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7

依玛语录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幼教资格证考试重点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顽童阿淑

已采纳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考2科。分别是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不分科目。教师资格笔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同时还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教师潜质,换而言之,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分析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综合素质》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和活动设计题,侧重于教学活动的分析和设计。

幼教资格证考试重点题

320 评论(15)

小黑君kk

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型有以下6种:

1.  儿歌类

(1)  以普通话完整诵读儿歌;

(2)  看图创造儿歌并唱出来;

(3)  组织活动让儿童们加深对儿歌的了解;

(4)  表演儿歌时,神情动作到位;

(5)  教会儿童儿歌并进行舞蹈编排指导;

(6)  根据所做儿歌配插图。

2.  弹唱类

(1)  生动地弹唱一首完整的歌;

(2)  为歌曲创造舞蹈与旋律;

(3)  展示音乐教学如何进行的片段;

(4)  会听着音乐打拍子;

(5)  自己编歌词并表演;

(6)  组合音乐的游戏活动。

3.  绘画类

(1)  画出某个事物的形象图;

(2)  用画装饰墙面;

(3)  用手摆出三种小动物的形象;

(4)  画出某个事物的成长过程;

(5)  画出三种图形;

(6)  给故事画插画;

(7)  给儿歌配插画;

(8)  用一张画解释游戏的规则;

(9)  给手工折纸画画。

4.  故事类

(1)  流程完整且声情并茂地讲故事;

(2)  根据故事设计情景表演;

(3)  为故事配插画;

(4)  续写故事情节;

(5)  提出思考问题,让儿童理解故事并激发兴趣;

(6)  设计游戏活动。

5.  体育游戏类

(1)  说清游戏规则与玩法,演示游戏玩法;

(2)  用提供材料设想3种游戏玩法,说清游戏规则;

(3)  根据已有材料搭出三种形象;

(4)  用现场工具制造教具并组织一次活动;

(5)  模拟给儿童介绍某个音乐游戏的玩法;

(6)  词语接龙、手指游戏。

6.  折纸类

(1)  完整折出题目要求的形象;

(2)  通过情景式教学,边讲故事边折纸,来讲解折纸的方法;

(3)  为折好的纸配上图画;

(4)  组织相关游戏;

(5)  根据所给主题设计手工品。

210 评论(12)

恋上这个冬

1幼儿思维的类型(1)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2)丰富生活经验。(3)培养有意记忆。(4)教授记忆策略。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喜欢交往;(4)独立性不断发展;(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7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②父母的鼓励与教养方式;③家庭的居住条件;④幼儿的家庭教育条件。(2)托幼机构因素。①教师的影响;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3)幼儿自身的特征。8气质的类型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1)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2)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3)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路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4)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9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10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11游戏的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12游戏材料的投放(1)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6)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13成人介入游戏的时机(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14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10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