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44

华鑫绿创
首页 > 英语培训 > indie英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栗鼠花栗鼠

已采纳

未签约唱片公司,且版权在自己手里的统称为独立音乐人,他们往往有几个朋友帮助传播和发行

indie英文

94 评论(9)

月想月乐

国内摇滚独立音乐人有李志、之妙董凯、逃跑计划、郑钧等。

216 评论(15)

伟哥是老顽童

独立(indie)情绪摇滚(emo)说白了就是比较地下制作的emo音乐具体解释如下:Indie——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来指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精神的乐及一些低预算的独立厂牌所推出的音乐。后来最开始的Indie Rock派生出很多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op,Dream Pop, Noise Pop, Lo-Fi, Post Rock, Slowcore, Sadcore。Indie Rock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上世纪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Nirvana步入主流后,American Undergroud 、Alternative Rock乐队阵营逐渐分化,一部分像Nirvana一样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Alternative Rock告别边缘化),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坚持独立姿态的则便组成了Indie Rock阵营。而进90年代以后,Indie Rock分支越来越多,除了经常听到的Indie Pop, Dream Pop等,诸如Noise Pop, Experimental等也被划入Indie的范畴。在跨界听音的趋势下,音乐类型之间的界限越越模糊,几乎只要符合Indie特立独行精神的,都可以被称为Indie。Indie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仅代表一种音乐类型,而是符合Indie精神所有音乐的代称。特立独行并不代表与世隔绝,Indie也不是绝对自生自灭、自我娱乐的音乐,进入市场、让更多人听到、找到更多同道者同事在商业上成也是Indie乐队及独立厂牌的愿望。一些大的Indie厂牌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易,但是这些Indie厂牌在音乐的选择、发行上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不改变音乐取向而迎合主流听众,Indie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情绪摇滚——是在华盛顿出现的。emo该词是“emotional”的略写,因而能翻译为“情绪摇滚”。1987、88年的时候,当地的后硬核音乐(Post Hardcore)收纳了朋克圈中变化丰富的新声音,一些乐队受此影响造就了情绪摇滚。情绪摇滚最为人熟知的特征之一是吉他的八度和声。八度和声使情绪摇滚呈现出一种高调的、强劲的急迫感与更丰富的质感。在此基础上,吉他重载的撞击声、闪烁的吉他片段、两把Gibson SG吉他的咆哮,再加上在低吟与嚎叫中往复的演唱——情绪摇滚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得到了更大的空间。Gibson SG、Marshall JCM-800吉他放大器与Ampeg 400贝斯放大器(没有人使用晶体管功放),成为了情绪设备之经典组合。至于演唱风格,既是情绪摇滚的标志特征,也是它最受争议的一部分。情绪的演唱通常比情绪核激烈得多,这里的“激烈”不是指从头到尾都撕心裂肺地喊叫,而是一段纯粹、彻底的情感释放历程。从歌曲安静段落中的普通歌唱,到高潮部分的嚎哭,再到歌手真正地在呜咽哭泣——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欣赏的,硬核纯化论者对此尤其厌恶,这对他们来说太娘们儿了,情绪摇滚因而倍受嘲讽。且绝大多数情绪乐队都喜欢搞超长的歌曲,从开始到高潮部分的哭喊之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此便意味着:你或者根本没法接受这种方式,或者为它的力量极度动容,因为在纯粹的情感面前很难真正找到拒绝的借口。如果能领会情绪摇滚的歌词,就能更好地理解这种音乐,可不幸的是它几乎不给你这个机会。情绪摇滚的歌词多是些抽象的诗,模棱两可,很难理解。唱片插页里的歌词排列得杂乱无续,辨认起来要费一定周折。说起来沸腾唱片(Ebullition Records)的出品要稍好一些——唱片里附着许多色彩鲜亮的小纸,印着厂牌老板和他所有朋友的诗歌作品,写的是关于理想破灭、愤怒,以及作者从四岁开始经历的事情。很多乐迷杂志也是一样,这种风格被称为“情绪写作”。插页文字基本都用老式打字机或小号的手写草体完成,没有标点符号和大小写之分。通常唯一关于乐队的信息只有乐手的名(没有姓)。真正的情绪摇滚唱片的另一标志性特征,就是连歌名都不写。相比之下,还是那些倾于抽象的黑白照片更容易看懂,拍的多是锈掉的玩意(尤其是机械),也不乏花的画作、老人和少男少女的图片。到现场能够感受到最生动的情绪摇滚。然而与其说是去听,不如说去看更准确。情绪乐队在歌曲的安静段落喜欢背向观众演奏;进行到吵闹的爆发段,乐手就会毫无预兆地颤抖、蹦跳,并且把东西打翻——尤其是话筒架子。如此一来,主唱经常来不及捡起话筒唱歌。当时机到来的时候,主唱会上演一段挑战肺活量的尖叫,而不管自己当时已经蹦到了什么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观众在整场演出中都不能正常地从麦克风里听到主唱的声音。尽管如此,真正的情绪乐迷仍能从中得到享受。有时你能看到他们跳一种很有特色的“情绪舞”,更流行的叫法是“情绪颤抖”——颤抖者的十指紧紧握在一起(有时会把手扭得变形),身体向前倾斜,然后姆趾关节用力快速地弹跳起来,同时随着音乐抖动上半身,间或也会手扶脑勺前后晃动;越喜欢某支乐队动作就越剧烈。

154 评论(10)

guokeren555

indie 专业的人不会说independant music这个全称 就像你会习惯说自己是中国人 但不会说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41 评论(14)

扬帆飘舟

indie是independent,即独立音乐,emo全称是emotionally driven hardcore punk"情绪化的硬核朋克".合起来自己看

303 评论(15)

吴晗晓美眉

Indie Games翻译:独立制作游戏;独立游戏;一款出色的独立小游戏。

290 评论(12)

龙井12345

Indie是英文Independent(独立的)的简称,有时亦作“Indy”情绪核(Emo) :Emo(有时会被加长到“Emocor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描述那些在咆哮的激昂演说式的音乐之上有着富于表现力的人声的Hardcore乐队。

255 评论(9)

Arsenalzoe

独立音乐人就是没有唱片公司 没人帮他打造专辑、做宣传工作独立音乐人只能自己请人 自己录歌 自己宣传大部分的独立音乐都比较标新立异相当于音乐界的非主流了吧但是也有认为独立因为是一种音乐人该有的音乐状态,是一种精神和想法。它包含任何音乐,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一致,总括来说就是独立自主。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谈,独立音乐其实就是摇滚音乐延伸。 对于自我、世界、周边和生活等,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作理念,最后以音乐的方式能够做到确切表达。 英文名称为INDIE MUSIC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特指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较大的Indie厂牌也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协议,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取舍决定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音乐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

28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