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3

昏昏头了
首页 > 英语培训 > 受此感召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琳欧雅

已采纳

详细释义:

1、犹感应。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天心与人事相倚伏,人事与天心相感召。”参见“感应”。

2、感动、召唤。

李昌《回忆民先队》:“军警虽然沿途阻挡,但是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和学生抗日斗争的感召下,不能不有动于衷。”

近义词:

背弃、努力、感化、骄傲

扩展资料:

1、背弃

作“背弃”。背离抛弃。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她肯定自己不至于有背弃他的一天,但是她仿佛觉得他无形的处处在压制她。”

2、努力

勉力;尽力。

曹禺《雷雨》第一幕:“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人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

3、感化

用言行感动人,使之转变。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

4、骄傲

自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艾青《普希金广场》诗:“青年男女成群地走过,充满新的一代的骄傲。”

受此感召英文

294 评论(9)

xiaoqiao945

感召gǎn zhào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感召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1. [rally sb.to a worthy cause;move;inspire]2. 感化并召唤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3. 通过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种意思传给或透露给代理人说了受上帝感召而说的话详细解释1. 犹感应。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 郑 卫 繁声,抑扬绝调,足使风云变动,性灵感召。” 宋 陈师道 《五言贺雨》:“油云潜感召,灵雨忽滂流。”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自古善人以气类相感召未有若‘复社’之盛。”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天心与人事相倚伏,人事与天心相感召。”参见“ 感应 ”。2. 感动、召唤。 廖仲恺 《<孙中山先生文集>序》:“先生远矣,不可追矣,然先生崇高之人格,伟大之思想,革命之精神,犹足感召吾族有为之士於百世以后。” 李昌 《回忆民先队》:“军警虽然沿途阻挡,但是他们在 日本 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和学生抗 日 斗争的感召下,不能不有动于衷。”

256 评论(13)

晓柚崽崽!

感召 [gǎn zhào] 1、犹感应。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天心与人事相倚伏,人事与天心相感召。”2、感动、召唤。李昌《回忆民先队》:“军警虽然沿途阻挡,但是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和学生抗日斗争的感召下,不能不有动于衷。”

282 评论(10)

davidzeng168

具有心理感召力It has psychological appeal

257 评论(14)

茶舞清香

感召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交流,现代也引申有其他含义。如感化并召唤;通过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种意思传给或透露给代理人。

语出南朝梁何逊《七召·声色》。跟感应意思差不多。南朝梁何逊《七召·声色》:“郑卫繁声,抑扬绝调,足使风云变动,性灵感召”。

感召造句:

1、正因为金博士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而不是一座石像,他才对我们具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

2、其中一个受该社论感召的研究项目类似刚发表在《儿科学》上的研究。

3、我们不仅要去寻找一个为沙漠而设计的具有迷彩保护作用的鞋子,而且也是在寻找上苍的感召,可是,此时此刻在这荒漠之中想要言听计从,这适合吗?

4、我的孩子就有一个。她们四个朋友的团体中的有感召力的女孩说服了其他人——在二年级——在课间孤立我女儿。

5、或许受感召的位置是喉咙,从这里发出声音。

6、将学校作为一个共同的平等相交的场所的理念对改革者具有巨大感召力,他们将批评目标对准了私立学校的弊端。

7、在新总统的感召和他对于服务社会的呼吁下,美国的自愿者精神迎来复苏。

8、在瑞士接受教育的金正云无法比拟他父亲的权力基础或者领袖感召力,尤其因为他从未在影响深远的军事机构里担任过一官半职。

9、受这个念头感召,自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做我力所能及的'好事,让他觉得我有我活着的价值。

10、他能传达出曼德拉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

296 评论(10)

后颈伤痕

the group's appeal

304 评论(13)

dp73711528

最烦复制别人的和复制百科的,感召就是感化和召唤你

31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