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6

王凡Angela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故事地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细细粒的宝贝

已采纳

Papa, as a son of a dirt-poor farmer, left school early and went to work in a factory, for education was for the rich then. 爸爸是贫困农民的孩子,他很早就辍学了,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为那时教育是富人才能得到的东西。 So, the world became his school. 所以,世界成了他的学校。 With great interest, he read everything he could lay his hands on, listened to the town elders and learned about the world beyond his tiny hometown. 他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他能得到的一切东西,倾听镇子上老人们所说的见闻,了解这个世界而非仅限于他所在的小镇。 "There's so much to learn," he'd say. "Though we're born stupid, only the stupid remain that way." “有那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 他经常说,“尽管我们生下来的时候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会止步不前。” He was determined that none of his children would be denied an education. 他下定决心,他的所有孩子都要得到教育。 Thus, Papa insisted that we learn at least one new thing each day. 因此,爸爸坚持要求我们每天都应该学到至少一个新知识。 Though, as children, we thought this was crazy, it would never have occurred to us to deny Papa a request. 但是,作为孩子,我们觉得这有点疯狂,不过我们从来不会违背爸爸的要求。 And dinner time seemed perfect for sharing what we had learned. 晚餐时间似乎是分享我们所学知识的好时候。 We would talk about the news of the day; no matter how insignificant, it was never taken lightly. 我们会谈论那一天的新闻,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爸爸从来不会轻视它。 Papa would listen carefully and was ready with some comment, always to the point. 爸爸会认真倾听,随时做出评论,而且评论一直都很中肯。 Then came the moment —the time to share the day's new learning. 这个时刻来了——分享白天新学到的知识的时刻。 Papa, at the head of the table, would push back his chair and pour a glass of red wine, ready to listen. 爸爸坐在桌子的首位,他会把凳子稍微往后挪一点,斟上一杯红酒,准备好倾听我们的分享。 "Felice," he'd say, "tell me what you learned today." “费利斯,” 他说,“告诉我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I learne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Nepal is…" Silence. “我知道了尼泊尔的人口……” 一阵沉默。 Papa was thinking about what was said, as if the salvation(拯救) of the world would depend upon it. 爸爸在思考我所说的东西,就好像可以靠它拯救世界似的。 "The population of Nepal. Hmm. Well…" he'd say. "Get the map; let's see where Nepal is." “尼泊尔的人口。嗯。挺好的……” 他说,“把地图拿来,让我们看看尼泊尔在哪。” And the whole family went on a search for Nepal. 然后一家人就开始寻找尼泊尔在地图上的位置。 This same experience was repeated until each family member had a turn. 这种相同的经历会不断重复,直到每个家庭成员都分享了一轮。 Dinner ended only after we ha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at least half a dozen such facts. 只有我们清楚了解了至少六个这样的知识,晚餐才算结束。 As children, we thought very little about these educational wonders. 作为孩子,我们不怎么知道这种教育的好处。 Our family, however, was growing together, sharing experiences and participating in one another's education. 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成长,分享各自的见闻,参与到别人的学习过程之中。 And by looking at us, listening to us, respecting our input, affirming(肯定) our value, giving us a sense of dignity, Papa was unquestionably our most influential teacher. 爸爸无疑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老师,他看着我们,倾听着我们,尊重我们所说的话,肯定我们的价值,给我们尊严感。 Later during my training as a future teacher, I studied with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educators. 后来,在我作为准教师接受培训的时候,我和一些最著名的教育家们研究讨论。 They were imparting(告知) what Papa had known all along —the value of continual learning. 他们传授的是爸爸一直知道的东西——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His technique has served me well all my life. 他的教育方法对我的一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Not a single day has been wasted, though I can never tell when knowing the population of Nepal might prove useful. 我没有浪费掉任何一天,尽管我永远无法告诉你知道尼泊尔的人口什么时候才能派得上用场。

英语故事地图

238 评论(13)

天道酬勤1212

关于英语阅读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却离我们又那么远。 本学期有幸遇到了David Raph博士,他是跨文化教育的博士,在他的引导下开始真正接触英语阅读以及阅读教学。 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现在在中国学校里开设的课程中多为精读课程,精读课程帮助学生学习一些阅读策略,旨在学生最终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泛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必备的课程。 提高泛读必须提高分级阅读,分级阅读材料本身有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小学阶段绘本是分级阅读的主要载体和分级阅读方案实施的主要阅读材料,但是由于都方面的因素,分级阅读在中国开展的非常晚,2016年我国才首次发布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版)》但是由于课时有限、阅读资源不足、学生英语水平不均衡、教师缺少阅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原因,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开展的并不顺利。而绘本阅读是促进儿童外语习得和身心发展的良好途径,能够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建立健全英语阅读课程体系是英语学科势在必行的课改内容之一。 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硬核的英语阅读的理论与教学法。 首先是在缺乏有效的测评工具的现状下,可以采用五指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Open a book to any page. Start reading. Hold a finger anytime you see a word you don't know. 0-1=too easy. 2-3=just right. 4=okay to try. 5+=too hard 其次,需要了解绘本教学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程序化可以提高绘本教学效果,即课堂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应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拿到绘本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可以节省解释的导语和协调活动的时间。 1.拼读教学法。主要用于自然拼读的阅读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skill based instruction)阅读内容的故事情节、主题寓意不强,主要在阅读中学习拼读规律、培养认读单词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流畅度。帮助语言能力发展和思维训练。 2.持续默读(SSR Khrash) 主要用于泛读、自选阅读。 3.图片环游 通过教师提问和师生对话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与阅读。 4.故事地图 以活动单、提问引导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阅读活动、提问引导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阅读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故事地图的基本构成如下: 1. 标题:故事的标题是一切的开始,常常放在最上角的位置 2. 作者、插画师:在美国小学常常有Author Study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花几个星期的时间,专门研究一个作者的生平历史、文风、出过的系列书籍等等。因此作者在一个故事中至关重要。 3. 人物:故事的主角是谁? 4. 背景设定: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5. 问题:故事的矛盾是什么? 6. 解决方案:最终故事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5.阅读拼图 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阅读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部分、然后整合分享。 6.阅读圈 要求学生子啊绘本阅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阅读圈也称文学圈,是指读者基于不同角色组成小组深入研读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学习活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圈教学法的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角色构成?文末的教学实例能够帮助您更好的理解其运用方法。 「 什么是“阅读圈教学法”?」 阅读圈也称文学圈,是指读者基于不同角色组成小组深入研读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阅读圈活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问题,比较文化并联系生活实际;其方式是一组学生阅读统一故事,每个人负责一项工作,有目的的阅读并与组内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 「“阅读圈”的角色构成」 由多个基础角色和备选角色组成(可根据篇章灵活设置角色) 1、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负责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提问,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负责对阅读材料进行总结; 3、文化连接者(culture collector):负责寻找并对比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之处; 4、实际生活联结者(connector):负责从阅读材料中找出与生活相关的现象; 5、词汇大师(word master):负责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或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的单词和短语,并阐述原因; 6、篇章解读者(passage person):负责探寻并阐释阅读材料中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或写的好的文字段落。 「“阅读圈”的意义」 给予学生与文本互动的机会; 在选材和技能发展方面赋权于学生; 鼓励合作学习; 培养交流和分享能力; 「“阅读圈”的过程」 阅读圈适合于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调整角色或补充适切的角色在开展阅读圈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做好角色设计和任务要求; (2)初次使用该活动时,要注意指示语清晰、简洁,尽量通过示范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交代清楚每一项具体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能承担并完成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 (3)从学生的多元智能出发,设计相应的角色,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4)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阅读圈”的教学实例」 读物:外研社《领先阅读X计划》第五级In a spin 内容简介:该故事是属于科普类的绘本。涉及了梧桐树的种子的知识点,属于科学类的知识,学生可能不完全清楚各种植物的叶子和种子的形状,所以安排了课前任务,搜集一些有关信息,以便课上进行更好的讨论。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孩子,已经从中年级的活泼好动逐渐过渡为文静、不大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这套X计划故事阅读绘本,有两年的学习经验和语言积累,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学完本课时,能够完整地表演和讲述故事,同时对故事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2)能准确使用故事中所有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同时掌握一些单词和句子; (3)通过学习本课能够增强乐于助人、勇于开口、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态度和习惯,同时增强热爱科学文化的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的习惯。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观察了故事的封面,学生对画面中像羽毛一样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布置任务,学生回家搜集相关资料,然后交给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每组在阅读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猜想和观点。 2. 问候及导入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全班分为五个小组,表现优异的小组将得到老师送出的“神奇种子”。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到了神奇的种子,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3. 呈现 首先,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预测故事大意。教师出示几幅图,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由每组的讨论阅读组长来提出几个问题,通过五组的碰撞,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进行想象,说一说故事大意(允许学生使用部分中文)。 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和图片预测故事中的有关内容。学生不仅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要运用逻辑推理展开合理的想象。各组的讨论阅读组长提出的问题如下。这些问题都是整个班思考的精华,为下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 ①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② What’s on the ground?③ Why the big bird catch Ant?④ What does Ant feel and think?⑤ Are they safe at last?⑥ What will they do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三次图片环游。 第一次环游让学生回答先前提出的问题,确认自己对故事的预测是否正确。 第二次环游帮助学生清除故事中的生词障碍,由每组的词汇大师(word master)合作制作一份词汇单,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或生词,从听、说、读、写多方式入手处理生词。 第三次图片环游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句型和上下文联系,由每组的篇章解读者(passage person)来找出重要并且优美的句子,带领大家朗读理解。领读时一定要以主人公当时处境中的心情来朗读,比如悲伤、快乐、害怕等,增加朗读的多变性和趣味感。 4. 练习 练习部分主要包括表演故事和复述故事。表演故事时,学生进行自由分工,一人担任一个角色,加上自己的理解将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有时需要根据角色个人和小组人数进行适当调整。 在表演之前,需要进行语言练习,为后续的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表演和复述做准备。每组的词汇大师可以通过讨论确定一些重点词汇,对读本后面的单词进行补充分类,比如本故事中多为动词的过去式,可以补充出动词的原型, 如go-went, blow-blew, spin-spun, fly-flew, land-landed等。篇章解读者负责搜集精彩的句子。 表演的过程中有听有说,也有视觉刺激,直接的视、听、说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整个故事,也有助于突破一些难词难句。 复述故事环节要求比较高,以每组的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为中心来完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或者是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复述。例如: One day, Ant and Max walked…They found something strange. Max pointed…They decided to…Then they became…Suddenly, a big bird…Ant was taken…Ant felt… He…At last,… 5. 拓展 由每组的文化连接者(culture collextor)牵头,思考整个故事的文化背景和差异。文中的主要人物Ant虽然经历了这次惊心动魄的历险,但是最后并不是因为害怕而退缩,而是有了一个去进行另一次历险的想法。 在这样的背景中,故事会有如何发展呢?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故事结尾,学生们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故事续写。这是一项课后作业,虽然续写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但是文本最后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导向性,所以需要每组的文化连接者引导组员进行文化差异的比对,了解外国孩子的冒险精神强,创造力强,所以续写要往这个方向去进行。 下面的一篇学生的故事续写,是在文化连接者的引导下,由组内的所有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 Then ,Max held the seeds. It was like two wings. Max waved the seeds. The seeds started to spin around and around. He could fly. The seeds took Max fly to the blue sky. And then he used magic watches to change smaller. Max set on the seeds. He said, “Oh, it feels so fantastic! I like to fly in the sky!” and at last, Ant joined him. They flew in the sky together. They were very happy and excited! 6. 总结 教师出示一幅幅关于大自然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子和种子的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故事中一直出现的像羽毛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植物的种子?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比对,学生得出了是梧桐树的种子。教师顺势鼓励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多了解科学知识,追求真理。文本解读是绘本教学的关键环节。对绘本解读的程度和重点直接影响着绘本教学的效果。Fountas & Pinnell 总结出十二个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应该了解每个阅读策略可用的问题。 具体的阅读策略如下: 教师需要交给学生的阅读理解策略: 阅读前 1.想已知。在阅读前,预览下单词或图片。 2.设立目标。为什么你要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阅读中 1.使用故事的架构。人物、背景和情节。 2.使用结构图。使用故事地图、网状图、表格帮助阅读。 3.监控阅读进展。使用提前阅读或者重读的阅读策略。 4.提出问题。 5.回答问题。 阅读后 1.总结。阅读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与现实建立联系。 阅读策略 1.人物/人物特点 character/character traits Do you think Garrett is a good brother?Why? 2.中心思想 main idea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on page 126?  3.猜测 make prediction/speculate What do you think Mia will do the next time she does not score a goal? 4.情节 plot How do the cows use the typewri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5.作者意图 author's purpose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wrote this selection?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or wrote dogs? 6.文体:虚构故事和科普故事 How do you know that this story is fiction? 7.推测 make inference Why do you think girls and boys played different sports long ago? 8.建立联系 make connection 9.表达个人观点 Express personal opinion 10.重要细节 important details 11.阅读写作short response What are some ways that you can carë for a dog? What leson does she learn ?Use details from the story to support your answer. 12.对比与类比 compare and contrast 13.author's craft/imagery

178 评论(11)

爬爬的蜜糖

可以,英文写作真好看之——故事地图外研壹佳UNICLUB来自专栏北外壹佳英语独家干货如果一道作文的题目是二选一。一是写一篇议论文,二是写一个故事。你选哪个?这可不是一道趣味心理测试题。在2020年的剑桥五级Preliminary(PET)考场上,每一位考生都将面对这样的选择并要快速作出决定。2020年剑桥五级考试的Key(KET)和Preliminary(PET)即将改革。写作部分,有明显的变化。以Preliminary(PET)为例,从剑桥官网上公布的样题来看,无论是校园版还是标准版,Preliminary级别的writing部分,将全部由文章写作组成。考生需要在4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两篇100字的文章。第一篇是一封回信,第二篇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议论文与故事二选一。而这里的故事,可不仅仅是用第一人称来描述一个和自己有关的故事,而可能是像下面这样的题目:节选自剑桥官网B1 Preliminary 2020 sample Writing - question paper如果相比opinion writing,你还是愿意写story,那就请和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故事地图(Story Map),用让人赏心悦目的story map一起来把一个故事写得有血有肉,跌宕起伏。Story Map 指的是帮助孩子利用思维导图写作故事的一种策略。通过这样的图表,帮助孩子确定故事中的characters(人物),plots(情节),setting(背景),problem(问题)和solution(问题的解决)。Story,如果按照文章的体裁划分,属于我们常说的记叙文。一篇记叙文的写作,离不开以下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5个W:Who,when,where,what和why。图片引用自https://www.pinterest.com/Who:故事中的人物(characters),整个故事一定是围绕人物发生的;Where:地点,故事是在哪里发生的;When:时间,故事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When和Where一起构成了故事的背景(setting);What:发生了什么,有什么问题(problem),问题的解决(solution)是什么样的;Why:故事发生背后的原因,构成了情节(plots)的一部分。所以,当你想知道自己的故事是否完整,可以检查一下你的故事中是否包含了这五个要素。但是光有这五个要素并不够,故事虽然完整,却不一定有趣。能让一个故事有趣的部分,就是这些要素是如何彼此之间发生关系的,也就是How。How和why一同构成了故事的情节(plots)。由此,我们要请出今天的另一个朋友——Plot Mountain(情节山),也称Plot Diagram.图片引用自 情节山,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篇文章的情节发展设计按照爬山一样进行计划和布局,同样主要分为五个阶段:ExpositionRising actionClimaxFalling actionResolutionExposition是一个故事的开端,或者说爆发,通常作者会在这个阶段介绍背景,或设置场景,介绍故事的人物等。Rising action,是故事的发展(上升阶段),也是引出冲突或矛盾的过程。因此千万不要忽略上图中的6,就在Exposition和Rising action的交汇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Conflict(冲突)。因为有了这个冲突或矛盾,才可能推动故事的进一步发展。Climax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冲突最为猛烈的地方,通常是最能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情节。所以我们常说,高潮是最精彩的。Falling action是故事的下降阶段,也是要逐渐扫清故事中还没有填好的“坑”,逐渐收尾。Resolution是故事的结局,整个故事到此结束。下面,我们以一个大家最耳熟能详童话故事《小红帽》为例,一起来看看一篇故事的情节是如何布局的。图片引用自 http://www.elcarco.com/Expostion:Little Red Riding Hood is taking some cake to her Granny in the woods.在Expostion部分,介绍了人物——小红帽和她的奶奶,以及事件的背景,也可以说是事件的开端和起因——小红帽要去给奶奶送蛋糕。事件发生的地点——woods,因为这是奶奶居住的地方。Conflict: The wolf appears and wants to eat Red and Granny.在开始进入上升阶段的时候,故事中的Conflict(冲突)出现了,引发这个冲突的是另一个character,就是大灰狼,他和小红帽之间的矛盾就是他想要吃掉小红帽和她的奶奶。Rising Action 1:The wolf eats Granny.Rising Action 2:The wolf dresses up like Granny.Rising Action 3:The wolf convinces Red that he is Granny.在上升阶段的三个接续发生的事件,是大灰狼进行的三个行为,这都是在为Climax——故事的高潮做铺垫。Climax:The wolf eats Little Red Riding Hood.高潮是非常让人紧张的,大灰狼吃掉了小红帽。大多数读者在看到高潮时,通常的想法是——“我不希望故事就这样结束了。”Falling Action 1:The wolf falls asleep.Falling Acton 2:The huntsman comes and cuts open the wolf’s stomach.经历了最高峰后必然是下降的趋势,在故事的下降阶段,出现了另一个character——猎人。他制服了大灰狼。Resolution:Red and Granny are freed.故事的结局是小红帽和奶奶得救了。小红帽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童话故事,广受小朋友们喜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故事要素非常完整,情节又非常的吸引人。我们可以借鉴它的情节布局,也用Plot Mountain理清我们自己所要编写故事的情节和思路。利用故事地图进行写作的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要不要赶快尝试一下用它来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还有小伙伴们听。看看哪个故事的情节是最吸引人

13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