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1苦丁茶
DDT有多种释义,具体如下:
1、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₆H₄)₂CH(CCl₃),是有机氯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
2、DDT:摔角招式
DDT=Deep Death Taste(深度死亡体验),一种摔角技,是锁住对手头部,落下后使对手头部撞到地面给对手造成重创的强力摔技。发明者:Jake “The Snake” Roberts(中译名“蛇王”)。
3、DDT:爆燃转爆轰
DDT是爆燃转爆轰(Deflagration-to-Detonation transition)的简称,爆燃转爆轰过程通常称为DDT过程。
4、DDT:网页游戏弹弹堂
DDT(网页游戏弹弹堂)指弹弹堂,是一款由第七大道开发的一款Q版射击类竞技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于2009年8月发售。《弹弹堂》在游戏里中可以和不同的玩家进行竞技对抗,简易的键盘操作,在整个竞技对抗过程中更容易与玩家互动和竞技。
5、DDT:道道通导航地图
DDT:道道通导航地图,目前国内主要的导航地图之一,地图数据还比较详细,许多GPS用户都装DDT来导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道道通导航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网页游戏弹弹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爆燃转爆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摔角招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魅力人生
看祢是指哪方面的东西囖..我知道的DDT是滴滴涕.就是农药.所谓的杀虫剂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四肢感觉异常,共济失调;重者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滴滴涕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早在1874年,齐德勒就已发现,用氯笨和三氯乙醛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具有杀虫效力。1936年-1938年,瑞士的缪勒在实验中重复了齐德勒的反应,得到了这种具有杀虫效力的物质,并为之申请了专利。这种物质于1943年正式投入生产,在40年代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了。滴滴涕对害虫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于种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效果,用途极广。因此在它出现的30年里,一直是重要的杀虫剂。然而,长期使用中,它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最严重的是它不易被生物分解,会残留下来,造成环境污染,于是,自1971年之后,许多国家对之实行封禁政策。一种主要的有机氯杀虫剂,又称二二三。由德国人蔡德勒在1874年合成,1938年瑞士人马勒首次证明其杀虫作用。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首先在瑞士推广使用。二战期间,曾用以防止煤昆虫,使上百万人免于痢疾和伤寒等传染病造成的死亡,马勒也因此获1948年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滴滴涕对害虫有强力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可以用来防止棉铃虫、棉红铃虫等多种农业害虫和蚊、蝇、蚤、虱、臭虫等卫生害虫,效果较好。它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40-7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里,滴滴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后来人们发现其半衰期长达2.5-5年,且脂培性很强,很容易蓄积在动物体脂肪中,造成环境、食品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从70年代初期先后为许多国家禁用于农业,中国也于1983年停止生产农用滴滴涕。
芳芳Flora
DDT(滴滴涕)又名二二三(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对害虫有强力的触杀和胃杀作用,对热较稳定且挥发性小,所以杀虫效果能维持较长时间,且对人畜毒害作用较小。这样,在20世纪中叶,它曾是一种使用普遍的有效农药。
DDT的最早合成者是德国化学家蔡德勒(O.Zeidler)——他在1874年就由氯苯和三氯乙醛缩合成DDT。不过,他当时没有发现它的杀虫作用。
最早发现DDT杀虫作用的是缪勒。缪勒出生在瑞士土肥水美的国勒河畔。当地每逢收获季节,害虫就泛滥成灾,农民虽想尽办法,但收效甚微。大片毁于害虫的庄稼,给少年缪勒留下了强烈的刺激,立志攻克治虫难关。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