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8

我是基里连科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资格证考试新政策出台时间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零碎的回忆123

已采纳

2023年下半年教资变化

变化一、考试时间调整

以往下半年笔试时间雷打不动都是在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在2023下半年,教资笔试提前到9月16日进行,足足提前了一个半月;教资面试时间提前到12月9日-10日进行,提前了一个月进行。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变化二、报名时间调整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提前后,报名时间相应提前进行。

一般从笔试报名到笔试考试,中间相隔2个月时间,因此预计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在7月开始。

而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和笔试查分同时进行,一般下半年的笔试从考试到查分相隔45天左右,因此预计下半年笔试查分在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面试报名时间在此时间段内。

2023下半年教资备考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个非常卷的考试,笔试考试合格分数线报告分70分及以上合格,但是并不代表卷面分考70分就行了,而是查询成绩通过了相应的公式转化。

转化有点麻烦,大致过程为:先对所有成绩进行排名,再通过线性转换公式,将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均转换为70分,该转换不改变考生成绩的高低顺序。

这样的核分机制,类似于跑步比赛时,你的目标不是在跑完XX米即可,而是要尽可能比别人考得快,冲到前X名才算赢,同理,教资考试时,你只有分数比别人考得更高,通关几率才更大。

2023年下半年教资备考建议

教资备考最早越好,越早备考学习起来越轻松,教资备考可以通过三阶段备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轮

看教材/视频,全面了解

时间:不少于60天,每天学习2小时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从整体上了解考试的内容,尝试搭建知识体系,在这一轮中如果碰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一定不要过于纠结,继续往后学,一般后面的学着之前的内容也就弄懂了,毕竟知识是相联系的,万一没有弄明白,那就留下一轮的复习。

复习顺序: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

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轮

攻破重难点,提升技能时间:20天,每天学习2小时

掌握考试的高频考点有哪些,并逐一攻破专项难点,如写作、材料分析题。这一阶段,学习的方式为听课+刷真题,掌握做题的套路,同时每一道真题都要搞明白。一定要记住,这轮复习的目标为攻克你在第一轮遇到的难题,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三第阶段:模拟冲刺轮

背书+刷题,查漏补缺

时间:10天,每天学习2/3小时

1.拿出上轮复习的错题集,查漏补缺,巩固重要的知识点;

2.背书,该背的知识点都要背下来;

3.一定要做考前真实的模拟练习,模拟考试场景计时做题(每门科目150分钟),熟悉考试的感觉。

资格证考试新政策出台时间

305 评论(12)

招财KItty.

2022年教师资格证新政策:从2022年起 ,各省符合国家免试认定改革实施范围的高等学校2022届及以后年份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本校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的,可凭教育教学考核结果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相应教师资格。具体免试认定政策可向本人所在学校进行咨询,笔试考试机构及名笔试考区不作政策解读。根据自愿原则,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后,经审核确认,并完成缴费,即视为自愿参加考试,不受理退费退考申请。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政策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符合申请认证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报考学历要求。(一)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院校毕业及以上学历。(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院校毕业及以上学历。(三)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四)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五)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之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之上工人技术等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 第十三条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19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