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9

吃客声声
首页 > 英语培训 > 周冰考研英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睿智杭州

已采纳

应该是三个春雪/3初恋的回声/33精神病患者或老光棍门/69望采纳。

周冰考研英语

242 评论(12)

liyingyong

《初恋的回声》故事梗概 初恋的回声 初恋的回声(连载二)《初恋的回声》故事梗概 2007-04-17 00:02:34| 分类: 转载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1962年,福州。杨芸喜爱文学,她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回到福州某中学当语文老师。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大学物理系助教周冰。周冰是上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青海。他曾经在苏联理论物理学报发表《非线性磁场研究》论文,也爱好文学。只是杨芸感觉,周冰的微笑总是那么阴郁,不时会心不在焉;“谈恋爱”也有点像执行任务,但又似乎对她体贴入微。交往三个月后,两人感情渐渐加深,相约在是年国庆节前结婚。婚期逼近,有一天见面时,周冰显得很烦恼惶急。经询问,他称弟弟在上海患胆囊炎。过了几天,周冰忽然失踪,杳如黄鹤,直到国庆节后才返回福州,并且给杨芸写了封信,说由于突然遭受变故,婚姻已无可能,但愿将来能够有机会解释。一年后,周冰奉调上海,离开福州。杨芸受到深重打击,她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1965年,杨芸到上海出差,在淮海路上巧遇抱着一个小女孩的周冰。杨芸冷淡地谎称自己已经成家,周冰却反而显得热情,说自己家就在附近,他让她抱着那名叫“小忆”的女孩,不由分说,硬邀她到家坐坐。是一座带花园的小洋房。一位老太出来开门,周冰叫她“妈妈”。 周冰住在三楼,他把杨芸带到书房,殷勤招待。只见书房里一张单人床边上,摆放着一位女子的4寸彩色照片。周冰说,这是他的“爱人”, 但并非他的妻子;“小忆” 是她的孩子,老太是她妈妈,她已经在三年前去世。周冰说他很高兴得知杨芸已经找到幸福,现在可以没有负担地兑现当年的诺言:“但愿将来能够有机会解释。”就这样,周冰开始讲述自己“初恋”的回忆。二.因为父亲以开旧书店为业,周冰从小沉浸在书中,知识面广,喜欢思考。他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就读,但喜欢理论物理,曾经提出请求转到北大物理系学习而未果。57年时他对此事发了点怨言,被“戴帽”发配青海西宁某电机厂技术科工作,实际干的却是打杂的体力活儿。他业余继续醉心于“场论”研究,写成论文四处投寄,却一再被退稿,因此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冷眼和嘲讽,并送了他一个绰号:周“马”( “马”,源自俄语“偏执狂”的第一个音节)。到青海后不久,“大饥饿”降临。作为技术科人员,他每月只有21。5斤的粮食定量,干的却是重劳动,经常感到饥饿难熬。一天,他饭后还是很饿,极想多吃2两“糊糊”。苦于没有机动粮票,当场到处问同事借,都遭到拒绝。这时,他忽然发现同科女同事梅雁正坐在食堂外面吃洋芋。他看得实在眼馋,饥火中烧,只好腆颜向本来不熟的梅雁开口。梅雁赠送他4两粮票,他买了2两糊糊,2两洋芋,吃得好香。二人由是开始相熟。梅雁比周冰大两岁,是独生女儿,家中只有母亲,住在上海南市。她在大学机电专科毕业后,曾奉派到俄语专科学校进修两年。57年由于拒绝揭发同学的“反动言论”,也被发配青海,侥幸没有“帽子”。因丈夫在北京工作,她已经申请调到北京或上海工作照顾家庭。梅雁问起周冰“退稿”的事情,并说过去隐约听闻,《物理学报》曾发函调查周冰身份,“退稿”可能与此有关。另外,梅雁认为,我国可能不那么重视理论,建议投寄苏联理论物理学报试试看。周冰感到为难:自己俄语比英语差得多,只能阅读专业文献,而且向苏联学刊投稿必须打字。周冰自愿承担翻译和打字,敦促周冰突出重点,重新改写。此后,围绕论文的改写和翻译,两人天天碰头讨论,过从甚密,但都不离正题。后来,厂里号召垦荒自救,梅雁和周冰都报名参加。每天,两人一起步行45分钟上工、下工。一路上谈论共同爱好的文学,更觉投契。开始两天早上,梅雁请周冰吃2元一碗的“高价汤”。她坚持请客,因为:自己工资80多元,周冰却只有30多元生活费。有一天,周冰收到苏联理论物理学报采用通知和校样,梅雁闻讯赶来,看到好消息,周冰兴奋得情不自禁,拉着她转起圈来。。。周冰说不知该如何感谢她,梅雁说只希望送她一份清样留念。一天晚上,梅雁过访,谈起自己以前的爱情理想和目下凑合的婚姻,两人积聚的情谊终于爆出火花:梅雁握起周冰的手,周冰把自己另外一只手压上,他们相互表白了爱慕之情。周冰说:这是我的“初恋”。 梅雁低着头,轻声说:这也是我的“初恋”。然而,他们终究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谁也没想到,他们心中温煦的春天,竟是生发在寒风凛冽的青海高原。三.此后整整一个星期,他们忽然互相规避着。后来,梅雁到宿舍来找周冰,她说,自己也想通了,环境窒息,人生少乐,何必再自苦如此?从此,她每晚都来,良宵共话,并为周冰拆洗重编破旧的毛衣,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的生活。欢娱易短,梅雁突然接到可以调往天津的通知。几经考虑,梅雁打算放弃。但周冰为了她的幸福,极力反对,一定要她离开条件艰苦的青海,调回内地。临别,梅雁送他许多日用品,还有一张四寸彩色照片 ――她希望他永远记住年轻时候的样子。梅雁到天津后,两人经常写长信互相关心,互通款曲。周冰收到苏联寄来的样刊和300 多元稿费(是他月收入的10倍了!),想到梅雁离去,反觉意兴阑珊。论文发表后,人们对周冰刮目相看,不久,青海组织部某干部,有位在福州某大学当校长的同学,他把周冰“挖”了过去。途中路过上海,周冰按照梅雁的意思,以老同事身份拜访她妈妈,受到热情招待。看到许多梅雁儿时和结婚前后的照片,周冰为自己当第三者感到内疚。都是从实际出发,为对方着想,周冰接受了梅雁的建议,在福州物色伴侣,于是认识了杨芸。周冰和杨芸交往期间,梅雁始终密切关注和具体指导,后来甚至寄了几百元钱帮他操办婚礼。婚期临近,周冰接到梅雁的信,说是回沪待产。原来梅雁看到周冰的婚姻有望解决,改变了本来不想要孩子的决定,希望将来有个寄托。但是根据胎位检查,估计有可能难产。再后来,周冰忽然接到上海电报:“雁病危上海第七医院某房”。 周冰立即仓惶赶到上海。病榻旁,他高声痛呼梅雁不已。濒危的她,听到呼唤忽然眼睛一亮,彷佛记起了青海的幸福时光,但随即大口呼气。周冰当场吐血昏厥,醒来后梅雁已经去世。事前嘱咐:孩子命名“忆”:意在回“忆”青海情缘。希望周冰能照顾她母亲和孩子。。。。。。周冰回忆结束,眼睛似乎还遥望着远方追思。。。良久,杨芸扑过去把他紧紧抱住,说:你怎么竟然会相信你的芸已经成家?那是骗你的。最最亲爱的,为什么现在才让我听到你初恋的回声?四.以上是余易木中篇小说《初恋的回声》故事梗概。虽然明知我这样的叙述,画虎类犬的风险极大,但网上找不到类似资料,也只索勉为其难。转自网络

32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