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0

阿岚懒懒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外刊超精读pdf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童vivi

已采纳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考研是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想要为自己做出一些改变的话,就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的机会!接到管院发来的拟录取通知过去快一个多星期了,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是时候离开论坛了。留下这篇经验贴,希望对后来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人今年跨考中科大管理学院,本科是省内一所普通211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属于一名理科跨考生。我的初试成绩是415分,其中数学二143,英语一85,专业课116,政治71,现已被顺利录取工商管理学硕。其实在5月份之前,我是准备跨考南开的832经济学的,后来觉得南开的专业课参考书太多,复习时间上比较紧张,而科大的工管专业课一半也是考微观经济学,且难度相较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偏高级经济学难度小了不少,遂听取一位之前考上的学姐建议,转考中科大工商管理。科大的工管专业考的是数二,一般来说经管类专业大多是考数三,这也导致我一轮复习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书白看了。不过影响不太大,毕竟数二考察范围相对数一数三少很多。说这些是希望大在家择校择专业上一开始要考虑的慎重一点,一旦决定下来就不要再轻易变动了,以免打乱后期复习计划。关于各科的复习经验,论坛里应该也有不少,我就简单谈一下我自己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你们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一、首先是数学。我大学学的是理科专业,所以一开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便是数学一定要和对手拉开差距。事实上整个复习期间我在数学上投入的精力也是最多的,然而比较出人意料的是,今年数学二似乎难度一下下降了太多,相对16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这也导致今年高分很多,进入复试的同学数学应该都不会很差。我自己因为粗心大意算错了微分方程那道题的第二问,不过143分至少也没让我在数学这一科上吃亏。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明年数学二的难度必然是会有所上升的,所以希望18届的同学加以重视。在复习资料上,我个人用的还是过去那本比较经典的二李全书,现在改成了李正元范培华版本。不过高数部分还是李正元编写的,所以完全可以继续用,我也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但只是阅读了某些重点章节拓宽思路,而线性代数部分,我没有用全书部分,而是用的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配合他的强化班视频,线代部分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议全书高数部分和线代讲义至少刷两到三遍,注意是自己做题,不是看题,否则看十遍效果也不大,不要太依赖答案,一定要自己先思考,进度慢一点没关系。关于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是没有报班的,但是看了一些网络视频,这些论坛里或者淘宝上都很容易弄到。推荐汤家凤的高数基础班(尤其是中值定理部分,讲的非常好)、张宇的高数强化班(会讲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可以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李永乐的线代强化班。如果时间不够,不用全看,挑选自己薄弱的部分听就可以。我当时是用平板1.5倍速或者两倍速看完的。习题集比较好的有汤家凤的1800题,或者张宇的1000题,大家任意选择一本都可以。上半年主要是刷全书和线代讲义,顺便做习题集的基础篇部分,强化篇也适当做一些,暑假开始要做一些难度大的综合性试题,数学一定要大量做题。下学期开学就可以刷历年真题了,最迟10月份要开始动真题,真题刷2-3遍,一定要限时模拟考场环境考试。后期各种模拟题也都出来了,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我当时做的模拟题有:经典模拟400题(和全书配套的,题目质量很高,很多题目答案都是一题多解)、张宇的8套卷(难度比较大,有些题目甚至有点偏,不过做一些难题对考场上遇到突发情况是有帮助的),比较推荐的是合工大超越五套卷(数二是三套卷),这套模拟题质量很高,贴近真题又高于真题,很适合后期模拟拔高,我当时是把前几年的都打印出来做了,对解题能力会有很大帮助。另外想提醒一下学弟学妹:数学一定要坚持做题,保持手感,事实上到考试前一天我还做了一套模拟题练手。数学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因为这一科是最拉分的,尤其考经管专业的,数学高分是基本要求。二、其次是英语。今年英语难度也不是太大,和16年持平吧,尤其完型和新题型都偏简单。我个人英语基础还算可以,六级534,但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还是挺不同的。所以大家不需要将自己的四六级成绩和考研成绩挂钩。考研英语最关键的在阅读,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因为是跨考,我在数学和专业课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多,相应的英语复习时间有所压缩,最后考了85分,我觉得投入时间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在英语复习上,我奉行的是丁晓钟老师的外刊+真题的策略,可能老丁比较小众,大家熟悉的是何凯文、朱伟这些老师,这无所谓,大家选择跟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思路走就可以。我主要是围绕精读外刊+反复钻研真题的步骤来的,模拟题基本没做过。建议上半年大家可以将精力主要放在词汇和外刊上,那时候我基本是一天精读1-2篇外刊,对于其中的词汇词组长难句认真分析和积累,参考书可以选用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读》和张剑的《基础阅读150篇》,张剑那本书后面的题目不用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与真题差距还是比较大,把时间放在对文章的研读上即可。暑假开始就可以做真题了,首先做早些年的真题(97-04),这些难度比较小,适合前期找状态,但请相信这些真题质量同样甩市面上模拟题十条街。你的复习重点是近十来年的真题(05-17),这是你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反复研读,从词汇、词组、长难句、篇章结构、出题思路,都要认真总结,这会耗费你大部分的英语复习时间,也是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一项工程。真题我当时用的也是老丁的《历年真题超精读》,此外我也买了张剑的黄皮书,这本书主要是太啰嗦,所以我把它作为辅助资料,因为有些真题答案每个老师的解读思路不同,我需要找一个最能说服我的。真题留最近两年的最后模拟用,模拟题质量跟不上。作文我选择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大小作文各背了十篇范文,最后自己结合这些范文和阅读外刊时积累的写作句型总结了一份模板,最后考场上写起来十分流畅,效果不错。大家不要在网上买什么作文模板之类的,自己总结的才是独一无二的。英语的复习思路基本就是刊+真题,这个过程需要大家有耐心,静下心来反复研读,毕竟外语学科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三、然后再谈一下专业课817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今年专业课微观部分有些难度,尤其后面几道大题,出的比较诡异,第一道计算题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居然算出了负数,估计题目数据给的有问题。专业课高分的不太多,据说120以上的只有两三个,而且管院专业课素来有压分的传统(今年还好),所以大家给自己的定位110分以上就不会拖后腿。管理学部分的复习,前期主要把周三多的那本书通读一到两遍,结合历年真题总结出考试重点,我当时比较懒,是直接用的上一届考上的学姐总结的笔记,自己后期也稍微提炼了一下,然后拿来背的,对我一个理科生来说,背书确实是比较痛苦的,坚持下来就好。最后基本上大多数考的都背到了,个别一两个简答知识点遗漏了就凭借自己看书时的记忆能写多少写多少,拿到基本分就可以。总之管理学历年真题考过的知识点务必要全部掌握,因为会反复考。总结的笔记暑假或者下学期开学时开始背,因为背的太早后来也会忘,一直背到考试前一天。管理学的复习没有太多技巧可言,主要就是把重要知识点全部背下来,这样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微观部分,复习思路大致是看书+做题。一般学长学姐都会建议先看高鸿业的微观,容易入门,黎诣远的那本书要重视,看得仔细点,很多细小的知识点会考到。课后习题高的全部做,参考书可以用圣才那本微观经济学笔记及真题详解,黎的主要做选择题和计算题部分,黎那本书课后答案可能不太好找,我是当时学姐找学姐买资纸质料时候,她送给我的电子资料里面带的,大家有需要回头我可以发给你们。另外还有一本习题集必做,尹伯成的绿皮书,早些年的真题直接考过里面的原题,最近几年可能出题老师发觉了,也就没再继续选用,但拿来练手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做一下圣才那本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汇编,当然只用挑一些典型题目尤其计算题做一下,因为里面大部分是经济学专业考研真题,有些都是中级偏高级经济学内容,我们管理类不会考那么那么难。忘了说一句:微观注意博弈论部分,近两年连续考到。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跨考的话,建议专业课准备的稍微早一点,这样后期复习压力会小很多。四、最后说一下政治吧,这是一门最鸡肋的学科,尤其对科大这种最后复试总成绩政治不算在内的学校。当然这门学科也是最容易复习的一门学科,投入少,产出高。建议政治不要太早复习,等到考试大纲出来完全来得及,政治高分关键在于选择题,大题大家背的押题差不多,分数也差不多。像今年选择题难度比较大,很多政治没过线的基本都是栽在选择题上了。所以后期复习政治时,要多练习选择题。参考书建议:考试大纲(红宝书)+风中劲草+肖秀荣时政小册子+1000题+最后8套卷、四套卷+其他一些押题卷。今年肖大大又押到一大片,反正大题我是只背了四套卷和网上流传的最后五道题,大家如果求稳到时候可以再背一下米鹏、蒋中挺等人的押题卷,但我那时候确实没时间再背其他人的押题了。不管怎么样,跟着肖秀荣,政治是不会拖你后腿的。考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次二次选择的机会,所以希望大家在复习期间能够耐得住寂寞。高考考智商,考研考毅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以我考研期间一直拿来激励自己的一句话作结:追逐星辰,莫似金鱼在缸中了此残生。祝你们好运!

英语外刊超精读pdf

121 评论(10)

虾球麻麻

我用的是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读,里面的文章有经过再精编,还有详细的解析,还不错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250 评论(14)

黄二小要奋斗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首先,为什么考这个专业:好考,19届考研多少人来着?290万好像,就这都被人说是考研人数爆炸,20届更是到340万人。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考研人数只增不减几乎是必然趋势,我本科是武汉一个211,所以我就一个愿望。

考一个比我本科好的学校,还不用二战就行。选学校大部分都是三个因素,地区,学校,专业,所以我的择校主要是也是从这几个角度来考虑的。前面已经说了,想考一个更牛的大学,比211好的那不就是985了嘛。牛的大学牛的地区?考热门专业被人干倒的概率太大了,那考冷门的?万一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冷门专业扎堆必着好吧。这么一看也就只能牛的大学不牛的地区了,作为合肥土著,马上就想到了我大科大。能考什么?我本科读市场营销的(虽然跟没学一样),当然继续商科。它考的什么?英语政治自不用说,专业课貌似学过(就是可能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呗),比起其他人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小优势。你们看,这么一通分析之后,科大工商简直不要太合适好吧。在重金融计算机的当下,重理工的我科更是被严重低估。

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817复习建议总述

2020考研工商管理专业课817是管理学院全新改革专业课的初始,真题的设置紧密联系大纲,对于之后考研专业课复习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如果能够把大纲上面的知识点全部把握并灵活运用,满分便是现实。

从大纲罗列的知识点来说,基本上将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全部涵盖了,并且在考试之中的体现也尤其明显。从管理学来说,中科大独树一帜的采用管理学精要作为参考书目,此书在国内缺乏认知度,以致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资料以及复习时的毫无头绪;

同时管理学精要这本书知识点纷繁复杂,知识点往往隐匿在段落之中,重要知识点也与国内主流管理学教材有很大出入。

从微观经济学来说,中科大采用通用的高鸿业版本,并将此书的所有知识要点作为考察对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基础概念以及核心概念、核心条件,并且能够将基本理论用于分析现实中经济主体的决策,微观经济学并不会是考研路上的拦路虎。

总的来说,只要能够将大纲上面知识点或者两本书重点把握,并且能够熟悉背诵重要知识概念,灵活运用分析现实中的情况;但是,中科大知识点的强调与其他高校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有所出入,需要有所针对的整理并掌握;只有两种情况—熟络掌握所有知识点、针对科大情况特别准备,817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定能取得高分。

中科大 2019 年题目的参考书也是《管理学精要·国际化视角》,但是出题思路主要集中在重要的知识点,在选择题与简述题上面的展现尤其明显;但是案例题还是具备相当的难度与现实之联系情况,主要联系了现代的管理信息技术发展与流程再造的现代启示意义。当然 2019 年与 2020 年的题目设置看似差别较大, 但是出题思路上一脉相承。

中科大 2020 年考研专业课紧紧联系大纲,涵盖的知识点丰富且有深度,尤其是深层次的与现实情况的联系,对同学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是做题的基础,找准知识并深切思考现实情况的联系,两者结合才能游刃有余。

三、各科复习经验

专业课

管理学精要:管理学考察的非常广泛而细致,名词解释并不是重要的一级知识点、而是核心概念下的二级知识点;简答题虽然题干、设问比较简单,但是更需要所答知识点的合理与全面,并且具体的分析现实情况;论述题的设置考察了综合的核心概念,并都需要与现实情况中举例来说明管理与战略的有效性,管理学背诵为王、思考为主。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考察着重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掌握与理解;选择题设置的较为简单,涵盖面比较广但并具备难度;简答题的设置则灵活的多,每道题目在回答核心概念之时都需要结合具体现实情况并有所强调;计算题三道题目在难度上是递增的,第一题是简单的概念理解及基本运算,第二题则考察重要的各类均衡条件,第三题则出现了明显区分度,考察了核心概念的进阶理解并重要的常用定理公式,需要多练习计算题并加以理解。

学长在考此套试卷时管理学用了 3/5 的时间,并不是因为管理学的题目难度上 有多高,只是每一道的答题空间都很大,名词解释则循规蹈矩的写下即可,而简 答题按照论述题进行答案,论述题按照小论文进行作答;

考试前两小时全部都是 在一直写啊写,做到微观经济学的计算题才稍微有所缓解。优秀作答的前提是对知识的充分把握、作答思路的足够清晰,817 专业课的难度全在知识与题目的备考上面了,真正的考试只会在备考内容里见真章了。

英语

3月前:先补英语基础,补充语法和词汇基础,背单词就用红宝书或者5500,高效背单词!3月前,重点单词先过一遍;

3-6月:用红宝书或者5500,结合真题短语背单词,相当于直接背考点,单词过2-3遍,6月前重点单词集中过完3遍,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

7-9月:集中做真题,用《历年真题全解析》,做04-17年的真题,然后精读分析

①做题:前期可以先学习视频课程中的解题步骤方法,了解了基本的解题思路之后,再拿出试题册,跟着视频课程一起做阅读真题,先自己完整做一遍,做题过程中把不认识的词、句子用铅笔划出来。

②搞懂生词难句:对照《考研真相》里的【逐词逐句册】先自己分析,可以在真题上做笔记,再对照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一起分析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长难句,并记录重点句型、短语及单词;

③再做真题:掌握了整个解题步骤和思路之后,按照精翻完后对阅读原文的理解,再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一遍,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思考过程。

④对答案:翻开【试题册】后面的答案速查表,快速对答案,复盘刚刚两次做题过程中哪次思考的是对的,哪次是错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分析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果是解题思路的问题,就打开视频看看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如果遇到的是语法、单词的问题,就翻开《考研真相》的【逐词逐句册】挨个分析,弄懂生词难句。

⑤练习精翻:找张A4纸写中文翻译,并练习长难句拆分,再对照【逐词逐句册】的解析,先对照看拆分的句子结构对不对,然后再看译文对不对。

⑥背诵真题词汇:做完1篇要有1篇的收获,精读完1篇文章之后用今年新增的《真题配套词汇》书背诵里面给你归纳好的重、难点词汇。这本配套词汇书按年份总结了真题中完型、阅读、翻译三大题型的重点词汇,直接用它背诵真题单词非常方便!

10月-11月:二刷真题,还是用《真题解析篇》,培养做题技巧

①做完题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自己试着找错题原因,多总结方法论;

②对照《考研真相》的【逐题册】把弄不懂的答案搞清楚,总结做题技巧;

③开始做小三门,包括新题型、完型、翻译。完型和新题型比较简单,大家直接做往年真题即可。翻译可以用考研真相今年新出的《真题翻译手译》,逐年逐题总结了20年的翻译真题,从词汇、短语、语法、翻译4个角度,帮你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12月:

考前模拟、查漏补缺,做近6年真题,严格考试流程做,提前熟悉考场环境,做完继续做精读分析。

这个阶段也要集中复习作文,除了练习话题外,重点就是总结模板,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自己练习,积累写的好的句子,整理成自己的模板,平时练习时就学会灵活套用整理好的模板!

对了,《考研真相》里面的【逐词逐句册】是真实用,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

总的来说,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背单词+学语法+吃透真题+总结作文模板=考研英语80分,其中单词和真题又是最最最重要的,一定要重点复习!!

数学

我是大概3月份开始真正准备考研数学的,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刚开学。首先我看的是汤家凤的零基础班。因为当时可能对考研有点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零基础班是针对大学生的,有个基础班是针对考研的。我当时听了很长时间零基础班,担心会不会和别人落下很大差距,后来看了下基础班,内容基本类似。

但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去看基础班(比较适合考研),同时我也注意周围有人看张宇课程,好像很好,导致我一度想换张宇的课程看。

这里说明一下,看哪个老师的课程都没有关系,不要一会看这个老师一会看另一个,坚持一个就可以了,所有知识点都会讲到的,不要过多担心。准备一个好一点笔记本,记笔记,尽可能把知识点都记下来。

然后看完课程,自己在认认真真自己看一遍笔记,如果有不懂得再去反复看视频,直到所有知识点都牢记并且搞懂,千万别去求快,记笔记看完视频,真不意味你会,记笔记是方便你以后快速回顾知识点。

然后做练习册,我做的是1800(最好和你看的老师课程一致),一定用一个习题本标清楚题号,做完认真修改订正,订正过程是你学习另一个重要阶段,尤其看懂答案,理解答案思路非常重要。

再准备另一个本子做总结,怎么总结,最好去归类根据你容易做错的题目类型,然后自己把这种题目的解题步骤用一二三,自己语言总结出来,然后下面标清楚你做的练习册中哪些题号是这种类型,极大方便你后面复习。

考研数学是反反复复的过程,别怕初期麻烦,要做容易能不断复盘,不断积累的方法。否则,你之前学的你会忘的一干二净。

最后看复习全书,复习全书很难,就已经接近或者说超出考研难度,这个是希望你能了解考研难度,做一个数学水平上的强化,对你强化阶段做一个铺垫做例题,现在辛苦一些,你强化阶段就会轻松一些,看全书首先看知识点,以及他总结的一些规律。

同时看复习全书的时候一定要做批注,把自己看全书的想法记下来,方便自己将来二次看全书更快理解。这里强烈推荐线代李永乐老师课程和讲义,讲义反反复复看!

很有收获。高数和概率论我也是看了李王全书,高数课程看的汤家凤老师。概率论看的王式安老师课程。

最后每学完一门课,比如线代。花几天时间整体复盘,步骤如下:看笔记——》把错题重新做一遍。理一下思路——》最后重新理一遍全书。这阶段很重要!!

是你对整体把握,你花几天复盘一本书,绝对你有不一样理解!

总结来说每一章都可以五个步骤:基础课程——》做笔记,复习笔记——》做练习册,订正修改——》复习全书——》整体复盘

每一步踏踏实实走下来,你基础阶段绝对无敌。

政治

1、前期准备

这个阶段大概是在4月份——6月份。核心是选择好参考书,然后跟着视频学习。那有人可能会说了,视频没更新或者是找不到资源。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政治视频看往年的就可以(除了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部分会稍许改动之外,其它的都是固定的。

时政可以在大后期再整理,我视频跟的是徐涛,参考书买的肖秀荣全套。这个阶段切记不要贪多,否则嚼不烂。大部分的人不具备政治功底,你需要做的是:

每天养成视频学习的习惯,第二,看完视频之后将视频中对应的书本内容再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在日后的强化阶段理解记忆。

2、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在7——10月份。到这个阶段之前,应当是把徐涛视频和课本都过完一遍了,

那么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刷题。没错,题海战术往往是能短时间内检验、提升一个人学习效果的最佳选择。关于习题集的选择我建议是肖秀荣1000题。

在做题时,第一遍先用铅笔做,错了的题用红笔圈出来,第二遍的时候就把错了的题擦掉重做(当然,你要有钱买两本也无可厚非,不过我不建议,因为誊错题会浪费时间)。

对于错了的题,不要第二次做对了就不管了,除非你能达到看一眼题目就知道选哪个的地步,否则就老老实实把每个错误选项都分析一遍,为什么它是错的。不要问我为什么不买别的习题集,同样的话,不要贪多,否则嚼不烂。

3、全面掌握阶段

别以为就到冲刺阶段了,不经历这个阶段,冲得再凶都没用。这个阶段大概是10——11月。这个阶段的核心——全面掌握。你需要:第一,回顾你学过的所有内容,找到最模糊的那部分加强理解和记忆。这里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主要有:

1、马哲部分的政治经济学 2、毛中特和史纲中的各个时期的会议、著作、革命理论 3、思修法基中的法与德。(具体视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第二、买其它老师的题做,如徐涛和腿姐。全面掌握,掌握的不仅是自己,还包括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容易设坑的地方。

4、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没什么好讲的,背就完事了,不过背不是傻背,而是理解式的背。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把某道分析题一字不落全背下来,但是你背一道题的时间,别人可以背三道题,你背一套卷子的时间别人能背三套。(有些词语搭配是固定的,这个就需要完全背下来了)。

还有在这里,不要问是不是只背肖四就行,不要背肖八了。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想得高分,当然是背得学多,背得越熟越好。我当初肖八背了五遍,肖四背了八遍,徐涛一些不重复的题我也背了两三遍,基本上可以做到倒背如流了,虽然考场上也有没覆盖到的题,不过背的素材多了,积累的多了那真是随便写。

四、结语

这个part终于结束了,希望大家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感。

23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