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6

wisteria爱发呆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贝贝报考资格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熊猫小胖

已采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经过浏览相关文件和查阅资料,在这里我总结了以下的考二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条件要求。

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首次报考人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建筑学或者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2.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3.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4年制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4.具有建筑设计技术相近专业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

5.取得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以上五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以啦!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报名时间:每年的二、三月份。由各个省市自治区具体规定报名及缴费时间,

考试科目:建筑构造与详图(作图题),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建筑结构与设备,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题)

考试规定:考生于考试前30分钟进入考场做准备。

最后希望你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哦!

贝贝报考资格证

114 评论(12)

janesmonkey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条件要求,具体如下:

一、报考年龄要求:18周岁以上

二、报考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如下

三、补充说明

二级注册建筑师并不等同于二级建造师,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报考的科目,明确自己是要报考是二级注册建筑师还是要报考二级建造师。二级注册建筑师含金量比二级建造师高,但是考试难度也更大一些。

146 评论(11)

甜甜的daisy

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申请参加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一、具有建筑学或者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两年以上的。

二、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三年以上的。

三、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4年制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五年以上的。

四、具有建筑设计技术相近专业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七年以上的。

五、取得助理工程师以及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三年以上的。

下面说一下二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科目和题型:

考试科目一共四科:分别是:1.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2.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与构造;3.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4.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考试题型:1.场地建筑方案设计题型为作图题。2.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与构造题型为单项选择题;3.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题型为单项选择题;4.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题型也是单项选择题。

260 评论(12)

桑塔卢西亚

一、二级建筑师报名需要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全部科目考试:

1、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尖中寺专科以上子w开从手主以士社oD一与管理工作满两年;

2、具备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开从事建设上程项曰施一管理上1F网S年;

3、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15年。

同时符合有关报名条件,取得建设部加友的一教、二纵红机工扣符合一定条件者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官理》科曰Y攻一社5n人相关知识》科目。不过,具体的规定各地也有些许不同。

二、免试条件

(二)符合上述(一)的报名条件,具有工程(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的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免试部分科目:

1、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友的《建巩业企业一报项曰江知资N现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官理》和《连仅上性住么元人1n人nw"目,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个科目的考试。

2、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友的《建筑业企业-教项曰红理贝贝址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

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230 评论(12)

纵横四海2000

存在。根据查询中山坦洲铭师贝贝官方网站显示:中山坦洲铭师贝贝现在还存,它提供了多种课程和培训服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辅导、语言培训、职业资格证培训。中山坦洲铭师贝贝教育培训中心是一家在中山市坦洲镇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机构。

235 评论(10)

小剑2016

教科书分析: 1.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小女孩贝贝在妈妈的教导下,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课文让学生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故事短小,主要情节以对话形式呈现,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朗读。 2.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是一个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注意教科书以人文主题和知能主线结构单元的编写特点,要注意第一学段主要通过人文主题结构单元的编写特点,建立单元教学整体。该课文是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组织学生感悟主题就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课文结合内容配有两幅插图,既呈现了课文文字内容,又重现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并以此评价学生能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这个教学目标。 4.课后“读一读,记一记”除了扩大学生词汇量,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外,还提示了要在会认字教学中组织学生口头组词,达到提供词语的语言环境、了解字义来记认会认的字的目的,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目的。 学情分析: 1.虽然是进入第7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课堂学习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只有学习的刺激对的注意力集中持久和学习兴趣的维持还是不够的,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的。 2.到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由于会认的字以及生活中认识的字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这会给学生会写字的记认造成干扰,因此,在写字教学环节中,加强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记认字形细部尤为重要。 3.课文讲述的故事讲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学生是熟悉的,这有利于对本课主题的感悟。 设计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转方式,实实在在向全体。 简简单单教语文:目标导向,以学定教;反馈评价,顺学而导;遵循规律,落实素养。 踏踏实实转方式:让学生直面应答性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给予充裕时空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 实实在在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3.认识偏旁斤字旁,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12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12个词语,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具”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文”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课后练习PPT。 学生:每人一套“具”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老师板书题目:15文具的家(“具”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文具有些什么吗?(预设:铅笔、橡皮、尺子……)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文具的家是什么呢?通过文具的家,课文给我们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些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的读音。 PPT出示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语文找到办法好让 (1)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就是以前已经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二)读准课文学习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归类指导,如,提出并读准“次”后,全找出平舌音的一起学习。) 预设:翘舌音:查;后鼻韵母的:平;平舌音:次、仔、所。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具、具、具,文具的具”。齐读,自由读。 3.“具、次、丢、新、每、平、些、检、查、所”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用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已经回家了。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顿号、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五)认识偏旁斤字旁。 2.反馈指导: 新(“亲”“斤”)斤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新”字的斤字旁。“斤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斧头有关。如“新”字,本义是用斧头砍柴,后来才引申为新旧的新;又如“斩断”的“斩”字,就是用斧头砍头的意思,“断”本义是用斧头割断,截开。 示,齐读一遍: “新”字——“斤”,斤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一个偏旁新朋友:斤字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六)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一)释题 提问:我们读了课文,知道课题《文具的家》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吗?(预设:这个“家”指的是文具盒)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预设:句子:贝贝想起来了,……这些文具的家) 小结:围绕着“文具的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结合图一,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PPT示图画一) 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的家?书桌上怎么样? 个体观察思考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图上画的是贝贝的家。(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问题2:书桌上乱七八糟地放着书本、练习本和书包。 (3)继续看图说话,出示任务2: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书桌上乱七八糟的,说明贝贝做了什么?她现在在做什么呢? 个体观察后同位交流,班级交流汇报。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书桌上乱七八糟的,说明贝贝刚才找文具。 问题2:贝贝现在在与妈妈说话。 (5)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在序号上打“√”。你是根据哪句话判断的?用横线画出来。 (6)反馈指导。(交流汇报句子时,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预设: 第1、2、3自然段。 句子: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儿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追问:第1、2自然段说明了贝贝怎么样?(预设:说明了贝贝天天丢东西。) (7)感情朗读第1、2、3自然段。 ①出示任务:自由朗读第1、2、3自然段,注意读好问句和答句。 个体练习后,班级交流汇报。 ②反馈指导。 重点反馈指导问句和答句。 (8)小结: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懂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故事开头讲了贝贝老是丢文具,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接着学习。 2.结合图二,了解课文内容。 (1)(PPT示图画二)出示任务:观察图画,读读课文,想一想:图画画的是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说说判断的理由。 个体学习后同桌交流,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在说说判断的理由过程中穿插感情朗读指导。) 预设: 第4、5自然段。 理由1:图画画的是妈妈抚摸着贝贝的头跟贝贝说话。第4自然段说的是妈妈跟贝贝说话。 理由2:图画中的房子不是真的房子。这提示的是妈妈说让贝贝给文具找房子。 过渡语:同学们真会观察、读书和思考!通过图画和读书,读懂了第4自然段的意思。那么,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吗? (3)提问: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吗?你是根据哪句话知道的?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了。 问题2:句子: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追问:文具的家是什么呀?(预设: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5)小结: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懂了第4、5自然段,知道了贝贝在妈妈的帮助下知道了要给文具找个家——文具盒。从此,贝贝还会不见文具吗? (三)想象图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1.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个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 个体读书思考,同桌交流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最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小结,然后PPT出示想象图画。 出示任务:朗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从此,贝贝还会不见文具吗?你是根据哪些词语猜出来的,用小圆圈点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贝贝不会不见文具了。词语:仔细检查,是不是都回家了。 5.感悟主题。 出示任务: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你知道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良好习惯?用句子“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我知道……”说一说。 (2)反馈指导。 预设: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总结: 同学们,真会读书!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不但了解了词句的意思和课文的意思,读懂了故事,知道了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比如,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良好写字习惯,养成了,就会让学习更顺利;养成了就会让学习成绩更好。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火车头的字就是我们这一课会认的字中的三个,车厢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你们能不能通过读一读,把这些词语都记下来吗? 出示任务:读一读,把词语记下来。 个体练习。 同桌互练:一人不按顺序读字,另一人背读词语。 2.反馈指导, 班级汇报,指名检查(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 3.小结:组词是我们学习生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学习会认读的字的时候就运用了这个方法,它不但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的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词语,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识字。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说记字方法中说到的字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方便对照记认会写字的细部。)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次、找、让;独体字:文、平、办;半包围结构:包。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文”“平”“办”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文”“平”“办”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文”“平”“办”,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次”“找”“让”。 (1)观察并说说“次”“找”“让”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次”“找”“让”。分别提示:左窄右宽。“次”字,矮在“欠”中间,“欠”的第一撇接近“冫”的提,第二撇穿插到提下方;“找”字左右基本等高,第四笔斜横在提手旁的横、提中间起笔,第六笔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斜钩要舒展;“让”字左右基本等高,右边“上”最后一横,创插到言字旁下方。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包”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包”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包”。分别提示:“包”字横折钩的折要稍微靠里,竖弯钩在撇的尾部起笔,注意封口和舒展。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朗读课文。 二、背记“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板书设计:

32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