5000万元物资的鸿星尔克彻底“出圈”,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的中国品牌。

5000万也许对于大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个现金流短缺、即将面临破产的公司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鸿星尔克体现了国货的担当、体现了民族企业的责任。

(3)14岁奥运冠军全红婵

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红遍”了整个网络,她凭借着在东京奥运会上“五跳三个满分”的精彩表现,创造了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的历史性“高光时刻”。

在这个本该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年龄段,全红婵在训练中所表现出的自律自强、坚持不懈的体育品格,以及“跟谁跳都一样”“跳好自己就行”的豁达稳健心态,还有其对家人的爱与担当,无不让许多已成年的“大人”们心悦诚服。

二、创新的作文素材积累

1.关于创新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3)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苏步青

(4)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5)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赵翼《论诗》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陆游《对酒怀丹阳成都故人》

2.关于创新人物事例

(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2)教育改革先驱——蔡元培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儒商世家,接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人,之后还在翰林院任职。甲午战争爆发后,蔡元培深感国运衰微,于是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着手兴办新式学校、凑集资金、广纳贤才,提倡启发民智、宣传民权,坚持主张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各方势力争斗不休,蔡元培教育救国的理念与行动屡屡碰壁,但他始终不改初心。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是先驱者们最宝贵的品质。行走在坎坷的革新之路上,蔡元培越挫越勇,不言放弃。他始终心系国家的前途,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捍卫心中的信仰。

(3)创新推动历史前进——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商鞅主持下两次公布了新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从落后,一跃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13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