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chel
紫丁香亚属 Subg. Eusyringa 红丁香组 Sect. Villosa 红丁香 Syringa villosa辽东丁香 Syringa wolfii喜马拉雅丁香 Syringa emodi云南丁香 Syringa yunnanensis垂丝丁香 Syringa reflexa匈牙利丁香 Syringa josikaea西蜀丁香 Syringa komarowii(异名S. reflexa)毛丁香 Syringa tomentella四川丁香 Syringa sweginzowii梯氏丁香 Syringa tigerstedtii亨利丁香 Syringa henryi(S. josikaea × S. villosa)毛丁香组 Sect. Pubescentes 秦岭丁香 Syringa giraldiana巧玲花 Syringa pubescens(异名S. julianae、S. patula) 紫丁香 Syringa juliana关东丁香 Syringa velutina山丁香 Syringa potaninii皱叶丁香 Syringa mairei野丁香 Syringa pinetorum四季丁香 Syringa microphylla小叶丁香 Syringa pubescens蓝丁香 Syringa meyeri 小叶蓝丁香 Syringa spontanea圆叶丁香 Syringa wardii紫丁香组 Sect. Vulgaris 欧洲丁香 Syringa vulgaris华北丁香 Syringa oblata朝鲜丁香 Syringa dilatata甘肃丁香 Syringa buxifolia花叶丁香 Syringa persica阿富汗丁香 Syringa afghanica什锦丁香 Syringa chinensis羽叶丁香组 Sect. Pinnatifoliae 羽叶丁香 Syringa pinnatifolia拟女贞亚属 Subg. Ligustina 北京丁香 Syringa pekinesis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日本丁香 Syringa japonica华丁香 Syringa protolaciniata藏南丁香 Syringa tibetica
suibianlaidian
丁香花的简称,又名紫丁香、百结花等,为木樨科香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约4—5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枝条光滑无毛。叶卵圆形或肾脏形,先端锐尖,叶基心脏形,全缘,革质。初春开花,花单瓣或重瓣,开于前年小枝上,顶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瓣柔色紫,情香袭人,为我国著名园林花卉。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
丁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其性喜阳光、温暖、湿润,但忌渍水,稍耐阴,也耐旱,耐寒性、抗逆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除强酸性土壤之外,其它各类土壤均可正常生长。
最适宜年均温度23~24℃,最高月平均气温26~27℃,最低月平均气温16~19℃,土壤疏松且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园地栽植。忌在低洼地种植,否则会因园地积水引发病害高发,甚至导致全株死亡。若在阴处或半阴处栽植,会造成生长缓慢且衰弱,开花稀少。成龄树喜光,此时缺少光照,影响开花。1~3年生幼树喜阴,不喜强日光暴晒,否则不利幼树生长。
李小姐梦游记
这是紫丁香!~~~~ http://www.dangqian.com/4399/gfgbc.htmps: 植物名:紫丁香 别名:丁香、 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 学名:Syringa oblata 英文名:Early Lilac 科名:木犀科 丁香属 本属其他品种及变种还有: 白丁香、红丁香、欧丁香、北京丁香、关东丁香、小叶丁香、羽叶丁香、蓝丁香、花叶丁香、玲珑花等。 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圆锥花序长达12厘米。花色自淡紫色至深紫色,芳香。花期仲夏。早在宋代洛阳已开始观赏栽培。为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序长8~20厘米或更长;花小芳香,紫色、紫红色或蓝色。 产地分布: 丁香原产我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 用途: 花香浓郁,可提炼芳香油;北方重要的观赏树种,常种植于公园、花园、庭院以及路边,还可以用于切花;对二氧化硫又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净化空气。 园林用途: 丁香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欧、美园林中广为栽植。在我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园林中可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开花时,清香入室,沁人肺腑。
虎虎生威2015
阿拉伯婆婆纳 又名:波斯婆婆纳 学名:Veronica persica Poir. 英名:Arab Speedwell 科属: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花期:2—5月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 、江苏等有分布,生于田间、路旁 简介: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有柔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斜上,高10—30厘米。叶在茎基部对生,上部互生,卵圆形、卵状长圆形,长、宽约l一2厘米,边缘有钝锯齿,基都圆形,无柄或上部叶有柄。花单生于苞腋,苞片呈叶状;花萼4深裂,长6—8毫米,裂片狭卵形;花冠淡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有花柄,长1.5—2.5厘米,长于苞片。蒴果2深裂,倒扁心形,宽大于长,有网纹,两裂片叉开90度以上,裂片顶端钝尖,宿存花柱超出凹口很多;种子舟形或长圆形,腹面凹入,有皱纹。� 蓝花鼠尾草 学名:Salvia farinacea 科属:唇形花科 鼠尾草属 别名:一串兰 蓝丝线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cm,植株呈丛生状,植株被柔毛。茎为四角柱状,且有毛,下部略木质化,呈亚低木状。叶对生长椭圆形,长3-5cm,灰绿色,叶表有凹凸状织纹,且有折皱,灰白色,香味刺鼻浓郁。具长穗状花序,长约12 cm,花小紫色,花量大,花期夏季。生长强健,耐病虫害。 植物名称: 蓝丁香 拉 丁 名: Syringa meyeri 科 名: 木犀科 属 名: 丁香属 适应地区: 华北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灌木类 落叶灌木,高达一米;幼枝带紫色,有柔毛。叶椭圆状卵形,长2·4厘米,基部广楔形,表面光滑,背面基部脉上有毛,侧脉2-3对,末端连合;叶柄带紫色,花蓝紫色,花冠筒细长,长约1.5厘米,裂片稍开展,,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8厘米,花期4-5月。蒴果具瘤状突起。产华北。北方园林中时见栽培观赏,宜作基础种植或花镜栽培。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0.8--1.5 (M) 形态特征: 花蓝紫色,花期4~5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 景观用途: 庭院观赏、丛植 名称: 矢车菊(德国国花) 汉语拼音:shǐ chē jú 科目:菊科植物 季节:4-8月 地区:欧洲 矢车菊 Centaurea cyanus Linn. 英文名:Cornflower 德文名:Kornblum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属: 菊属(Asteraceae) 种: 矢车菊(C. cyanus) 别名:蓝芙蓉、翠兰、荔枝菊 花语:单身的幸福、遇见幸福。 花言茶语: 玉米田中的宁静蓝色视野。一二年草花,多分枝,有高生种及矮生种,株高30-90cm。枝细长,多分枝。茎叶具白色绵毛,叶线形,全缘;茎部常有齿或羽裂。头状花序顶生,边缘舌状花为漏斗状,花瓣边缘带齿状,中央花管状,呈白、红、蓝、紫等色,但多为蓝色。花期4-5月。7-8月采种,将干枯的花序采下晒干,脱粒贮藏。花卉名 拉丁名:Iris tectorum Maxim 别名:紫蝴蝶、蓝蝴蝶、乌鸢、扁竹花 分类 鸢尾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科: 鸢尾科 Iridaceae 属: 鸢尾属 Iris 【原产地和主要分布】 原产于中国中部及日本。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南和华东一带,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具体不祥。 天然鸢尾科植物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等。 【主要品种及分布】 在全世界大约有200多种,主要有: (1)花菖蒲:(I.ensata Var.hortensis)原产中国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 (2)髯毛鸢尾:(I.barata) 包括德国鸢尾的多个杂交品种。外花被片基部有细密髯毛状附属物。 (3)路州鸢尾:(I.fulva) 主要以铜红鸢尾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而成的品种。 (4)道氏鸢尾:(I.douglasiana)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 (5)球根鸢尾:(I.xiphium)主要为切花用的西班牙鸢尾及其杂交种荷兰鸢尾。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公分。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宽2-4公分,长30-45公分,质薄,淡绿色,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花序1-2枝,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白色,径约10公分,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内3枚较小,倒圆形;外列花被有深紫斑点,中央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雄蕊3枚,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歧,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出叶丛,有蓝、紫、黄、白、淡红等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有6稜。变种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浅黄色斑纹。植物名称: 蓝雪花 别 名: 蓝茉莉,蓝花丹,六倍 拉 丁 名: Plumbago auriculata 科 名: 蓝雪科 属 名: 蓝雪属 适应地区: 原产南非,现在世界热带各地均有栽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常绿灌木类 观赏分类: 观花类 形态特征: 枝具棱槽,茎干细长,株高约100~150cm,幼时直立,长成后半蔓性,易下垂。叶薄,单叶互生,全缘,具短柄,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钝而有小凸点,基部楔形,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苞片比萼片短,花萼有粘质腺毛和细柔毛,花冠淡蓝色,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顶端5裂,雄蕊枚,子房一室,花期6-9月。蒴果膜质。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在华北及其他温带地区,作温客观存在花卉栽培,生长适温25℃,喜光照,稍耐荫,不宜在烈日下暴晒,要求湿润环境,干燥对其生长不利,不耐干旱,宜在富含腐殖质,排水畅通的砂壤土上生长。 繁殖培育: 多采用扦插、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播种宜春季进行,扦插可在春季、夏季初或夏末进行。夏季扦插选嫩枝或半成熟枝,生根温度为20-25℃最好,插后约20-30d即可生根。 景观用途:花期极长,花朵聚生如绣球状,花色是淡青蓝色,是其他花卉中少见的色彩,因此感觉特别醒目耀眼,修成花树篱笆,花盛开时如一道花墙,有令人震撼的美丽,是值得推广的花卉造景植物。适合庭园丛植、缘栽、花坛、地被或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