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飘零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内蒙古特岗教师历年真题你可以收藏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题库页面,这里会实时更新大量特岗真题、特岗模拟题、特岗练习题等,查看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相关资讯可以加群413231840,相关资讯会第一时间发到群里,更多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相关资讯请随时关注内蒙古教师考试网,最后祝您考试顺利!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冰雪皑皑
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资格笔试报名 6 月 29 日 9 时开始,截止到 7 月 2 日 17 时,考生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首次参加该项考试的考生须携带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到现场照相确认。报名条件为: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或持有内蒙古自治区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为内蒙古高校已聘用的在职教师,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方可报考。本次考试共设 8 个考区,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
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考生应综合考虑疫情等相关因素,慎重选择考区,以免影响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 7 月 18 日 9~11 时为教育学,14 时 30 分~16 时 30 分为教育心理学。考生需要注意的是,2020 年已取得单科合格证书的考生,参加笔试按内蒙古原笔试政策执行;2021 年、2022 年报考的考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笔试。2020 年之前仅取得单科合格证书者,成绩作废。从 2023 年起内蒙古不再组织高等院校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全区统一考试。届时,2021 年已获得单科合格证书的人员与本次考试未通过人员,按自治区新规定执行。考生在考前 14 天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如实填写《健康情况承诺书》(通过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教师资格栏目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的链接打印),考试当天交给考务工作人员。
推三轮去拉萨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这样的,笔试两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只要每门六十分就及格了。并且普通话要拿到二级乙以上的水平,教语文的话要达到二级甲。然后是说课和体检,说课不需要太长,十分钟左右吧,评委说你过了就OK。体检只要没有传染方面的疾病就行了。我给你一份教育心理学的模拟卷吧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4.人格的核心是 (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2 2 2 2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_。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的信息。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本成分。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A 2.B 3.D 4..C 5.C 6.D 7..B 8.A 9..B 10.D11.C 12.A 13.C 14..B 15.D 16.D 17.D 18.D 19.B 20.D二、 填空题.21. .22. 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3.语言、个体 24.逃避 25. 替代性强化 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 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 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 33.他律道德三、 简答题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四、论述题39.【要点】 一、复述策略的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