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0

新羊年新气象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预防接种资格证考试内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爱火乐

已采纳

护士在当地卫生部门报名考取预防接种证,报考条件是:1、年满18周岁;2、遵守法律、法规;3、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4、具有良好的品行;5、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护士是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的工作内容有:1、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2、执行口服、注射、其他途径给药治疗及采集检验标本;3、加强基础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预防接种资格证考试内容

198 评论(8)

starcraftgod

预防接种是一件对人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事情,按照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需要持有预防接种上岗证。那么这个证件该怎么获取啊?是每个人都可以考吗?

预防接种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考取的,要想获得这个证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参考人需要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或者是持有护士以上的资格证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了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前者的考试时间是6—7月份,后者的考试时间9月份。每年4月中旬可以在地级、市级和州级以上的卫生局报名。

要注意的,是报名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提条件的,不同的医学专业学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医学专业本科以上的人员要在预防、医疗和保健机构试用1年;有执业医师助理证书的高等医学专业需要工作满2年,中等医学专业学历要工作满5年;师传承方式学以3年的人且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人可以参加考试。

第二 参加区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的岗前培训工作。培训的方式都是集中进行,由该领域的专家统一授课。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接种时的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指南、疫苗接种步骤、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疫苗接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第三,培训完成后,参培人员需要进行预防接种资质的考试,考核的方式各地会有不同,但一般采取的是无纸化理论测试和现场实操两种方式的结合。考试通过的学员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提交和上传个人照片、医师资格证书等资料,审核通过后就会获得卫生局统一下发的免疫上岗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预防接种上岗证的获得一共分为三个阶段,考取医师资格或者护士证、参加培训、培训后考试。简单来说就是只有获得疫苗接种岗前培训合格证的医师、护士、助理医师等人才可以正常参与接种人员。即便接种是护士岗位,但也不是所有护士都可以接种的,一定要持有证书,还有要注意的就是预防接种上岗证的有效期只有一年,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149 评论(13)

粒粒soso

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护士资格证,就是自考大专的要中专护理专业毕业且取得护士资格证,本科的要大专毕业且取得护士资格证

261 评论(11)

土豆豆的焦糖

护士资格证考试中关于打疫苗的内容在护理技术与护理技能章节中。打疫苗是指通过注射疫苗,使免疫力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抗病毒,以预防人体患病的一种常见的预防措施。打疫苗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1、接种疫苗前,护士应先确认接种者的身份、病史、体格检查等,以确定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护士应根据疫苗的特性和接种程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打针部位,清洗并处理好注射器;3、准备疫苗,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产品认证标识;4、护士应注意接种的技术要求,依照接种程序将疫苗注射到指定部位;5、护士应观察接种者的反应情况,并记录接种情况;6、护士需要对接种者进行健康指导,并对接种者提出健康管理建议,以保证接种者的健康。

169 评论(8)

李利李利5

预防接种上岗证类别就是一种防疫部门的行业培训合格证书。只要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者是持有护士资格证以上的人员,在当地参加了统一的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均可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1、预防接种上岗证报考条件依据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预防接种上岗证是各地防疫部门内部的一项上岗培训认定证书,所以需要参加培训和考试的人员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报考。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者护士以上的资格证书,缺乏这两项证书的人员是无法报考的,必须要先取得医师或者护士资格证才行。2、预防接种上岗证培训和考试在具备报名条件后,还需要参加疫苗接种的专业知识培训。此类培训一般都是由县区以上卫生部门举办,有预防接种专家授课,授课内容都是实际预防接种过程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在培训结束后,学员需要参加当地防疫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疫苗接种的实际操作考试。3、预防接种上岗证发证和继续培训在通过考试后,就需要提交资料统一注册预防接种上岗证。持证人员会被安排到辖区预防接种岗位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每年都会针对特定的疫苗举行专项培训,补充培训。另外,每个年度预防接种人员也都还要继续参加培训和考试。预防接种上岗证只要具备了报考条件,后续的培训和考试都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主要还是责任心教育问题。

246 评论(13)

04年8月6号

护士资格证考试预防接种的知识点

一、人工获得的免疫方式

(1)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才能产生抗体,但抗体持续时间较久,一般为l~5年。

(2)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可给予相应的.抗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时,抗体留在机体中的时间短暂,一般约3周,故只能作为暂时预防和用于治疗。

二、常用免疫制剂

(1)主动免疫制剂

1)菌苗:

①死菌苗:此类菌苗较稳定、安全,需在冷暗处保存。如霍乱、百日咳、伤寒菌苗等。

②活菌苗:此类菌苗有效期短,需冷藏保存。如卡介苗、鼠疫、布氏杆菌菌苗等。

2)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经处理后形成,包括灭活疫苗,如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疫苗。

3)类毒素:用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使变成无毒性而仍有免疫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

(2)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统称免疫血清,包括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以及丙种球蛋白。此类制剂来自于动物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

三、计划

免疫儿童计划免疫(简称"计划免疫")是指科学地规划和严格实施对所有婴幼儿进行的基础免疫(即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即复种),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

11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