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9

谁来终结广场舞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从业资格证主持人考试内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竹林听雨57

已采纳

很多同学想知道主持人资格证怎么考,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广播电视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人员获得全国广播电视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的重要前提。参加该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且具备一年以上在广播电视系统实习或者工作经历之后,由所在单位向省级广电局申报,经批准后才能获得全国广播电视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

(一)遵守宪法、法律、广播电视相关法规、规章;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

(一)我记者资格考试、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二)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业务。 (三)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从业资格证主持人考试内容

298 评论(14)

小林绿子UUU

国家广电局有统一的考试我考的时候是在网上报名的,你可以看一下国家广电局还有云南广播电视网,一般都有考试的相关通知。或者你可以到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人事科问一下

214 评论(15)

宁静雨城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条件(一)遵守宪法、法律、广播电视相关法规、规章;(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二、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报名方式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报名。(一)网上预报名的时间是7月5日至8月5日。参加考试的人员在上述期间内登录以下网站进行网上预报名: (二)现场报名时间是8月6日至8月31日。已网上预报名的人员须本人在上述期间内,到考试所在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未进行网上预报名的人员也可在上述期间内,到考试所在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确认。 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报名时间和地点,并向社会公布。三、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表。 报名人员可在预报名网站报名后,下载打印报名表,在报名时提交审验;也可直接在报名点领取报名表,真实、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审验。(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三)本人学历证书(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四)有免试科目的考生必须带上2008年资格考试成绩单。 报名时,当场摄取本人证件照片。 经审验符合报名条件的,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发给准考证。四、考试科目 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分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一)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共科目:综合知识。(二)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业务。(三)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五、报名参加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依据广电总局制定的《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

224 评论(13)

浩予妈妈

1、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相关执业资格注册:

(一)、已取得《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或《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

(二)、在制作、播出机构相应岗位实习满一年;

(三)、身体状况能胜任所申请执业的工作岗位要求;

(四)、无本规定第九条所列情形(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受过党纪政纪开除处分的);

(五)、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的播音员主持人,取得与岗位要求一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2、播音员主持人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通过后方可进行面试。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证的考试科目有:《综合知识》、《广电新闻基础知识》、《播音主持业务》;考试要求总分达到划定的分数线,并且《播音主持业务》必须达到60分以上。

主持人资格证需要履行的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规章;

(二) 、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 、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五)、 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所在机构的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六)、 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七) 、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八)、 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35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