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阿狸
考生可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带着网上报名表格去当地的广电局进行现场核对报名登记。
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报名方式:先网上预报名,再现场确认缴费。
网上预报名
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实行网上预报名,报名时间为2021年8月28日至9月3日。
报名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登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资格考试栏目,按照网上报名要求、流程及步骤填报个人信息,逾期不予补报。未完成网上预报名的考生,不接受现场报名。
考试科目
(一)公共科目:
1、综合知识。
2、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二)专业科目: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广播电视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
(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
(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以上内容参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 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告
kiki朱朱小猴子
办理机构: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组织人事处 办理地址: 上海市北京东路2号 办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30 下午1:30-5:00 办理时限: 除特殊情况,一般在每年10月份定期受理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推荐。 申办对象资格: 本市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上岗或即将上岗的普通话播音主持专职人员和编辑、记者及外聘普通话播音主持的兼职人员。 申办手续: 本人向上岗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提出申请,经播出机构人事部门初审合格后推荐给市文广影视局播音员主持人考核领导小组。合格者所需的推荐材料如下: 1、播音员主持人上岗申请表; 2、播出机构的综合推荐材料; 3、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 4、学历证明、职称证书。 办理程序: 1、除特殊情况,一般在每年10月份定期受理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推荐; 2、市文广影视局播音员主持人考核领导小组对申请人员进行考核。 3、考核合格者,由市文广影视局播音员主持人考核领导小组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证书》(此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并在相应的范围内公布。 收费标准及依据: 证书工本费 每本10元(代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取) 办理依据: 1、《播音员主持人上岗暂行规定》(1997年6月9日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 2、《关于发放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7年9月23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3、《关于进一步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3月31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在路上8848
各个学校的教室;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指的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覆盖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等综合知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广播电视常识等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以及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等专业科目。拓展资料一、获得方法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人员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的重要前提。参加该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且具备一年以上在广播电视系统实习或者工作经历之后,由所在单位向省级广电局申报,经批准后才能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二、材料准备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表。 报名人员在报名网站真实、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并下载打印报名表,在现场确认时提交审验。(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三)本人学历证书(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四)有免试科目的考生必须带上2011年资格考试成绩单。现场确认时,当场摄取本人证件照片。经审验符合报名条件的,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发给准考证。三、考试科目(一)公共科目:1.综合知识;2.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二)专业科目:1.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广播电视业务。2.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 (1)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2)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四、注意事项1、报名参加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依据广电总局制定的《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2、少数民族考生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也可用汉语言文字答卷,但当年所考各科目答卷(含口试),只能选择使用一种语言文字。3、2013年1月中下旬发布考试成绩,公布考试合格标准。届时,考生可登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网站查询。
臭臭花1
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定于2009年10月17日、18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广播电视相关法规、规章;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二、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报名方式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报名。 (一)网上预报名的时间是7月5日至8月5日。参加考试的人员在上述期间内登录以下网站进行网上预报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或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中央电视台( ) 国家广电人才网( ) (二)现场报名时间是8月6日至8月31日。已网上预报名的人员须本人在上述期间内,到考试所在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未进行网上预报名的人员也可在上述期间内,到考试所在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确认。 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报名时间和地点,并向社会公布。 三、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表。 报名人员可在预报名网站报名后,下载打印报名表,在报名时提交审验;也可直接在报名点领取报名表,真实、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审验。 (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 (三)本人学历证书(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 (四)有免试科目的考生必须带上2008年资格考试成绩单。 报名时,当场摄取本人证件照片。 经审验符合报名条件的,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发给准考证。 四、考试科目 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分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 (一)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二)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业务。 (三)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1.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五、报名参加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依据广电总局制定的《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 记得采纳啊
2007sunart
一个。是四川省语言文字委员会。不会当场给证,回去要等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公布。
四川省语委详细地址:黉门街36号9(老南门大桥桥头,"万里号"正对面)正成商翼大厦312---314室。
公交路线:(1,8,21,28,82,93,109,110,115,340,334,335,503)到浆洗街站或(45,61,78)到国学巷站下车。
扩展资料
普通话考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四川语言文字网
天一布艺镇海店
有一个地方可以考普通话测试,这是针对社会考生的考点。不能当场得证,需经一段时间后才可出成绩,拿证书。
考试地点: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
地址:蜀华街43号 (成都市蜀华街成都市十四中学院内)
电话:
邮编:610051
电话:(传真)
一、报名考试
1.报考时间
各地考试时间不统一,详情请关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资源网[1] 或各地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语言文字网)。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2.报名入口
广电系统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测试由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报名; 非统一组织的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每2个月组织一次,由应试人本人到市测试中心报名。报名时应携带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和近期二寸免冠报名照一张。各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语委办)组织本区县内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每年组织两场。测试前,由区县语委办统一到市测试中心报名。具体报名方法请咨询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资源网或各地语委办。
3.特别提醒
根据国家语委办的文件规定,报名参加普通话测试的人员,必须在前5个月内未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即两次测试时间间隔应大于5个月。
4.报名流程
普通话资格考试可在网上报名,报考人员须在网上提交报名申请,或者到报名现场实地报名,再得到报考资格确认后,方可参加考试。
二、报名条件
1. 中小学教师;
2.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水平测试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