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若若11
四线三格本,48个音标手写体,内容如下:
1、单元音、双元音、清辅音,如图:
2、浊辅音,如图:
扩展资料:
音标发音技巧
1、字母q总是与u在一起,读做/kw/,此处u不作元音。
2、字母c在字母e,y,i前读做/s/(cent,city,cycle),其他字母前读做/k/(cut,cap,cop)。
3、字母e,i,y之前的字母g可以读做/j/(page,giant,gym),其中字母e,i之前的g也可以不读做/j/(get,girl,give);其它字母之前的g读做/g/(gate,go,gust)。
4、元音a, e, o, u在音节结尾(开音节)一般读做字母音(长音a, e, o, u), 有助于学生正确划分并拼读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元音字母的不熟悉单词(re port…rather than rep ort)。
5、字母i和y经常读做/i/(big,gym),但是也可读做I(silent,my,type)。
6、一个英语单词用字母y而不是i的结尾(my,by)。
光影碎片
手写
印刷体
国际音标(英语: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缩写:IPA),早期又称万国音标,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国际音标的使用者有语言学家、言语治疗学家、外语教师、歌手、辞书学家和翻译学家等人。
按照国际音标的设计,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语里下列音质的对立成分:音位、语调以及词语和音节的分隔。若要表示诸如齿间音(或双齿音)和由唇颚裂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则有另一套获广泛使用的国际音标扩展系统。
国际音标遵循“一音一符”的严格标准,最初用于为西方语言、非洲语言等的标音。经过多年发展,在中国语言学者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下,国际音标逐渐完善,已可为汉语等东方语言注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