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7

海飄愿瓶
首页 > 英语培训 > 毒液英文观后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口秋口秋

已采纳

以一个电影人的眼光评价《毒液》,《毒液》在好莱坞或是漫威改编的电影中,只能算是二流电影。豆瓣评分仅仅7.4分。 在开局一个飞船坠落造成惊悚意外的镜头后,剧情就开始了长达30分钟漫长的人物与背景铺垫。男主角先是丢了工作,然后又丢了女友,与我的剧本《梦幻旅馆》的男主角的前期遭遇很雷同。然而我只敢用几分钟的篇幅介绍《梦幻旅馆》男主角曾经的`形象和接下来让人同情的命运,《毒液》却用了超过半小时的时间来详细描述,然后男主角才被反方势力盯上,与反方开始正面冲突。虽然有减轻预算的嫌疑,但即使在好莱坞大片中,这也算大胆的尝试。《金刚-第一部》前期超长铺垫就曾遭人非议。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十几分钟的铺垫就不算短了,30分钟的铺垫足以无视经典的三幕式理论,而国产商业电影从来不敢在这方面拖延太多的时间。在平淡的陈述过程中,期望欣赏眼花缭乱剧情的观众可能大量流失。自从网络大电影开始流行“前6分钟”感官轰炸,本来不讲究铺垫的国产电影,大多把铺垫扔在了垃圾桶中,铺垫的细腻之处更是无从谈起。 毒液出乎意料地获得了超好的票房回馈。尽管周四没有多少票房预定,但周五首映日下午开始,毒液像是开挂了一样,到晚上票房飙升至2个多亿,预计周六当天会有3个亿的收入。根据猫眼数据,毒液的排片从49%增加到54%,或许到周日周一,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按照常规理论,毒液本可以塑造非常恐怖的氛围,变化莫测而具有生命气息的液体,比起铁血战士其神秘性丝毫不差,在恐怖分寸的塑造中,它甚至可以超过《异形》。然而《毒液》在氛围的表现上,还不及《摩天营救》中让人心惊胆战的惊险。 毒液的剧情中生硬地加入了幽默喜剧的元素,而惊悚剧情与搞笑剧情在同一时刻叠加,并没有有条理地错开,这在好莱坞恐怖电影中不多见。但毒液的尝试已经证明,(中国)观众对恐怖电影的承受力正在加强,或者说,电影作品越来越多的现实状况下,观众对各种风格电影的体验越来越无感,观众心理在惊惧与发笑之间的情绪转变也正在变得不可理喻。这让一部本有风险的作品变得容易让市场接受。总之,毒液依靠喜剧角色支撑起本当让人惧怕的剧情。 毒液成功的一个大亮点,应该说是影片最能引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主角以接地气的普通形象出现,这种角色深入人心,代表了大部分普通人群,而这个人物偏偏很有趣。这大概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刻画一个鲜明的角色,确实离不开大篇幅的人物刻画。然而,我们停留在跟风、局限于依靠故事主题和框架想象电影结果的当下,怎样才能有魄力去无视常规理论,尝试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

毒液英文观后感

238 评论(8)

南噶希先生

毒液剧情介绍电影《毒液》由艾里克斯·库兹曼指导,于2018年10月5日在北美影院上映,2018年11月9日在中国上映。“毒液”在2007年上映的《蜘蛛侠3》中是超级英雄蜘蛛侠最强的对手之一,他原本是一个名叫艾迪·布洛克的记者,后来因为蜘蛛侠彼得·帕克揭发他PS的新闻照片而遭到报社的解雇,之后又在外星共生体的腐蚀下,变成了一个与蜘蛛侠势不两立的狠角色。在《毒液》中,影片将根据原著漫画中的内容,把这个角色的来龙去脉进行进一步延展。

280 评论(11)

蔻蔻妖妖柒

电影《毒液》讲的是,记者埃迪发现了生命基地的秘密,疯狂的生命基地老板德雷克在研究将来自外星的生命体和人类结合成共生体,以适应向太空殖民的需要。埃迪和德雷克都成了外星生命的共生体,但有着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场人类存亡的较量从此展开。蓝色家园的危机和诱惑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人类是如此的孤独而渺小。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美丽家园,人类想走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宇宙里的诗和远方。而外星人发现这颗美丽的星球后,也想入侵殖民。 德雷克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创造具有超能量的生命,是为了走出地球,向宇宙进军。与此同时被外星生命发现的地球也遭受着来自外星的威胁,外星生命想通过德雷克发射的火箭大量涌向地球,来争夺地球的生存空间。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宇宙间的黑暗森林法则: 电影显然采用的也是人类和外星人敌对的思路。 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电影中“毒液”作为一个外星生物必须以人类作为宿主,成为一个共生体,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来。毒液碰巧找到了记者埃迪作为它的宿主,他们成为共进退存亡的共生体。它一开始是邪恶、暴乱、凶残的,把埃迪当作它的“坐骑”,控制埃迪去做他想做的事。而埃迪在被“毒液”寄宿之后变得非常强大,拥有了几乎为所欲为的力量。但埃迪所拥有的良知和爱,渐渐感化了“毒液”,尤其是他和女友安妮之间的爱情,让这个外星生命彻底感化,倒戈为地球人考虑,愿意为地球这个美丽家园和德雷克的共生体去对抗。 影片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能化邪恶为善良,化干戈为玉帛。 当人类想成为自己的上帝 影片中的生命基地老板德雷克,他想扮演的是上帝的角色。他在实验室里培育外星生命,将它们和人类结合进化成拥有超能力的超人类。这是对生命伦理的强烈冲击和挑战,德雷克团队里的女科学家朵兰就反对并想阻止这种研究。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炒得沸沸扬扬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 当人类扮演起上帝的角色,是否就是走向人类毁灭的开始?预想中的结局总是那么令人恐惧。影片对此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毒液”最后一直居住在埃迪体内,与他和平共处又吵吵闹闹,算是一个诙谐幽默的结局吧。

31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