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6

西风华诞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从业资格证考试收益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几丁不二

已采纳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计算复利用考试系统内有自带的计算器计算。

计算器随便输入一个数字,比如2,然后按一下乘号键,再按一下等号键,是否变成了4?再按一下等号键则变成了8,再按一下等号键……同样输入2,然后按一下除号键,再按一下等号键,是否变成了再按一下等号键则变成了,再按一下等号键…… 若能通过上面的测试,则说明你的计算器具有这样的功能,并且可以因此得出一个规律:

一、任何数的n次方,等于“按一下乘号,再按n-1次等号;

二、任何数的-n次方,等于“按一次除号,再按n次等号”。

下面则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比如:1、计算复利终值系数,假设年利率为,期间为10年,等于“输入,按一下乘号,再按9次等号”即可得;

2、计算复利现值系数,假设年利率为8%,期间为5,等于“输入,按一下除号,再按5次等号”即可得。 上面的计算方法为年金系数的计算打下了基础:1、计算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的终值系数等于:比如年利率为5%,5年期的年金终值系数等于“输入,按一下乘号,按4次等号,减1,除以”即可得。

在此基础上“再按一下除号,再按一下等号”可以得到偿债基金系数,因为偿债基金系数是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2、计算年金现值系数(大家可以举一反三,故省略) 掌握了上面的方法,再也不需要“插值运算”了,可以让您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节约两分钟。

从业资格证考试收益率

255 评论(13)

1230985647abc

实际上第一和第二题是关于股利固定增长模型,可以根据公式P0=D0(1+g)/(R-g)或D1/(R-g)。

题目中的上年年末支付股利指的就是D0,g指的就是股利增长率,R就是必要收益率或内在收益率,P0是股票内在价值或购买价格,D1则是预计下年末每股股利。把相关数值可得:

第三题实际上上次付息日为2010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该债券下次起息日是2011年1月1日,而3月5日当天暂不算利息,故此利息累积天数为31+28+4=63天,故此是D。

第四题实际上就是复利计算,把未来终值折现至现值,即50000/(1+12%)^10=,故此选C。

90 评论(13)

后来后来510

可以在带有计算器的计算机上计算基金实践考试。

基金资格考试包括三个科目:

1、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商业惯例。

2、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知识。

通过了第一,第二次考试,或者通过了第一,第三次考试,并且通过了考试的候选人都有资格注册该基金。

协会将根据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加或调整有关考试科目。

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测验题均为多项选择题。 每个主题中的问题数量为100。每个问题可得1分。 总分为100分。预约考试报名原则

1、每个考生每天只能参加两个科目考试。

2、在统一考试日只能选择一个城市作为主题。

3、当多个科目同时测试时,候选人只能申请其中一门课程。

160 评论(8)

fj陈老诗

即期利率也称“零利率”,是零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简称。在债券定价公式中,即期利率就是用来进行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t年期即期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Pt=Mt/(1+St)t 4.持有其收益率 持有其收益率是指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年平均收益,它与到期收益率的区别仅仅在于末笔现金流是卖出价格而非债券到期偿还金额。 5.赎回期收益率 可赎回债券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 考点练习题 1. 某投资者以96元的价格购买了面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8%、剩余期限为3年的债券,该投资者的当期收益率()。 参考答案:B 解析:当期收益率是债券年利息收益占购买价格的百分比。当期收益率=每年利息收益/债券价格×100%=(100×8%)/96×100%=。 2. 某剩余期限为5年的国债,票面利率8%,面值100元,每年付息2次,每次付息4元,当前市场价格为102元,则其到期收益率是()。 C.. 参考答案:A 解析: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使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题中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每次支付票面利息的一般,则到期收益率公式为:

286 评论(9)

clubsummer

第一节 基金绩效衡量概述 一、基金绩效衡量的目的与意义 基金绩效衡量是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其目的在于将具有超凡投资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鉴别出来。 基金绩效衡量对投资者、监管部门以及基金公司本身都重要的意义。 二、基金绩效衡量的困难性与需要考虑的因素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基金经理的真实表现加以衡量并非易事。基金绩效衡量的基础在于假设基金经理比普通投资大众具有信息优势。 首先,基金的投资表现实际上反映了投资技巧与投资运气的综合影响。 其次,对绩效表现好坏的衡量涉及到比较基准的选择问题。采用不同的比较基准,结论常常会大相径庭,而适合基准的选取并不一目了然。 第三,投资目标、投资限制、操作策略、资产配置、风险水平上的不同往往使基金之间的绩效不可比。 第四,绩效衡量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基金本身的情况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基金经理常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操作策略、风险水平做出调整,从而也就会使衡量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外,衡量角度的不同、绩效表现的多面性以及基金投资是投资者财富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等,也都会使绩效衡量问题变得复杂化。 作为绩效考核来讲,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金的投资目标 基金的投资目标不同,其投资范围、操作策略及其所受的投资约束也就不同。 (二)基金的风险水平 需要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对基金的绩效加以衡量。 (三)比较基准 在基金的相对比较上,必须注意比较基准的合理选择。 (四)时期选择 计算的开始时间和所选择的计算时期不同,衡量结果也就不同。 (五)基金组合的稳定性 三、绩效衡量问题的不同视角 (一)内部衡量与外部衡量 (二)实务衡量与理论衡量 实务上对基金业绩的考察主要采用两种方面:一是将选定的基金表现与市场指数的表现加以比较;二是将选定的基金表现与该基金相似的一组基金的表现进行相对比较。 与实务方法不同,理论上地基金绩效表现的衡量则以各种风险调整收益指标以及种绩效评估模型为基础,理论方法一般均需要特定的假设条件。 (三)短期衡量与长期衡量 短期衡量通常是对近3 年表现的衡量,而长期衡量则通常将考察期设定在3 年(含)以上。 (四)事前衡量与事后衡量 迄今为止还没有可靠的事前绩效衡量方法,因此,人们也只能将事后衡量的结果作为有效决策的出发点。 (五)微观衡量与宏观衡量 微观绩效衡量主要是对个别基金绩效的衡量,而宏观衡量则力求反映全部基金的整体表现。 (六)绝对衡量与相对衡量 仅依据基金自身的表现进行的绩效衡量为绝对衡量,而通过与指数表现或相似基金的相互比较进行的绩效衡量则被称为相对衡量。 (七)基金衡量与公司衡量 基金衡量侧重于对基金本身表现的数据分析,而分析衡量则更看重管理公司本身素质的衡量。第二节 基金净值收益率的计算一、简单(净值)收益率 二、时间加权收益率 时间加权收益率由于考虑到了分红再投资,更能准确地对基金的真实投资表现作出衡量。 时间加权收益率的假设前提是红利以除息前一日的单位净值减去每份基金分红后的份额净值立即进行了再投资。考虑到分红再投资的时间加权收益率在数值上可能大于简单收益率的,也可能是小于简单收益率,这就取决于分红后基金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分红后基金表现非常差,就造成亏损,加权收益率就会小于简单加权收益率,如果是大于,就会大于简单加权收益率。 时间加权收益率反映了1 元投资在不取出的情况下(分红再投资)的收益率,这样更科学一些。 三、算术平均收益率与几何平均收益率 算术平均收益率法与几何平匀收益率法的区别:算术平均收益率法将所有的收益率加起来除以收益率的个数;几何平均收益率是将所有收益率相乘,所以几何平均收益率更科学一些。 假设某基金第一年的收益率为50%,第二年的收益率为-50%,该基金的年算术平均收益率为0, 年几何平均收益率为-13.45,所以如果前一年有收益,前一年投资所得在第二年也损失了相应的百分比,如果前面亏损后面赢利也是这个道理。 四、年(度)化收益率 有时需要将阶段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这就涉及到年度化收益率的计算,年化收益率有简单年化收益率与精确年化收益率之分。第三节 基金绩效的收益率衡量一、分组比较法 ——是根据资产配置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投资区域的不同等,将具有可比性的相似基金放在一起进行业绩的相对比较,其结果常以排序、百分位、星号等形式给出。 分组比较就根据资产配置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投资区域的不同等,将具有可比性的相似基金放在一起进行业绩的相对比较,其结果常以排序、百分位、星号等形式给出。 首先,在如何分组上,要做到"公平"分组很困难。第二,很多的分组是模糊的,投资者并不清楚与何比较。第三,分组比较隐含地假设了同组基金具有相同的风险水平,但实际上同组基金之间的风险水平可能差异很大。第四,如果一个投资者将自己所投资的基金与同组中中位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由于在比较之前,无法确定该基金的业绩,而且中位基金会不断变化,因此也就无法很好的比较。最后,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基金是否达到了其投资目的,如果仅关注基金的同组的相关比较,将会偏离绩效评价的根本的目的。 二、基准比较法 ——是通过给被评价的基金定义一个适当的基准组合,比较基金收益率与基准组合收益率的差异来对基金表现加以衡量的一种方法。 基准比较法是通过给被评价的基金定义一个适当的基准组合,比较基金收益率与基准组合收益率的差异来对基金表现加以衡量的一种方法。基准组合是可投资的、未经管理的、与基金具有相同风格的组合。 一个良好的基准组合应具有如下5 个方面的特征:(1)明确的组成成分;(2)可实际投资的;(3)可衡量的;(4)适当的;(5)预先确定的 与分组比较法一样,基准比较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在如何选取适合指数上,投资者常常会无所适从。二是基准指数的风格可能由于其中股票性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是基金经理常有与基准组合比赛的念头。四是公开的市场指数并不包含现金余额,但基金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全额投资,这也会为比较增加困难。五是公开的市场指数并不包含交易成本,而基金在投资中必定会有交易成本,也常常引起比较上的不公平。第四节 风险调整绩效衡量方法一、对基金收益率进行风险调整的必要性 风险调整衡量指标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收益加以风险调整,得到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考虑的综合指标,以期能够排除风险因素对绩效评价的不利影响。 二、三大经典风险调整收益衡量方法 (一)特瑞诺指数 1、特瑞诺指数给出了基金份额系统风险的超额收益率。 2、特瑞诺指数越大,基金的绩效表现越好。 3、特瑞诺指数用的是系统风险而不是全部风险。 4、特瑞诺指数的问题是无法衡量基金经理的风险分散程度。 (二)夏普指数 1、夏普指数以标准差作为基金风险的度量,给出了基金份额标准差的超额收益率。 2、夏普指数越大,基金的绩效表现越好。 3、夏普指数调整的是全部风险。 (三)詹森指数 1、詹森指数是在CAPM模型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风险调整差异衡量指标。 2、詹森指数是管理组合的实际收益率与具有相同风险水平的消极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的差额。 3、詹森指数小于零时,表示基金的绩效表现差强人意。 三、三种风险调整衡量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夏普指数与特瑞诺指数尽管衡量的都是单位风险的收益率,但二者对风险的计量不同。 夏普指数考虑的是总风险(以标准差衡量),而特瑞诺指数考虑的是市场风险(以值衡量)。 (二)夏普指数与特瑞诺指数在对基金绩效的排序结论上可能不一致。 两种衡量方法评价结果的不同是由分散水平的不同引起的。 (三)特瑞诺指数与詹森指数只对绩效的深度加以了考虑,而夏普指数则同时考虑了绩效的深度与广度。 深度是指基金经理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的大小,而广度是指则组合的分散程度。 (四)詹森指数要求用样本期内所有变量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夏普指数与特瑞诺指数只用整个时期全部变量的平均收益率。 四、经典绩效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一般了解) 五、风险调整收益衡量的其他方法 (一)信息比率 (二)M2测度第五节 择时能力衡量 一、择时活动与基金绩效的正确衡量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可以分为股票选择能力(简称“选股能力”)与市场选择能力(简称“择时能力”)两个方面。 选股能力——指基金经理对个股的预测能力。 择时能力——指基金经理对市场整体走势的预测能力。 二、现金比例变化法 ——就是一种较为直观的、通过分析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现金比例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成功概率法 ——是根据对市场走势的预测而正确改变现金比例的百分比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四、二次项法 五、双贝塔方法第六节 绩效贡献分析一、资产配置选择能力与证券选择能力的衡量 1、基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上的实际配置比例对正常比例的偏离,代表了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方面所进行的积极选择。因此,不同类别资产实际权重与正常比例之差乘以相应资产类别的市场指数收益率,就可以作为资产配置选择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 2、基金在不同类别资产上的实际收益率与相应类别资产指数收益率之差乘以基金在相应资产的实际权重,就可以作为证券选择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 二、行业或部门选择能力的衡量 是指更细类资产的选择能力衡量。(一般了解)

10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