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爱次肉
心理学上的三个概念:说明、理解和解释。对英语翻译的解释,能加深我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能更容易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 说明-explaination是个名词。 1.解释,讲解,说明, 2.能说明某事物缘由的言语、事实、情况等等; 理解-understanding 1.理解力、都洞察力、智力和智慧 2.对某事物的意思、重要性或原因的了解、掌握 3.体谅、谅解、通情达理 4.对信息的解释或理解 解释-interpretation 1.理解、解释、说明,诠释 2.演绎、翻译 说明 :是理论思维,是决定论的和因果的。比如书上呈现的关于“说明、理解和解释”的文字语言,就是一种理论的说明,老师文章中提到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和”井底之蛙“是一种事物现象的说明。 理解:是就目的而言,理解意味着,在人和他的生活、社会背景以及文化传统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对别人的理解也就是对自己的理解。正如英文understanding的释义,就牵涉到一个人的理解力、洞察力和智慧,也就产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老师举的盲人摸象的例子,大象都是一样的,而有的人停留在大象是什么,不是什么,而有的人却超越了二者,认识到自己是盲人,这就说明,”理解“具有个体差异。李老师提供的一篇同文章。同样的概念和现象,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 李老师让我们复习概念,并讲解文中提到的现象,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思考后形成的文字就是给予各人认知水平的”解释“。正如英文解释中,interpretation有翻译和演绎之意,我们形成文字的时候已对说明进行了加工整理之后的再输出,我们形成的文字,对于看到这些文字的人来说,又会成为另一种”说明“。 我的理解,老师让我们讲解图二图三,就是根据他提供的”说明“,让我们”解释“,而这中间真正想想考察和锻炼的是中间过程,即”理解“,正如李老师文中所说,理解是架起“说明”和”解释“的桥梁。 而在我试图理解图二图三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我何尝不是那只井底之蛙,也像极了朝菌、蟪蛄和布置冬冷的蝉。首先是理论的缺失、然后是自我认知的不足,而且有着固化的局限的思维。 讲解井底之蛙的“惑”,惑在哪里? 井底之蛙,一般用来类比目光短浅,不知进取的人,是一种象征性语言。我把自己想象成这只青蛙: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是井底的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我一直以为,世界就这么大,抬头的天空好高好蓝好漂亮,再加上井底的衣食无忧和环境安全舒适,会忍不住感叹一番:“哇,这个世界太完美了,我对此深信不疑!”。这个时候我这只青蛙的自我认知状态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即无知。 知道自己不知道----忽然有一天开始,不断的有其他动物,或者一只井外生存的青蛙,来到洞口,告诉我,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天空,更美丽的世界,你整天就憋在一口井里,目之所及也就是这方寸之间,真是无趣,听到他们都如此说我,我很生气,我反驳,甚至可能会说他们自以为是。“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观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我原本的世界被扰动了,我开始了怀疑外面真的有更大的世界,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真的一叶障目。在这种怀疑和自我怀疑中我的内心不再安于现状,直到有一天,井外来了一位智者,这位智者正是李老师,他用了自己理解,深入浅出的解释,然后让我这只井底之蛙终于有所开悟。我知道了原来我原来的世界,只是我自以为的世界,在我未到达的区域,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我知道了自己不知道,就是所谓的“自知”。 知道自己知道---我这只青蛙,开始想办法努力的跳出井外,要想看到更美的世界,就得突破固有的思维,离开故旧的环境,跳到未知的领域去。等我真的跳到了外面,并不断的自我发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就是“自觉”。 不知道自己知道----我还领悟不到更深的已经,因为我没有体验过那样的境界。 青蛙之惑,惑在哪里?我的理解是惑在环境和自我认知的局限,惑在”不知“。
小剑2016
嗯,解释的英语表达有好几个。第一个是explain,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做出清楚明白的解释,就是以一种方式告诉某人一些事情,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如一本书,或者图片。第二个是interpretation,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解释,说明和诠释,指的是对一些事物的意义,或者重要性的解释,多半指的是语言文字上较难和模糊不清的段落作出解释。第三个是definition,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定义,释义,它主要指的是对一个单词,短语和术语的含义进行解释和下定义,尤其指的是词典的词语,或者短语。第四个是explanation,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解释和说明,主要指的是使人明白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