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6

豌豆大晟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文学沙龙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香陈陈

已采纳

沙龙是个来自欧洲的舶来品,其法文SALON的本意就是客厅。某些人在老时间老地方相聚于斯,或谈艺术或论时政或者就是天南海北地神侃一通。当然,也不是阿狗阿猫都可以随意进入,林妹妹也肯定不会在此见到焦大。沙龙若是踢足球的干活,大家要么都是中超要么都是甲B;假如是舞文弄墨的,那作品基本都发表在省市级以上报刊的,发在厂报区报的“自然”不带。人以群分的沙龙是有着鲜明的档次和级别的。也可以说,有怎样的实力就进入怎样的沙龙。这就是沙龙的一个本相。 虽说沙龙起源16世纪的意大利,走红于17世纪的法兰西;可在中国也有相类似的玩法。文人叫圈子,民间则喊作帮啊派啊;后来,又有了俱乐部这样洋为中用的称谓。在我的记忆里,比较有名气的文人沙龙是“二流堂”,资本家的沙龙为“星期聚餐会”。 二十多年前读大学时,有一次在《新文学史料》杂志看到: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上海一些志同道合且趣味相投的文学青年,定期聚会,交流作品;大家既无情挑刺又互相取长补短。不买账的,下次携新作再来。如此周而复始,不少有影响的作家就在沙龙里炼成了。直到今天,对这样的沙龙,仍然很是羡慕。 说来也怪。凡是能出人出作品的沙龙,凡是能勾得凤凰来的沙龙,几乎都有个出色的主持人。就拿老外的沙龙来说,这些优秀主持人还基本上由女生来唱主角。尼侬的沙龙,引来喜剧大师莫里哀和他的班子;夏德莱夫人的沙龙,俘虏了另一个文学大师伏尔泰。丝坍茵沙龙里精致的茶点饮品,不仅让毕加索、海明威和乔伊斯等大饱口福,同时也喂了一下他们饥饿的灵魂。也有这样的情形,有的虽不是女主人,但照样也成了沙龙的核心,吾国才貌出众的林徽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沙龙问世的五百多年来,沙龙之相也在不断地变异换貌。有以文以画以艺术会友的,有成为革命温床的,有作为前进跳板的,有变成傍大户场所的,有成了做买卖地方的……当然,也生出不少传世的风流。用今天的话来说,沙龙是个平台是个载体;就看你识相不识相,识相就有好卖相。援引一位伟人的话,借助它是可以演出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当然,也有愤然告别沙龙而成名的大师,譬如那个凡高。大师离开了他一度迷恋的巴黎沙龙,独自回到了比尔。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表达了对沙龙的看法:“那里存在友谊、坚强和真挚的爱。也感到了一种可怕的阻力,它消耗了精神的能量。”

文学沙龙英文

182 评论(12)

张小小晴晴

“沙龙”的由来“沙龙”是英文Salon的音译,原指聚会的场所,后引申为一种时髦的聚会或互相交流。比如“文艺沙龙”、“音乐沙龙”等。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沙龙”的由来与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有关。 在17世纪初叶,法国上流社会的暴力行为屡见不鲜,经常有武斗事件发生。对这种恶风极感不满的兰布耶公爵夫人,1610年特别把自己邸宅开放为社交场所,供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协调矛盾、交流意见,这就是“沙龙”的由来。所谓“沙龙”,最初的意思是指客厅,从兰布耶公爵夫人起,才成为特别社交场所。社交内容包括谈书论道、交换读书心得、发表新思想观念、朗读与批判文学作品,后来变成具有各种专门设备与公用设施的小房间,同时特别留意采光与空气的流通,建筑物的构造也为之一新。

155 评论(9)

心无车马喧

就是茶会拉聚会拉之类的,像上面他们说的。

88 评论(9)

壬生京三郎

沙龙:源自法国.在英语中有两种拼法,意义也有不同.[1]salon:读sailon,[释]:(1)shop that sells expensive clothes.(a dress salon)(2)(formal)big living room usn with expensive turniture.(3)beauty salon(beauty)[2]saloon:读selun,[释];(1)room in hotel, ship etc. where people can buy alocholic drinks, sit and talk etc.(saloon bar)(2)(US)bar or pub.(3)car that has seats for four or more passengers and without on inside space for baggage etc. compare convertible a stated car haiback seden station wagon .(saloon bar) (企鹅英语辞典) <牛津英汉高级双语词典>:salon:(1)指巴黎名流在上流妇女家中的例行舞会 ,名流聚会的客厅.(沙龙)(2)提供时尚服装或美容服务等公司举办服装绘画 作品展时的场所叫(某某沙龙)(3)经营时装美容服务的公司的行号或美容院 saloon:(1)游船邮船的交谊厅 酒店 高级酒吧 (2)供特殊用途的大厅场所. (3)供旅游 会议的大轿车.

106 评论(14)

杜小样丶

沙龙的意思就是聚会。

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

现代沙龙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的活动。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从17世纪开始,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在那图书不普及,各种宣传工具也不发达的年代,具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个展现自己扩大影响的极好舞台。

沙龙的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其中一些文人学士往往在沙龙里朗诵自己的新作。

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地在沙龙里传播信息,制造舆论,从高谈阔论中吸取富于智慧的语言,洞察人们的良知。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55,又译为“朗布伊耶”)。由于集中了当时法国的许多名流、学者,成为当时巴黎,乃至整个法国最有名的沙龙。她出身贵族,因厌倦烦琐粗鄙的宫廷交际,但又不愿意远离社交,于是在家中举办聚会。

她的沙龙从1610年起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在她的沙龙里,成员彬彬有礼,使用矫揉造作却又不失典雅优美的语言,话题无所不包,学术、政治、时尚,甚至是流言蜚语。此后,这类沙龙通常由出身贵族的女性主持,她们才貌双全,机智优雅,被称为 “女才子”。

18世纪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谈论的话题更为广泛,不仅有文学艺术还有政治科学,有时也会出现激进的思想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

随后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法国大革命期间,沙龙活动被禁止,之后尽管有所复苏,但也只是昙花一现,随后逐渐演变为“展览”之意,最早的美展则是由路易十四于1667年举办的。

尽管法国大革命对沙龙有很大的影响,但沙龙仍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19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很早就传到了中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沙龙

135 评论(13)

Toffee0528

除此外,还是人名呢,想想以色列。

326 评论(14)

小女孩不懂事

其实 就是聚会。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17世纪起,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通常都是名流;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话题很广泛,很雅致,自由谈论,各抒己见;5、一般都有一位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现代沙龙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的活动。

18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