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42

ybxiong168
首页 > 英语培训 > 高英文书法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微微的辣

已采纳

在WORD文档里有好些呢!

高英文书法

247 评论(11)

nanjingyiyi

英文不能算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奇特景观。它的魅力来自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以及丰富的表现力,这种由单纯墨色线条变现出来的抽象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20 评论(15)

和斯蒂芬is

英文书法常用字体:

1、Copperplate 铜版印刷体

这是最常见的英文书法字体,优雅圆润,粗细分明。Copperplate风格的字体包括:English Roundhand、Engraver's /Engrosser's 。 其中,English Roundhand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写体,它流行于多个世纪之前的英国。

工具:斜杆+点尖。

2、Italic 意大利体或斜体

意大利体起源于手写体,16世纪初在意大利威尼斯就已经出现为节省版面的斜体。由于起源于手写体,字形向右倾斜是其最大特征。最初是与正文完全不同的独立字体出现的,电脑字体中已经作为在衬线体字体的一部分收入,在正体排版中需要强调、区别的时候使用。

工具:平尖钢笔、平行笔。

3、Uncial 安瑟尔字体

安瑟尔字体看起来非常可爱,带着中世纪的气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托尔金的中土世界。

工具:直杆+平尖、平尖钢笔、平行笔。

4、Business Penmanship 商务草书

这是一种讲究效率与美观并重的字体,因而不会有华丽的shade以及飘逸的游丝。而它对速度和运笔的极高要求,又使它的难度居高不下。因此新人如果要跳入此坑请慎重……

工具:中性笔、钢笔或蘸水笔。

5、Gothic哥特体

哥特体是装饰性很强的字体,比较重视线条,花纹的变化也采用了植物做装饰。可以了解一下18至19世纪时期的英国美术运动。要多注意字体线条的粗细,以及注意边角的设计。

工具:平尖笔、平行笔、涂卡铅笔或蘸水平行笔。

6、Spencerian斯宾塞

最难练也是最好看的字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及极高的书写难度。

工具:平尖笔、蘸水笔。

204 评论(9)

天使之懿727

书法就是练出来的,要多练,可以再网上找那种英语书法的教学视频或者去报一个英语书法班。自学的话就是要靠多练习。我之前也是英语字写的很差,后面我英语老师总是说我,说我写的字他完全看不清。后面我就自己在网上找了英语书法教学视频,买了字帖跟着练。坚持每天联系半个小时。到现在我的英语书法有很大进步了。

117 评论(14)

土著零食家

总体来说,  字母要饱满,整体向右倾斜一点。

具体,opportunity 写错啦。

350 评论(8)

清水颐园

这个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如果要练好英语书法的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量的练习了。静下心来,选择一种英语书法的格式,把其中的要点和技巧记下来。再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英语书法自然会有所提高,这样应该可以的达成你的目的。

236 评论(13)

加杰特侦探

吴自然,男,汉族,山东蓬莱人,1934年9月生。早岁酷爱电影艺术,后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美术研究和创作。学书师法黄山谷兼取苏轼、米芾、蔡京诸家之长,又追溯魏晋遗韵,所作行书结体宽博,觉着劲健,险逸流畅。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和1983年在日本举办的"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地收藏或被碑刻,在《书法》杂志等发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180 评论(12)

屈小兔.

书法家 秦汉魏晋南北朝著名书画家 李 斯 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曹仲达 杨子华 张 芝 王献之 钟 繇 皇 象 王羲之 曹不兴 卫 协 戴 逵 仇 靖 萧 绎 谢 赫 宗 炳 蔡 邕 王僧虔 程 邈 陆 机 韦 诞 卫 恒 索 靖 王 微 姚 最 卫 铄 王 珣 羊 欣 新增汉晋书画家: 王徽之 卫 瓘 安弘嵩 郑道昭 隋唐五代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 鸾 褚遂良 曹 霸 董 源 丁道护 戴 嵩 刁光胤 关 仝 高文进 贯 休 董伯仁 顾闳中 顾德谦 韩 干 黄 筌 黄居寀 胡 镶 怀 素 巨 然 荆 浩 韩 滉 李隆基 李世民 李 煜 李思训 李昭道 李阳冰 戴 峄 梁令瓒 杜 牧 卢稜伽 陆柬之 柳公权 李 邕 李 白 孙 位 孙过庭 滕昌佑 王 维 王齐翰 欧阳询 王知敬 卫 贤 韦 偃 吴道子 阎立本 杨 广 薛 稷 徐 熙 颜真卿 虞世南 郑法士 周文矩 智 永 周 昉 赵 干 杨凝式 张 萱 张 璪 张 旭 展子虔 钟绍京 徐 浩 新增隋唐五代书画家: 冯承素 贺知章 怀 仁 阮 郜 石 恪 赵 岩 李赞华 南北宋辽金元时期著名书画家 陈 琳 鲜于枢 崔 白 蔡 京 蔡 襄 范 宽 顾 安 范成大 龚 开 郭 熙 范仲淹 郭忠恕 郭 畀 勾龙爽 高克恭 何 澄 惠 崇 黄庭坚 黄公望 姜 夔 高克明 柯九思 李 衎 李公麟 李 嵩 李 成 李 唐 李建中 李安忠 梁师闵 李 迪 梁 楷 刘松年 刘贯道 陆 游 米 芾 米友仁 欧阳修 祁 序 钱 选 马 远 倪 瓒 任仁发 司马光 苏汉臣 孙知微 苏 轼 王庭筠 王 诜 王 冕 王 瓘 王 渊 王振鹏 王希孟 王 绎 王 蒙 吴元瑜 吴 镇 吴 琚 武宗元 徐崇嗣 文 同 武洞清 徐 铉 徐禹功 夏 圭 薛绍彭 许道宁 燕文贵 岳 飞 易元吉 扬补之 颜 辉 赵 佶 赵 构 赵 昌 赵孟坚 赵令穰 张择端 张 渥 赵孟頫 张 中 张即之 朱 锐 朱 熹 郑思肖 新增宋元书画家: 陈居中 陈 容 陈汝言 崔 嗀 曹知白 邓文原 冯大有 法 常 方从义 宫素然 管道升 贾师古 林 椿 马 琬 马和之 马 麟 马兴祖 马君详 屈 鼎 乔仲常 盛 懋 孙君泽 卫九鼎 文天祥 吴 说 王居正 阎次平 萧 照 姚月华 邹复雷 朱德润 翟院深 赵 麟 赵 雍 赵伯驹 朱敦儒 周 朗 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文进(景昭) 陈淳(白阳) 陈录(宪章) 陈栝(白阳子) 陈洪绶(老莲) 陈继儒(眉公) 仇 英(十洲) 崔子忠(青蚓) 戴进(静庵) 杜堇(柽居) 丁云鹏(南羽) 董其昌(玄宰) 杜 琼(东原) 归昌世(文休) 八 大(朱耷) 郑燮(板桥) 唐寅(伯虎) 吴昌硕(俊卿) 陈洪绶(老莲) 郎世宁 陈师曾(衡恪) 书法家的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24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