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靠哇塞
通选课是选修课的一种,与必修课的区别如下:
一、选择性不同。
通选课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达到规定学分即可;必修课在学习中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不能自由选择。
二、主导价值不同。
必修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置目标不同。
必修课的设置目标是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选修课的设置目标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
四、教育内容的不同。
必修课体现专业性,必须要系统学习,在学习专业课前要先学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则不需要系统学习,由学生根据兴趣学习。
必修课通常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常见的必修课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物理实验,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注意哲学,毛邓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
简介:
限制性选修课也称指定选修课,指学生须在某一学科门类的领域或一组课程中选修;如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高年级学生须在某一专门组或选修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国外高等学校往往规定学生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选修若干学分的课程。
在国内,一般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对于选修课只关心其给分高不高。非限制性选修课也称任意选修课,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为了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专长,学生修习的选修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占一定比例。
但也不应过多,以免影响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普通中学高中的教学计划中,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少量选修课。
杨小妹0215
GPA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学分绩点一般3.7分以上为优秀,3.5分左右为良好,2.5分左右为中等,1分为及格。
计算方法为:∑(课程学分×成绩绩点)/∑课程学分=各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各门课程学分数之和
∑,Sigma,希腊字母(念:西格玛) 表示数学中的“求和”。
扩展资料:
为了使GPA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务部还规定各门课程都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再次强调:各门课程最后确定的总成绩中,优秀率(85分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应有1%-10%。
各院系教务员在录入成绩之前,应对成绩分布进行检查,如偏离太远,应将成绩交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要求任课教师对成绩作出微调。另外,全校通选课、公共选修课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成绩更加应该符合学校给出的分布,这对于GPA评价的公正性尤其重要。
绩点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时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一般要求平均绩点达到2.8以上才能参与研究生的保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绩点
WTF=WheresTheFood
大学里的“通选课”与“必修课”区别
1、制度不同:大学里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就是必须要修学的课程,而选修课则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学习的课程,细分之下选修课又可分为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为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拿到毕业证书,只学习必修课程是不够的,所以高校又会开设一定门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修满学分。
2、门类区别:通识教育课则更为自由宽泛一些,涵盖了各个学科的不同门类。既有文学相关也有科学相关,甚至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趣味课程,如厦门大学开设了爬树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课程关系
如果说必修课是楼房的地基,那选修课就是楼房内丰富多彩的装饰。大学生通过必修课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更为了解自己专业所在的领域。
通过选修课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自己感兴趣的特长领域发光发热,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二者相结合才使得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向往。
jessicabeck
我不知道国内教务处怎么算,我只知道在美国是怎么算gpa的。科门的分数有相对的数字A+ (97-100) = 4.0A (93-96) = 4.0A- (90-92) = 3.7B+ (87-89) = 3.3B (83-86) = 3.0B- (80-82) = 2.7C+ (77-79) = 2.3C (73-76) = 2.0C- (70-72) = 1.7D+ (67-69) = 1.3D (65-66) = 1.0算它们的平均值就是你的gpa。我不知道这怎么能反映真正的GPA,因为学生也许是班里的尖子,但是由于考试难,GPA不高。这也是参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