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48

静静娃童鞋
首页 > 英语培训 > 日耳曼法英语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火炎焱加冰

已采纳

优势很大啦,有的词都差不多。

日耳曼法英语

239 评论(11)

cherrychoi25

是的就是德语和英语的区别。都是德国的意思

255 评论(15)

佳丽子伊

Deutschland与Germany的区别是语言不同,范畴不同。

一、语言不同

1、Deutschland

Deutschland是德语。

2、Germany

Germany是英语。

二、范畴不同

1、Deutschland

Deutschland主要指的是土地和祖国,属民族融合范畴。

2、Germany

Germany可指政治上的国家形态,属国家政治范畴。

扩展资料

Deutschland与Germany的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文: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英文: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位于中欧,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吞并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完成德意志统一。

262 评论(9)

江秀梅+刘洋

Deutschland是德文德国,相当于英语的German,应该说是Deutsch-land,德意志这个国家,Germany是英文德国的、德语、德语的、德国人、德国人的,相当于德文的Deutsche。英语有:China ChineseAmerica AmericanKorea KoreanJapan JapaneseFrance FrenchGerman GermanySpain SpaineseItaly ItalienIndia IndianIran Iranian……等的不同。我是说错了,对不起。但加-是为了分析词,-land是词缀,表明那个词这样合成的。每个国家称他国的名字,改动不如人家自己快。自己家政权更迭了,可能会一改国名,但其实国家不一定跟着改。中国的China、Cina、Sina等形式,据说是从印度对“秦”音译一路向西传过去的结果。而俄罗斯开始了解中国的时候,先知道的是契丹,所以叫中国Kitaj。学一门外语的时候,还得学那些不同的叫法,日韩叫中国就是中国,可怎么听着都像“穷国”。

214 评论(14)

蓝莓嘉人

奴隶制社会后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罗马人把居住在罗马帝国北方的外族部落称为“蛮族”。这些外族部落人数最多的是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而这时的日耳曼人,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 到了公元1世纪至3世纪,各日耳曼人部落开始结成联盟,其中较大的一支就是法兰克。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从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衰落下来,各地不断发生奴隶和农民起义,使得垂死的罗马帝国更加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被当时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人的一部分,经中亚向西迁徙入侵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式的“民族大迁徙”,很多外族部落纷纷迁移到罗马帝国境内。这时罗马帝国已无力对付这些外族的入侵,外族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将罗马帝国瓜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从此灭亡了。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也乘这个大动荡的机会,侵入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时的法兰克王国,正在瓦解过程中的氏族制度同原罗马帝国境内日益发展的封建因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王国内的氏族部落组织逐渐被国家政权机关所代替,各部落间的习惯也逐渐演变成法律。 以法兰克王国为主要代表的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各个王国,在公元5世纪将过去的不成文的习惯法编纂为成文法典。由于日耳曼人各部落的习惯大同小异,所以各王国的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大体相同的,后世称这些法律为日耳曼法。日耳曼法同罗马法一样,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 日耳曼法的主要代表就是法兰克王国的法律制度。 当时法兰克王国内一方面私有制已出现,各阶级已形成;另一方面氏族部落虽已逐渐解体,但影响还未消除。因此,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就突出地反映在日耳曼法上。使日耳曼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首先,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的权利义务要受到家庭和氏族的制约。后来的法学家称日耳曼法的这个特点为“团体中心”,以区别于尊重个人意志,严格保护私有财产。以个人为中心的罗马法,这种“团体中心”的倾向,在日后的日耳曼民族的历史上,仍可见到它的踪影。 其次,规定氏族全体成员无论居住何地,都必须遵守本氏族的法律,而不必遵守所在地的法律,即所谓“属人主义”。后来,由于属人主义与现实社会矛盾太大,也就是说几个不同氏族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却遵守不同的法律,再高明的法官也无法审判了,于是日耳曼法中的属人主义,逐渐被同一地区的人无沦是哪个民族或国家的,都必须遵守同一法律的属地主义所代替。 最后,日耳曼法中没有抽象的法规,只有针对具体生活关系规定解决具体案件的规则。一个案件的判决不仅解决这个案件,而且也是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根据。这些判例汇集起来,就构成了日耳曼法的法典。 法兰克王国连年不断地发动战争,使自己的领土扩张得很大,几乎相当于现在的西欧。但好景不长,这个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的王国,于公元843年分裂成三个部分: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王国、意大利王国。 法兰西王国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和典型代表。在法国,封建庄园代替了过去的农村公社,成为封建社会的基层组织。庄园土地属封建领主所有,国王、教会或大领主拥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庄园。中小封建领主也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庄园大小不同,一般与一个村庄相一致。庄园耕地通常分两部分:领主自己直接管理的土地和由农奴使用的份地。农奴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其余时间在自己的份地上耕种,份地上的收获,还要向领主交纳一部分作为地租,此外,农奴还要无偿地替领主干其他活。 封建庄园的整个经济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里所需的一切:粮食、衣服、农具、用品甚至武器,基本上都由庄园的农奴来制造。 法国中世纪的封建法律,也正是体现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法律规定了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未经领主许可不准离开士地;农奴结婚需经领主同意;农奴可随土地一起被出卖。因此,农奴是半自由的。他们的地位比奴隶提高了一半,在法律上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利,但是这种地位和权利是十分可怜和有限的。

224 评论(8)

起名字哈烦躁

Deutsch是德意志.German是日尔曼英文里面,"日耳曼"和"德意志"都是用GERMANY这个词的而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如果是关于人种的时候,就用"日耳曼"如果是国家地理位置之类的概念的时候,就翻译成"德意志"就是这样..另外,世界上除掉使用德语的国家之外只有中文和日文里面,是用"德意志"来称呼这个国家的germany是日尔蔓的音译,着也不是英国人发明的词汇,应该是古罗马帝国对北方日尔曼部落居住地区的称呼,就是germania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日尔曼尼亚,居住在那里的人就是日尔曼人。英语中的这个词汇应该是古罗马的借词,因为在亚瑟王统一英国之前,英国被古罗马统治过。要是硬从英语词汇中找出个象deutsch的词汇,那就只有dutch拉。dutch在英语中指荷兰人,在美语中也指德国人。反正荷兰人和德国人其实没啥大区别。deutschland是德语国家对德国的称呼。着个没啥好解释的。不知道我说清楚拉没有。懂欧洲历史的应该不难看懂的。

194 评论(13)

笑逍遥客

严格来说,法国不完全算是日耳曼人,而不列颠的苏格兰主要是凯尔特人为主。事实上,从人类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法语、德语和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这个庞大的语系有400多种语言,包括俄语、希腊语、伊朗语和印地语。它的用户占世界人口的41.8%,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语系。

印欧语系的400多种语言起源于原始印欧语。目前的研究表明,原始印欧语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其使用者是原始印欧人。在原始印欧人迁徙过程中,族群开始分化,形成了近代欧洲、伊朗、印度多民族的祖先。

原始印欧人迁徙过程中,族群之间形成了地理隔离,导致了各种语言的分化。这其实在世界各国都有体现。例如,当我们有方言时,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发音。在普通话普及之前,不同省份的人很难交流。在山区,甚至有十里不同音的情况。

然而,印欧人使用的音标进一步加大了分裂语言的交流难度。形声字的读音和文字高度统一。当语音发生变化时,文字也发生变化,从而语音的变化转化为文字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就比如在我国语言中说“大街上”,有些地方“街”是发“gai”音,有些地方是“jie”音。因为汉字的存在,地方方言并没有演变成独立的语言。在欧洲,语言逐渐分化。这个过程在英语、法语和德语中也存在。

公元4世纪以前,凯尔特语是法国流传的主要语言,后来拉丁语开始在法国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凯尔特语。公元5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期间,法兰克人进入,与高卢使用的日耳曼拉丁语开始融合,形成混合语言。8世纪查普曼帝国时期,法语开始规范化,逐渐形成了罗曼语。在现代,法语实际上可以被视为罗曼语的高卢方言。

德语属于日耳曼语系的西日耳曼语分支,大部分德语词汇都来源于该语系。同时,由于德国地处中欧,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德语中也有不少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现代德语的标准化起源于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对《圣经》的翻译。

另一方面,英语与德语同属西日耳曼语分支。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格兰,使用的盎格鲁撒克逊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就是古英语。1150年后,古英语抛弃了大量盎格鲁-撒克逊元素,吸收了拉丁语和法语元素,形成了中古英语。15世纪以后,英语规范并形成了现代英语。在进化的岁月里,英语和德语分道扬镳。

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民族迁移使原始印欧语分裂为不同的语言。法语、英语和德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自然有不小的区别。在英语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德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使得英语和德语有所不同。

152 评论(10)

多吃多漂亮哟

从人类语言的角度来看的话法语,德语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这个庞大的语气当中有400多种语言,所以他们只是把这些语言进行了区分,这也跟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长期的历史演变是有关系的。

232 评论(10)

兔兔兔酱丶

好问题。有个研究的内容叫做linguistic distance,探讨的就是这类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中国学不是不能学会,而是把英文学成了中文,才学不会的。

23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