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零落
养老护理员考证
一是找到民政部在各省的职业技能鉴定站,申请考试;二是找到人社局里专门做职业技能或人才培训的部门,申请考试。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到%,国家卫健委预计到2020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将达6500万。
若按照失能老人与护理员5∶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但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持证专业护理人员不足2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扩展资料
养老护理员职业前景
民政部将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构建鼓励养老护理员从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养老护理员信息信用管理、建立养老护理员褒扬机制等措施,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
一是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工作思路为加大培训主体建设、加大培训资金支持、加大政策保障。
二是逐步构建鼓励养老护理员从业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和岗位津贴制度,逐步建立依据职业技能等级和工作年限确定服务价格的制度,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
三是加强养老护理员信息信用管理。建设全国养老护理员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汇总、共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关于培养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业经历、职业信用等数据。
实现养老护理员从业经历可记录、可查询、可追溯,让守信的护理员一路畅通,让失信的护理员寸步难行。
四是建立养老护理员褒扬机制。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质量评价工作中,逐步加大养老护理员与老年人的照护比例、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等指标的权重。
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得到尊重。
参考资料:人民网—新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公布
军大大大
1、什么是养老护理员?
(1)、职业定义
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
(2)、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3)、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空间感和形体知觉能力较强;视觉、听觉正常;四肢灵活,动作协调。
(4)、普通受教育程度
无学历要求。
2、养老护理员资格证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养老护理员考试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针对参加五级考试的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人员,必要时可采用口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养老护理员在哪里考证呢?建议去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可以取得养老员护理资格证。
echorabbit123
养老护理员在哪里考证?养老护理员由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培训,考试时间:2021年3月底,考核合格后,由中管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事业单位)颁发培训结业证书,以及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培训机构只能颁发结业证书或者培训证书,但是国家以及用人单位承认和认可的是职业技能证书。这就需要学员在报名前核实清楚,注意鉴别。养老护理员职业定义: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能力特征包括: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就业前景:据统计,全国有200多万名老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但是工作人员只有37万人,其中真正的养老护理员只有20多万人。平均1个护理员要服务近10个老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快速进展,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受过专业培训、掌握了专业护理技能的养老护理员,更是供不应求。养老服务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养老护理员不仅是前景广阔,即使当下都是处于供求严重失衡的状态。申报条件:1、初级养老护理员/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2)在本职业见习工作2年以上。2、养老护理员/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培训标准学时数;(2)连续工作5年以上;(3)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毕业证书。3、高级养老护理员/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培训标准学时数;(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大专以上毕业生,工作2年以上;4、技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标准学时数;(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工作满2年。
无锡白香香
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鉴定考试有两种途径:一是到民政部在各省的职业技能鉴定站,申请考试;二是到人社局里专门做职业技能或人才培训的部门,申请考试。考试前需要先参加培训。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iamsongsam
一、申报条件
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二、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90~120 min。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有教学教具设备的实习场所进行。
扩展资料:
养老护理员就业前景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万张,床位数仅仅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与西方发达国家4~6%的数目相差甚远。
各地政府正在加大机构养老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大量的民间资本正在介入这一行业。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以下主要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城乡老龄化水平倒置显著;老龄化进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老年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老年服务社会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必然是生机盎然、大有可为的。除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养老模式。
为了解决老年人口急剧增长与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好地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以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2008年1月国家老龄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它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被广泛的认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这种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互补结合,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居家养老的社区养老服务既可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又能改善老人的护理条件,进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今后居家养老将成为我国养老新趋势和养老服务新模式。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