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好多
既然用了“戛”这个汉字,那么“戛”只能读作jia,而不能读ga,除非译者换字,总之,汉字的音形意不能张冠李戴。在汉译地名中,有两处读作Jia Na,一个是非洲国家加纳,一个是法国的地中海沿岸城市戛纳,这是通用的音形义。
我来打包带走
戛纳的英文是Cannes。
戛纳(Cannes)位于法国南部港湾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风光明媚的休闲小镇。
戛纳最好的旅游季节是在6-10月。戛纳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凉,是欧洲人入冬日度假、夏日避暑的的首选之地。戛纳小城依偎在青山脚下,濒临地中海之滨,里维拉海湾把临海的几个小城镇环锁了起来,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长的沙滩,四时不谢之花,白色的楼房,蔚蓝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绿的棕榈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尼斯、蒙特卡洛并称为南欧三大游览中心。
戛纳是欧洲有名的旅游胜地和国际名流社交集会场所。
每年五月中旬都会举办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也是世界四大电影节之一。
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每年5月举行。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为“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源于戛纳本地沙滩上随处可见的棕榈树。
就是不高兴
这是翻译的好心办坏事,出风头吹乱了发型。戛纳这个词,原语发音接近 GA NA其实翻译成中文嘎呐,就一点问题没有了。但是翻译非要拽文显摆。翻译了个“戛纳”。我们知道这个戛,一般读 JIA 。戛(jia)然而止。好多人读 ga ran er zhi ,就闹笑话了。所以大家如果没有听到声音,先读文字,这个词就念 jia na。但是,我刚才说了,翻译要显摆文字功底。这个戛,还有一个读音,但读的人很少,主要用于地名。翻译一想,那就不用嘎了,用戛的多音字,正好是地名,岂不妙哉?于是翻译就翻译成戛纳。取戛的第二重读音,也即生僻读音戛(ga),主要用于地名,无意义。但是,问题的问题又来了。一般人看到戛,想到的就是JIA。所以有点水平的老百姓看到这个字本能地读jia na。这个字就扭曲了翻译的原意了。(所以翻译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拽词显功底,而要考虑老百姓的使用习惯。)但是问题的问题的问题,又来了。有的人他就读GA然而止,看到这个词,秀才认半边,他就读 GA 纳。哈哈,恰恰是歪打正着,错错得对了。所以这个词你读GA纳,虽然正确,但有被别人误以为你是第三种人(白字先生)的风险。读JIA纳,虽然不是原始发音,但别人不会笑话你。知道你会读这个字。所以,读音正确,要冒着别人笑话你的风险,还是读音错误,别人不会笑话你。你自己选吧。当然,艺高人胆大的,可以选前者。因为别人笑话你的时候,你可以说出一大段话来告诉他为什么你是正确的。从而把你从海拔以下瞬间撸到珠穆朗玛。哈哈
毛毛球英子
法国名城戛纳,因每年举办国际电影节而广为人知。对这一地名的翻译和读音,我一直心存疑惑。因为,从字面上说,“戛”只有一个读音ji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特别提示:“不能读成gā”;那么,“戛纳”就应该念成jiánà。可事情又并非如此简单。“戛纳”是个外来词、音译词,要判断如何念,还须看它在外文中的读音。法文不好找,我查了英汉词典,“戛纳”在英语中写为Canaes,似应译成“凯奈”较为接近原读音,现在人们习惯所念的gānà倒庶几近之。这真有点歪打正着的味道。悬揣当初的译者可能就是误以为“戛”读音为“gā”,才将“Cannes”译成“戛纳”的吧。现实的情况是,一小部分人按照“戛”的标准读音,将“戛纳”读成jiánà,大部分人则按“戛”的误读,将“戛纳”读成gānà,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戛纳”一词,亟须正名,这种公然的念白字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人名、地名翻译的规范化是翻译界热议的问题。要解决“戛纳”的翻译和读音问题,只有按其在外文中的读音,把读音为jiá的“戛”改为读音为gā的“嘎”或“伽”,这样才能名正而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