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宅修
抑郁症、焦虑症的致病因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抑郁症的成因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基因遗传、压力事件、早年丧失与创伤,以及其他疾病。
1、 基因的影响。一些基因会影响人们的抗压能力,使得他们天生对压力更敏感、情绪反应更激烈。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压力源,不管是错过deadline还是重感冒,都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另外,低自尊、悲观等人格气质,也会提高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而这些人格气质的形成都部分受到基因影响。
2、 生活压力。一方面,压力事件可能会和基因遗传共同引发抑郁症。另一方面,压力会带来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提高患抑郁症的风险。如果是短期压力,人通常是可以自我修复的。但慢性、长期的压力,可能会带来身体及大脑功能的变化,提高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
3、其他医学疾病。哈佛医学院发表的一篇报告显示,医学上其他的疾病可能与长期、显著的情绪扰动有关。事实上,医学疾病及药物治疗在抑郁症根源中占比约为10%~15%。
总体来说,无论是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它精神疾病,成因都比较复杂,通常由多重因素在同时作用。每一个孤立的因素,都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能更为全面地了解抑郁症、焦虑症的成因,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及身边的人寻求帮助、走出困境。
奶油不够变球
根据产生冲突原因的不同,焦虑的来源可分为三种:1.现实焦虑:自我与现实间的冲突人类大脑中情感、意识、思想、感觉等这类活动一般交由自我管理,在三个“我”中,自我是直接与外界联系的。当我们感受到危险是,自我会发出信号,让身体启动自我保护,也是我们常说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生存率,养成了对潜在危险产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本能。自我保护意识本身是现实焦虑的一种,但属于正常焦虑对人体没有过分的伤害,所以有适当的现实焦虑对人也是有好处的,相对于没有现实焦虑的人,在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上能够略胜一筹。2.道德焦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超我负责制造内疚与羞耻两种负面情绪,但是这种负面情绪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受外界刺激而逐渐形成的。当自我的想法触犯社会道德标准时,超我便会产生内疚与羞耻来惩罚自我。在人类所有情感中,羞耻是最糟糕的一种。因为害怕被惩罚,当我们产生的想法会触犯社会道德时,自我便会发出信号,调节身体防御系统和保护机制。这便是道德焦虑。3.神经性焦虑:自我与本我的冲突神经性焦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建立在现实焦虑之上的,当我们的本能感觉现实中将要发生危险,或者本能产生的欲望过于强烈时,自我将无法控制。为避免这类事情发生,自我会发出信号,即为神经性焦。同时它也是最为复杂和神秘的,因为这种没有发生的恐惧与危险,仅存 在潜意识中,而自我根本没有意识到,但是却出现来莫名其妙的焦虑。焦虑本身并不会导致心理疾病,但是在对抗焦虑的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像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症,都和焦虑有相关关系。因为焦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能够让人们在正负两种情绪中都能感受到,产生焦虑的危险,可能来自于内心世界,也能来自现实世界,但是这种危险确实真实的,可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也可能存在我们的想象中。不管那种焦虑,都有共同的功能,那就是预知危险,激发人体自我保护意识。
夏筱筱筱瞳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剧增,焦虑情绪变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年轻人关于失眠、脱发、胃痛等话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普遍存在焦虑。有的人焦虑是因为工作不顺心,有的人焦虑是因为挣钱太难、工资太少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过于焦虑都是对我们身体很有影响的。你们都是因为什么而焦虑呢?焦虑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与之相反的情感形式是企盼,即企盼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明显利好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让人焦虑的五大原因1.离不开智能手机。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却比以往更孤独。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无论是触摸、眼神、嗅觉以及其他联系,比如笑,甚至眼泪。这些都在数字交流中被忽略了。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以至于人前人后“分裂”,焦虑挥之不去。3.对健康的担忧。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疑病症”。医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进食后胃胀或者体重减轻,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肠癌。4.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人和真人秀文化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化使得“普通人”都想变成公众眼中的偶像,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很多人由于厌恶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压力,即亲密感与孤独感。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但又担心无法很好地经营关系导致孤单终老。一般情况下焦虑可以分为病理性焦虑 和现实性焦虑:(一)病理性焦虑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包括了以下基本特点:①焦虑情绪的强度并无现实的基础或与现实的威胁明显不相称;②焦虑导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因此是一种非适应性的;③焦虑是相对持久的,并不随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常常与人格特征有关;④表现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紧张的情绪状态,包括胸部不适、心悸、气短等;⑤预感到灾难或不幸的痛苦体验;⑥对预感到的威胁异常的痛苦和害怕并感到缺乏应对的能力,甚至现实的适应因此而受影响。焦虑常见的主要表现:(1)焦虑;(2)害怕;(3)惊恐;(4)发疯感;(5)不幸预感;(6)手足颤抖;(7)躯体疼痛;(8)乏力;(9)静坐不能;(10)心悸;(11)头昏;(12)晕厥感;(13)呼吸困难;(14)手足刺痛;(15)胃痛或消化不良;(16)尿意频次;(17)多汗;(18)面部潮红;(19)睡眠障碍;(20)做恶梦。(二)现实性焦虑与病理性焦虑不同,现实性焦虑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是与现实威胁的事实相适应的,是一个人在面临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时的一般反应。特点是焦虑的强度与现实的威胁的程度相一致,并随现实威胁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适应性意义。它有利于个体动员身体的潜能和资源来应对现实的威胁,逐渐达到应对挑战所需要的控制感及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直到这种现实的威胁得到控制或消除。因此,现实性焦虑是人类适应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情绪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和应对环境的一种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如何克服焦虑心理呢?1、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一张一弛的生活节奏可以有效的降低焦虑程度,缓解精神紧张。发展广泛的爱好,养成运动的习惯。这样即使在外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焦虑情绪的积累。2、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如果个人注意养成高效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就可以更有效减少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感,增加应对压力的信心。3、掌握一些身心放松的方法。建议每个人都掌握一些常用的放松方法,焦虑一般常用的放松之法有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和想象式放松等。4、用积极的方式与人沟通。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善意待人,不要处处与人争,更不要随意猜测别人,必要时学会妥协,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5、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豪。立足点不一样,闪光点也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6、学会宣泄。不顺心、不如意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不愉快情绪,切忌压抑负面情绪。7、正确面对压力。遇到挫折时,转移注意力,暂时抛开烦恼,先做喜欢做的事。等心情平静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烦恼。当我们在面对焦虑、压力时,其实解决之道还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与人倾诉等,学会放下,学会宣泄,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光,让自己的生活从此幸福一点点。关注“优学云测评”微信公众号,点击测评中心,选择个人测评中的心理健康即可进行焦虑自评了。
游客56742389
网络学习时代,很多人报了很多的课程 买了很多的课,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结果越学越焦虑。为了缓解焦虑,就不自觉的求多求快 结果又陷入了低水平勤奋当中,就变得更加焦虑了。那么,焦虑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焦虑的形式有5种,分别是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 完成焦虑:内在欲望涉及面太广 或者是日常安排过紧。比如:同时想学习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随意承诺他人,日程安排总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乱…… 定位焦虑:错误的定位,错误的对标 。比如:某某这么年轻 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他们已经抓住风口 抢占先机,我何年何月才能这样?…… 选择焦虑: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是很难应对的。所以有时选择太多,观点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有的人说逐字阅读好,有的人说快速阅读好 ,这两个说法都对,做法却完全相反,到底该用哪个方法呢? 环境焦虑:外在环境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 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难度焦虑:有些书就是很难读 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 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 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避免的,不下定决心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以上就是焦虑的五种形式,让这些焦虑出现之后,我们想要彻底解决这个困扰,必须要直面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焦虑呢? 焦虑的根源,归结起来就两条: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焦虑的本质就是: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这才是焦虑最大的根源。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焦虑呢? 这里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跟焦虑形式反着来。比如: 1.克服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2.面对现实,看见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3.要是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4.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所能及的事。 5.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突破它。
Leo不是处女座
主要是心理压力导致。当然心理学家也提出过与个人出生气质有关。
大家知道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讲的是曾经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喝酒,敬酒的时间压力很大非常紧张,看到杯中有一条小蛇,结果没办法也喝了,最后回家后腹痛非常厉害,医治无效,后来发现家里挂了一张弓,倒影在杯里,让他以为是有蛇。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一些压力下产生一些疑虑,外在压力、内在思虑、想不清楚、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焦虑症、抑郁症患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思维反刍,头脑里不停地想,但又想不通,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情,以至于睡不着觉,醒来以后度日如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力下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报告,60%-70%的慢病都是和压力、应激因素导致的,而且有80%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40%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都是和压力有关的,都是慢病。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