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小维尼winnie
这本书词汇量四级左右,适合四六级的人读,3000左右单词量的人、高中也可以阅读。怦然心动Flipped英文版原著简评 :怦然心动Flipped是我看的第二本英文原著,个人推荐指数三星半,词汇量四级左右,这书不厚,我记得我看了10天还是一个星期才看完,平均每天耗时一个小时左右。其中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the flat,some in satin,some in gloss.But every once in a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and when you do,nothing will evercompare.斯人若彩独虹,遇上方知有。小说语言比较简单,但是很优美,适合细品。四级水平就大致可以阅读。
上官雨莜
(少女心满溢的四级词汇读物,中文名想必大家会更熟悉——《怦然心动》,基本没有什么生词,电影拍得非常赞,小细节还原得很好,删减的部分感觉也恰当好处,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直接看电影完全不会影响理解。) Ps: E-book+电影资源在下方评论区哦 整体的行文风格感觉很暖,用词和搭配都不难,因为背景主要是讲述两个小朋友从小学二年级一直到高中八年级的友情与爱情。因此整个文风都带着小朋友的青春气息呀喂!剧情么,和现在的青春校园励志言情小说是没得比的,整个故事主线很简单,基本一眼望透最后大大团圆结局,即使如此,看到男主对自己的感情而纠结,以及对两个家庭的细节刻画还是一样的引人入胜,值得一看哦~ 整本书篇幅不长,本人是两天之内断断续续的看完了,但是Kindle的速度估计是2h 30min的样子,每个章节是一个具体的故事。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每两个小章节是采用男女主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同一个时段,纵然这一个时段里,男女主的叙述里会有重叠,但两人的心理刻画又不尽相同,期间会穿插着各自的小故事,是个人觉得非常有趣的写作方法。 其实在很多日本作品里,也有采用不同人设分别叙述然后慢慢推进故事,比如《告白》。但和《Flipped》不太相同的地方是,《告白》里更像是几个主配角单独的主线,往前齐头并进,但是《Flipped》里面是男女主故事相互交织,两个人在同一事件上会有完全不同的揣摩和猜测,感觉也是十多岁少年时代很迷人的地方哇。 《Flipped》的同名电影也延续了这种拍摄方法,私以为电影比小说更加精彩,看过电影之后再回读小说,会觉得有些部分有些啰嗦,比如最后“Flipped”那一章里的竞拍过程,但有些细节的心里描绘有没有坦诚的说出来,比如Bryce对Juli的情感变化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这就使得 “The Basket Boy”里面的“kiss”变得有些突兀,“kiss”之后强行回位留校变得很尴尬。在人物刻画方面,最后两章的改动也使得Bryce性格上的变化变得更加明显。 Bryce在小说里的性格实在不是很讨喜,相比于光明磊落的Juli, 单独看小说可能会对男主喜欢不起来,但是没关系,Bryce的扮演者Callan McAuliffe的颜值撑起了整个人物形象,电影里一双蓝汪汪的眼睛欲语还休,在小说里堆积的对人物性格的不满一秒烟消云散。 冷静的分析下Bryce的家庭环境就不难总结出Bryce本人带着点逃避和懦弱的性格缘由。本剧里Mr. Bryce是一个很普通的又很市侩的父亲角色,时刻嘲讽自己的儿子,挖苦Juli一家的经济状况,嘲笑Juli父亲的职业,诽谤Juli两位哥哥作为音乐人的财产来源,甚至取消Juli的叔叔Daniel因为出生时被脐带缠住而缺氧,造成的智障为家庭遗传问题。如此招人讨厌的人物角色到最后的最后也变得带着些悲悯的人情味。 与之相反的是Bryce的爷爷Chet,出场显得极其神秘而低调,但是和Juli很合得来,Juli的性格和Bryce已经过世的外婆很像,在Chet帮Juli修整花园的时候才算是正式出场,在整本小说里对Bryce性格的影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出场不多,话也不多但是句句金言…… 在得知Bryce因为自己的懦弱又想要遮掩的个性扔掉了Juli送来的鸡蛋,Chet对Bryce说: 然而最为经典的是Chet在Bryce的面前隐隐说自己对人和人生的理解,与Juli爸爸整体与局部的观点不谋而合。 相比于Bryce的优柔寡断,Juli一出场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女孩子的形象,率真可爱又亲近自然,父亲是一位画家,两位哥哥都是音乐人,家里一直充满温馨又美好的气氛,艺术家的眼睛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当Mr. Bryce在吐槽Juli爸爸画板面前的景色的时候,Juli爸爸可以看得到不一样的美好。Juli的叔叔Danniel一直生活在私人的疗养院里,Juli爸爸为了给Dannial一个算的上是独立的生活,而把自己的收入大半给了Danniel的疗养费上。 《Flipped》里面发生的小故事及其人物背景,看似琐碎其实都能找到原因,环环相扣的味道,而且又不经意间展露出人性的善与恶的两面,没有绝对的黑白面,这也是这部作品非常迷人的地方。 一样的,Juli的性格自然也离不开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父亲的影响。Juli爸爸是一位善良又敏感,温柔且寡言的人,和Chet在某些方面非常的相似,Juli爸爸得知Juli对Bryce有好感之后,对Juli说: Juli之后与Bryce相处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Bryce的"Whole landscape" 是不是比"Sum of the parts" 要重要,在Juli帮Bryce捡风筝的时候,从绘画和风景的角度领悟了这句话。 Juli的扮演者Madeline Carroll在我看来是一个暖心又不失霸气的女孩子,对Bryce的喜欢毫不遮掩,但后被Bryce所作所为伤透心之后,对Bryce的态度也割舍的异常坚决,纵然在Juli自己的心理描绘部分,Juli还是对Bryce抱有好感,但是言语行为上都拿捏的恰当好处。 与其说这本书在讲述两个小朋友的爱情,不如说是在描述他们的成长。比起“一见钟情”的浪漫,这种长久相处相伴,而彼此长大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的“日久生情”,更有一种弥足珍贵的意味。 虽说我们传统中国教育里的小学初中,可能没有那么花哨。但是小说里细腻的含情脉脉的凝视,不由自主的视线追随,害怕被发现找的憋足的借口,对别人的评价的那种在意,和对待一些其实不适合自己的友情拉扯着不放手…… 这些经历,我们都有。 PS: 结尾再说两句 资源的百度云链接在评论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