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若冰
不知从何时开始,抵制黑色人种进入中国仿佛成了各个平台的政治正确。照他们的话说,“维护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不受尼哥的污染”,可笑。 最先提出抵制黑色人种的可能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公知,他们说黑人来中国骗年轻女孩子,假借当口语老师的名义到处耍流氓,在中国混还能享受到外国人的保护,就这样以偏概全的话也能让一大堆“热血爱国人”深信不疑。再然后这些“热血小将”看见个在中国的黑种人,或者小混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叫嚣着“打倒尼哥打倒尼哥”,这可真不是什么正义的行为。 我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一波外国人进入中国抱着不好的居心,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外国人都是坏人。声入人心第二季的俞华弟弟是我看到的受到种族歧视影响最严重的人之一。俞华弟弟的妈妈是援非医生,爸爸是非洲马里人,从小在上海生活,也在2016年顺利考取了上戏的音乐剧第一名。节目播出之后,俞华弟弟优秀的专业水平惊艳到我,“If I was a rich man”在我的听单里面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而他却因为他的中非混血儿的身份在网络上遭受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甚至有些不要脸的键盘侠还在有关他的微博下面留言“估计又没爹”,“马里人短寿,如果爸爸没死那说明身体还不错”,“中华民族掺了黑人基因那还叫汉族吗”这些狗屁不通的污言秽语。我真的怀疑这些人有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洗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这里都叫狗吃了吗?俞华弟弟也是人家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果,也是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好孩子,甚至人家能通过努力,考取了音乐剧专业的第一名,这不知道超过了多少叫嚣着“维护中华民族血脉”的废物点心! 到最近,参加创造营的学霸少女仲菲菲,中山医科大博士毕业,在广州执医17年,积极参与防疫工 作的非洲医生杰西,都因为他们的肤色,在网路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侮辱和谩骂。欣慰的是,很大部分的网友还是积极且正义的,给予人家赞美和鼓励;但还是有几条祖安“九漏鱼”张着个大嘴骂人家“没有爸爸”,让人家“滚回非洲”,又坏又蠢。 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有一位来自西非的姑娘,她的母语是法语,而为了在我们的大学接受教育,在中国读了国际高中,也学会了中文和英语。从大一开始,我们有很多个presentation都在一个组,她虽然汉语没有我们这么流利,但她也尽她最大的努力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与工作中来。很多艰深晦涩的专业课程,我们用母语听课都听得一知半解,她却克服了非母语和专业课程的双重困难,顺利通过了考试。我的同学们没有人对人家有种族歧视,更没有人在背后骂她“黑佬”,每次班级有了新通知,她永远能第一个收到消息;班级举办集体活动,所有人都热情邀请她和她的朋友们参加。而离开了学校这个乌托邦世界,我还是能看到她们作为非洲留学生所受到的社会的不公平对待。 歧视不仅仅出现在种族之间,也出现在地域之间。有些优越感爆棚的人劲儿劲儿地给其他地域人起着侮辱性词汇。“广西猴子”,“河南人偷井盖”,“广东小矮子”,“河北穷鬼”等侮辱性词汇不计其数,每每看到这样的词汇总能让人产生生理性不适。 种族歧视、地域歧视说白了都是人没啥卵用的优越感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在作祟。个体不能代表群体,当然群体也不能代表个体。爱祖国,爱家乡可不是让你撅着个大嘴对人家异族人,异乡人指指点点, 口吐芬芳。种族歧视和地域歧视都是我们应该极力避免的恶劣行为。当然了,看到危害本民族本家乡和谐健康的人,伸张正义一定是正确的行为;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枪放倒一批人的行径,为全世界可耻!
我最牛牛
歧视是个体或少数人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否则就无法构成歧视,歧视的本质是其权利是否时刻受到着实质性的侵害[原理]1:少数人歧视大多数人,无法构成歧视原因很简单,无法对其利益构成任何形式的冲击和损害,损伤不了他们,也就是根本无法伤害到庞大群体里的任何人,少数只会被当成小丑和垃圾处理掉2:歧视分各种均等的人群,是均衡和自由的,无法构成歧视原因是相互歧视者拥有自己的群体,也没有奴役和被奴役,群体和群体基数实力差距都不大,那么这种形式本质上只能算是人格,派别,主义和思想的战争和争斗,其实力上均等的斗争才算得上是公平斗争3:真正受到侵害的是那些孤立无援,其主义和思想人格却又时刻受到歧视的落单个体,其生活可以说是在地狱里一样,权利时刻都受到着实质性的侵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构成了歧视那么反向换位思考如果世界线变动,大多数人变成了进行着这一本来是受到歧视的个体的行为和思想,本来的歧视者变成了极少数落单主义,那怎么办呢?那些歧视者应该自我反省这一点------SIHD军团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