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剑2016
The motto for Tsinghua University is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或:Tsinghua University‘s motto is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或:Tsinghua University has as its motto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重点词汇: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英文: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英 [self ˈdɪsəplɪn ənd ˈsəʊʃl kəˈmɪtmənt] 美 [self ˈdɪsəplɪn ənd ˈsoʊʃl kəˈmɪtmənt]
例句:
Tsinghua university: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motto
英 [ˈmɒtəʊ] 美 [ˈmɑːtoʊ]
n.座右铭;格言;箴言。
Our motto is 'Plan for the worst and hope for the best'.
我们的格言是“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大的希望”。
扩展资料:
校训来历: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
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世界杯之猪
Strengthen self without stopping, and hold world with virtue.(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完整的意思英语表达法:)~ Development of sel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elestial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Cultivation of amplitude in emulation of the earth's benevolent support of man and nature 这句话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实这句话言简意骇,“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让雪飞CXF
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为校训的英文:The motto for Tsinghua University is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motto 读法 英 ['mɒtəʊ] 美 ['mɑto]
n. 座右铭,格言;箴言
短语:
1、school motto 校训
2、olympic motto 奥林匹克格言...
例句:
"Stay true to yourself" has always been his motto.
“忠于自己”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motto的近义词:saying
saying 读法 英 ['seɪɪŋ] 美 ['seɪŋ]
1、n. 谚语,格言,警句;(尤指政治或宗教名人)格言集;言论,话
2、v. 说(say 的现在分词形式)
短语:
1、as the saying goes 常言道,正如俗语所说
2、common saying n. 俗谚
3、saying and doing 言行
4、go without saying 不言而喻;理所当然;自不待言
例句:
We also realize the truth of that old saying: Charity begins at home.
我们也明白那句老话很有道理:仁爱始于家庭。
大力宇哥
刚健笃实 辉光日新 = Progresses on morals, literature and art.解释: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出处:《周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示例:明白淳粹,~者,惟吾崔君一人。 ★唐·韩愈《与崔群书》
阿tin逐梦游
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这两句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引用西周姬昌所作《周易》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校训产生的原因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次年更名清华学校,是在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学东渐背景下,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开办的留美预备学校。当时许多有识之士在认识到应该向西方学习科学、民主的同时,不忘立足本土培养爱国建国治国之才。
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先生十分关注清华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他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学子的文化植根,曾说过:“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
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到清华作了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以《周易》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
他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不息,不得一暴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待人接物应度量宽厚,如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严,责人轻,气度雍容。
日后能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为社会之表率,作中流之砥柱,担负起历史重任。为此当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
1918年4月25日出版的《清华周刊》总138期封面上出现内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的圆形图标,1926年11月25日,由校评议会议决正式确定为清华学校校徽。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命名为清华大学,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训。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一度不提校训,清华曾用一颗红五星覆盖了大礼堂主席台上方带有校训的校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南翔校长提倡“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从祖国需要”,曾激励了广大学子,但是没有明确为校训。
上世纪90年代,依据广大校友的意见,清华大学恢复沿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大礼堂的校徽也重见天日。在2014年颁布的《清华大学章程》第四十一条确定:“学校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
2010年5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对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说:“大学有三宝:校训、校友和校园。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两岸还没统一,但海峡两岸清华校友会早就统一了。”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陈力俊的认同,海峡两岸的清华同根同源,被传为佳话。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一代代清华学子,而且当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仍然会成为他们激励自我、影响社会的精神标志。
2004年中国青年报和新浪微博“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评选中,清华校训居首。清华老学长钱耕森教授解读清华校训时提到,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清华校训是世界所有大学最好的校训。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出:“自强不息”就是永远努力向前,绝不停止,这句话表现了中华民族奋斗拼搏的精神。在政治生活方面,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妥协;在个人生活方面强调人格独立,志不可夺。
“厚德载物”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在中国,儒、道、释三家彼此相容,这种现象只有中国才有。西方历史有宗教战争,中国则无,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自强不息”是奋斗精神,“厚德载物”是兼容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称为“中华精神”。
他还说过: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同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强不息是对生命的体会,人的生命就是努力前进、奋发向上。这两种思想: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态度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是一种健康的正确的思想。
清华人在建校初期,就将自身的精神世界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