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中之子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 教育 、军事、经济、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文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相应的文学教育理论课程,而在关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文学批评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批评可以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和解读英美文学作品,得到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而充分了解了整部英美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文学批评也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其大门的钥匙,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关注英美文学,更好地促进了英美文学的发展。以文学批评基本理论为依据,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将有助于在学习作品过程中,避免传统的、印象式的解读,使学生通过对原著的充分解读,仔细品味原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写作的手法,培养学生踏实阅读的学风,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二、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方位表现形式
1.英美文学中新批评理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兰色姆(J.C.Ransom,1888-1974)、威姆塞特(W.K.Wimsatt,1907-1975)等为代表,形成了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从作者的原始写作动机与作者的阅读感受为出发点所进行的文学批评都是“错误的谬论”,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初衷,将文学批评的对象进行了根本的转移,即转移到了文学作品对阅读者心理影响方面上,脱离了被批评对象的本身,从而沦为了单一的印象论。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认为单纯依靠阅读者的感觉,会使阅读者产生相对的“阅读错觉”——即带入阅读者已有的自我认知来干扰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客观的文学批评。新批评理论强调的是以尊重和细读原著为基础,对原著进行客观、公正的、不带有固有主观意识的文学批评,形成踏实阅读的风气。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批评理论,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原著,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课上探讨,这样才能赋予学生机会去利用新批评理论认识英美文学、了解英美文学、发现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主动地去学习英美文学。
2.英美文学中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在整个英美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缺少批评的新声音和新形式的产生于与发展,斯坦利.费希(StanleyFish)就对新批评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单纯的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而忽略了读者的作用,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误解。“读者反应批评”强调原著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读者在阅读原著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能够从中得到的感受为重点。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以读者为重,从读者的角度来诠释“文学批评”的过程。作品需要“留白”,这些留白的地方正是读者阅读完作品之后进行的“自我想象”,是对作品新的解读和延展,得到一种“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理论由于强调的是读者的作用,而每位读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即便对同一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看法。这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批评的特点
1.文学批评与多种学科紧密相连。
在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几乎是文学研究的 同义词 ,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这一整个过程不单单是一种文学行为,更是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尤其是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充分运用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感受,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得到了相关作品的反馈。
2.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审美性。
不论是以新批评理论为基础,还是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基础,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具有审美性。这里的审美性指的是它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关注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性和美学性,批评者需要按照美的规律,从文学作品的美学方向出发对原著进行审美性分析,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到作品,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3.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科学性。
任何形式的文学批评都不应该脱离科学发展的实际,正确的文学批评在批评者进行美学、艺术学批评的同时也要利用理性的 逻辑思维 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批评。批评者需要具备科学的创造性,用科学的研究 方法 、研究思维、研究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并且能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查阅大量丰富的文学资料来对原著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分析和判断,不可参杂大量的个人主观思想、狭隘偏见,以对原著进行科学的文学批评。
四、结束语
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文学又有着其特殊的地方,不同于其他客观事物,不能用一般规律去对它进行解读和分析,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批评的存在,才能够在不同读者角度,不同理论支持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了解原著作者的真实意图, 总结 归纳英美文学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刘仪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3025
2、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鲁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01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学导入作为一种新的导入模式,可以拓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符合《要求》中集多种教学模式的需要.另外,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数理化和生物的学习上,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综合 文化 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英美文学导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学知识和西方文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文化素养.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期间都学习过英美文学,其中一些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就是英美文学.教师掌握丰富的英美文学知识,有能力在导入中融入该方面的知识.所以,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能力几方面来看,英美文学导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受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疲惫感和焦虑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而文学导入“可以减轻学习者的焦虑感,以利于语言习得”[2].英美文学导入可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负面影响,对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即使没有家长、教师的督促,学生也会对这一学科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从中获得学习这一学科的乐趣.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学习英语 ,到大学一年级基本学习了十年英语,多数学生已经对英语产生厌倦感.所以,让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英美文学方面的知识在高中阶段接触得较少或只接触一些浅显的内容,在导入中加入英美文学内容会使学生们觉得很新颖,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并提高学习兴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FacetoFacewithGuns”中有一个 句子 :Turingthosepa-gesandstudyingtheirphotographsislikeflowingonthesadcurrentthat,likeBlake’sThames,seemsto“markineveryface,marksofweakness,marksofwoe[3]”.这句话实际上引用了美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著作《伦敦》中的诗句,教师可以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特点对《伦敦》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课文中句子的准确理解.《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中,SectionA部分的 文章 标题是“AsHisNameIs,SoIsHe!”,有的教师会根据文章标题从人名的角度进行导入,但如果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个标题实际上出自《圣经》箴言第七章,原句是“Asamanthinkethinhisheart,soheis.”教师可以从《圣经》这个角度进行导入,学生基本都听说过《圣经》,但了解得不是很多,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圣经》中伊甸园、诺亚方舟、出埃及记等著名的 故事 .另外,《圣经》不仅是__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许多英美文学中的著名作品都与《圣经》有关.综合考察这些受《圣经》影响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对圣经 典故 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就圣经典故的类型而言,就有语典、人典、事典、意象、结构模式、观念等诸多种类[4].霍桑的《红字》、梅尔维尔的《白鲸》、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许多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的对白、典故和意象都源自《圣经》.通过从《圣经》角度进行导入,学生们可以了解《圣经》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增加对英美文学和英语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出现了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约翰•弥尔顿和美国作家大卫•梭罗,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导入,用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教师也可从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进行导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中出现了colony这个单词,学生们看注释都知道它是“殖民地”的意思,教师可以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欧洲的清教徒移民在北美先后建立十三块殖民地,美国文学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就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样深远,历史学家巴斯认为,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6].清教徒提倡的谦卑、诚实、勤奋、节俭以及在艰难环境下的乐观精神也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清教主义奠定了美国民主并塑造了美国人民的性格,美国人的勤奋、节俭和乐观与清教主义是分不开的.同时,很多美国作家在创作中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家的作品文风简朴,语言清新、直接.所以,通过对清教主义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从根源上了解美国人的性格,有助于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精神方面的修养.《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LightenYourLoadandSaveYourLife”中出现了本•富兰克林,教师可以把富兰克林作为导入的对象.富兰克林不仅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自传》中,富兰克林为自己规定了十三条需要培养的美德,包括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简朴、勤勉、诚恳、公正、适度、清洁、贞洁和谦虚等.这十三条美德对当今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富兰克林为典范,在日常生活中以十三条美德要求自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美德进行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并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英美文学导入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了解得相对匮乏,同时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入方法也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英美文学知识进行导入,既可以解决课堂导入的单一问题,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并提高其人文素质,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发展需要,满足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英美电影文学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周震,丁文英外语电化教学2002-02-2026
2、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吕洪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0126
英文学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2.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论文
3.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写作
4. 关于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思考论文
5. 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论文
1号女王
关于小学英语的论文
篇一: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创建特色英语课堂,将学生点亮
摘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这就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有用,有效,有趣。这三个特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得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创建特色英语课堂,充分体现这三个特点。同时,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要一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用有效有趣兴趣
语言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唯我独尊,远离学生的教学态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利,效果不佳。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状态。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
当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第一,我们首先从最基本的英语单词说起。有一种教学方法叫做“寓教于乐”,就是教单词做游戏。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教小学生英语单词有五个步骤:1.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2.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状。3.让学生拼读单词。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上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可是仅仅凭以上五个步骤的训练教学还不够,因为它们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教师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教师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
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问题不容忽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兴趣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1.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2.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爱表现自己,爱唱、爱跳、爱演,我们可以发挥他们的这种天性,给学生创设与课文情景类似的氛围,给学生冠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表演中。比如三年级Happybirthday.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制作头饰,单词卡,搜集礼物卡片,让学生开一个生日Party,让他们在生日聚会的氛围中学习。
3.利用简笔画。我发现小学生都很喜欢画画,所以英语老师要适当学习一些事物简笔画的画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下你的简笔画风采也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记得牢,印象深刻。
第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牢固树立以下有效教学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得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有趣”是指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故事教学、TPR的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用”是指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经常进行行动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应该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
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5“Whatwouldyoulike?”Part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fish,beef,soup,noodles,
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CanIhavesomenoodles,please?Sure.Hereyou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
篇二: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二是艺术性。教师强调前者忽视后者,课堂教学就缺少蓬勃生机,教师平铺直叙,学生消极听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从情感上讲,也会使学生心情焦虑,而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主要是焦虑。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习,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情景手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情景手法的特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能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课时1部分词性教学中,有不规则名词复数的教学。Man--menwoman—womentooth—teethfoot--feet教师尽可能的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教学,营造一个愉快的课堂环境。这样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作业练习中,只要有类似这些名词的出现,学生就会想到在课堂上老师说的那些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许多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感官上出现了好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也由此产生。
2.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 情景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例如,课时3部分的——therebe和have,has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情景造一些句子,比如说,Therearesomeboysintheplayground.Thereisapenandtwobooksinmydesk.Hehasalovelydog.等等。虽说句子长了,结构复杂了,但新的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加上运用了现实情景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了。
3.能够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得到积极的体验
情景教学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热情得到尊重,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喜欢与教师共同创造合作,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和稳定。
例如在课时2关于英语时态学习过程中现在进行时表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对于这个时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可以让同伴之间相互讨论然后形成对话,在课堂上说,当然说话的内容与现在进行时有关。
创设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形式,会呈现出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它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拓展了学习、体验、交流英语知识的环境空间。
教育学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高、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二、情景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方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情景教学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作用。
1.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
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
方式,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的方式。总之,情景教学的运用,能够更有效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
在这种模仿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心情愉快,学习态度就会从被动转为自觉和主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不再满足已取得的学习成果,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会发自内心产生出要努力学好英语的愿望,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提高和升华。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会更大,收获也会更多。
2.学习内容更直观易懂
夸张手法属于直观教学法范畴。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非语言行为的身势、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观和语言内部直观等积极因素,其中非语言的外部直观比语言的内部直观作用更大。
人们在发出有声语言时,常伴着身势、表情的动作加强情感表达,这是人们语言交谈的需要。而且在语言交谈中,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在加强情感因素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有人统计,在两个人交谈中,35%的信息是由语言交流方式传递的,而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交流方式传递的。
3.巩固知识增强记忆
英语学习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学习英语普遍面临着一个遗忘率高的问题,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的英语课时较少,小学生日常能接触英语机会不多,所学英语知识的复现机会少,使所学英语知识无法得到必要的强化,因而容易被遗忘。二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课后又缺少必要的督促和辅导等。如何利用夸张手法去弥补上述问题的缺憾,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对生动的形象印象较深
夸张手法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往往有如同小品、相声那样。一个包袱的出现,引起人们好奇,当包袱解开是,趣味突显,回味无穷。因为人们对夸张的形象和情节,印象较深。
在进行“Ihavea...Idon'thavea.”的教学时,教师选用的都是常见的、普通的物品,如学习用品、水果、动物之类的内容,此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一般也是比较平淡的,因而不易记忆。当教师用下面的方法,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首先,教师对师生都有的物品进行练习:T:Ihaveapen/book/pencil-box.Ss:Metoo.当师生交流非常流畅时,教师突然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了一支长长、粗粗的铅笔,说Ihaveabigpencil.看到如此大的铅笔,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与教师对答,教师又重复了一遍Ihaveaˋbigpencil.然后启发学生说Idon'thaveabigpencil.夸张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夸张手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更生动的形象而更容易记忆。
(2)对同一内容,多种夸张,印象加深
因为夸张手法可利用的因素很广泛,所以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妨多设计几种不同的夸张,从多种角度设计出不同的生动形象和情景,这样能大大拓展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想象空间,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更全面、更准确,只有理解了学习内容,搞通搞懂了,印象加深了,才能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3)精心布置课外作业,印象更深
前面提到,夸张手法能调动学生的肢体和各种感官的作用,但这一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抄写和背诵外,要精心设计编排作业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演讲、游戏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模仿学习夸张手法的运用,促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在课后去准备和练习。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把团结协作精神化作学习英语的动力,以弥补课外学生因自觉性差,缺少督促和辅导的缺憾,另一方面,这类活动,为学生创造提供更多的英语复现机会,对学习内容印象更深,使所学的英语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遗忘率也明显降低。
总之:等级法就是教师依据说的教学目标,把说的目标程度分几个等级,按等级给学生评价。我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说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A、B、C三等。A等的达标要求是:能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且语音、语调准确、优美、流畅,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B等的达标要求是: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能按教师的要
求问、答所学内容;C的达标要求是:能按教师的要求问、答简单的内容,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语速适当。A、B、C分别相当于优、良、可,我们特别提出不设D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时,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予学生于自信和成功的希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觉得我们能说而且能说好英语。这种等级法评价简单易于操作。
篇三:小学英语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具体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开发创新能力。很多老师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走专业成长道路。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略谈以下几点:
一、活动的设计要准确定位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导(如:知识目标、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为活动就是为目标直接或间接服务的。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3HowMany?Part
ALet’slearn这节课时,我首先问学生: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学生们回答:one,two,three…等等。我又问:Whatelsecanyousee?学生们回答:Wecansee11、12、13、14、15.我再问学生们:What’stheEnglishfor“11”?Doyouwanttoknow?学生们:Yes.这时我边指着数字‘11’边展示相应的词卡进行教学:Look!Thisiseleven.用同样方法教: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我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有效落实语言知识目标,既复习单词one,two,…等,又理解和学会新单词eleven、twelve…,达到我设计活动的目的 。
二、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全员参与。
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尽量不要太复杂、太难,应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低龄学生应多采用TPR.Listenanddraw.Let’sdo.Guessinggames等这些活动,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听、说、读、写技能。例如:我在教三年级Unit2Lookatme这单元,学习人体部位名称时我让不爱动的孩子坐到讲台前,让爱动的孩子动手摸一摸他的各个身体部位,再让一个爱动嘴的孩子说出相应的单词,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说出这个词。这样的教学活动,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对话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动设计的情景要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际运用。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接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地让课堂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wouldyoulike?时,我设计这样的活动:说说你喜欢的食物。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说说自己喜欢的食物,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I’dlikesome(beef、soup…)”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东西,使学生
充分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又如在学习Weather,cold,warm,hot,cool这几个单词时比较抽象,可把它们设计在活动中进行理解巩固。课前要求学生在看电视时,把各城市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这一点学生一般都能做到,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些单词
之后,做一次“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用英语简单地播报自己记录下来的中国各大城市或者小城市的天气情况;也可由教师把天气预报节目录制下来,学生播报本地一周或一月中的天气情况。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培养了表达能力,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如“画一画”、“猜一猜”等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只要教师努力把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无形之中便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语学习。
四、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竞赛。
小学英语教学除了重视培养英语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可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如在单词接力赛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由每个组的第一人同学说出一个学过的单词,后一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该词的最后一个结尾字母,说出另一个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看哪一个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出最多的单词.例如:apple—egg—get—tall……又如:在上课前把学生分成?spring?,?summer?,?fall?,?winter”等组,根据他们上课的表现,分别在黑板中贴出这些图形,学生看到自己组赢得的标志多了,自然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这样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情绪高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实践证明,我们在小学英语起始阶段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多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听听做做、唱唱玩玩,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任务环境中,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
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积累,多实践,多反思,就一定会有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