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0

dreamydream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护师资格证考试需准备什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知蓝色

已采纳

护考考试需要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除此之外严禁携带通讯工具、电子产品、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进入座位,严禁佩戴手表和携带纸、笔、橡皮等任何文具进入座位。

护考考试须知具体如下:

1、护士资格证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考核方式,试题均为客观题,题量为120问,采用A1、A2、A3/A4型试题,计算机统一评分。

2、按照规定,考试期间考场封闭,开考5分钟后一律禁止入场。请广大考生务必密切关注考试所在地交通等各方面情况,提前熟悉考场路线和考场位置,准时到场参加考试。

3、考生须在考试前20分钟凭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试室,对号入座,将两证放在桌子左上角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队人员有效证件、潜奥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在有效期内使用的证件。

4、考生须认真阅读并遵守《考生文明、诚信考试承诺书》和《考场规则》。除携带相关证件外,严禁携带通讯工具、电子产品、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进入座位。严禁佩戴手表和携带纸、笔、橡皮等任何文具进入座位。

5、考生在考试期间,要自觉维护考场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管理,遵守考场纪律。若有违纪违规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有关规定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等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护师资格证考试需准备什么

359 评论(11)

lovexuzheng8

报考人员需具备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护理或助产专业、同时在教学或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同时满足前述条件的应届生也可报名护士资格证考试。

257 评论(11)

落樱似雪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3.通过卫计委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4.符合《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健康标准。二、首次执业注册需要提交的材料1.《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原件;2.申请人身份证明(验原件交复印件);3.申请人学历证书及专业学习中的临床实习证明(实习手册或医疗机构出具的临床实习有效证明)(验原件交复印件);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验原件交复印件);5.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半身彩色照片1张;6.聘用单位所在地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7.医疗卫生机构拟聘用的相关材料(验原件交复印件)。注:1.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在二级以上教学、综合医院参加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业务技术考核合格的证明。2.医疗卫生机构可为本机构拟聘用的护士集体申请办理护士执业注册。

335 评论(8)

美丽依然张

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报名,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二)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三)近6个月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3张;(四)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五)报考所需的其他材料。申请人为在校应届毕业生的,应当持有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毕业证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到学校所在地的考点报名。学校可以为本校应届毕业生办理集体报名手续。申请人为非应届毕业生的,可以选择到人事档案所在地报名。

294 评论(15)

Cathy傻丫头

一、报考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报考条件

二、报名所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

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登记表:

3.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报名点现场核验,核验完成后会将原件退还给考生);

4.考生本人近1个月一寸、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

5.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报考所需的其他材料。若为校应届毕业生,则需要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毕业证明,可以直接在学校所在地的考点进行报名。

若为非应届毕业生,考试报名则需要在人事档案所在地进行)

三、护士资格证考试内容(专业实务、实践能力两方面)

《专业实务》:考查了考生们能否可以运用护理相关的知识,有效且安全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健康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如人体生命过程、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药理、心理、医学微生物和寄生虫、营养、预防医学等知识),基础护理和技能,和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如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知识)等。

《实践能力》:考查了考生们是否具有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考试内容: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和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临床运用。

18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