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资金
Smilodon Hoplophoninae 伪剑齿虎亚科 Barbourofelinae 巴博剑齿虎亚科 Eusmilus 始剑齿虎 Nanosmilus 矮剑齿虎 Hoplophoneus 伪剑齿虎 Prosansanosmilus 原桑桑剑齿虎 Sansanosmilus 桑桑剑齿虎 Barbourofelis 巴博剑齿虎 Machairodontinae 剑齿虎亚科 Afrosmilus 非洲剑齿虎 Syrtosmilus 管剑齿虎 Vishnusmilus 毗瑟挐剑齿虎 Ginsburgsmilus 金氏剑齿虎 Epimachairodus 上短剑剑齿虎 Miomachairodus 中短剑剑齿虎 Hemimachairodus 半短剑剑齿虎 Machairodus 短剑剑齿虎 Xenosmilus 异剑齿虎 Homotherium 似剑齿虎 Megantereon 巨剑剑齿虎 Paramachairodus 副剑齿虎 Smilodon 美洲剑齿虎 Pontosmilus 浮渡剑齿虎
小懒虫菲菲
剑齿虎:Smilodon populator似剑齿虎:Homotherium恐猫灭绝之后,另一类更成功的剑齿动物继续威胁着人类。从500万年前开始,从不同种的短剑剑齿虎演化出了种类繁多的继承者,它们统称为似剑齿虎,归入一个属。它们很快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发展起来,甚至向西到达了英国、向东进入了北美。它们的扩张显然与各地的古人类发生了冲突:在中国的元谋、蓝田、周口店和欧洲的海德堡等著名直立人(旧称猿人)遗址中,都发现了似剑齿虎的化石,但数量很少。由于直立人洞穴中出土的动物化石通常是他们的猎物,故而化石少表明这一时期的直立人虽然已经掌握了工具和火的威力,但仍然很难制服强大的似剑齿虎,在它们面前人类更多扮演的还是猎物而非猎手的角色。 各种似剑齿虎的体型大小不一,如北美的斯剑虎(Homotherium serum)肩高通常不足1米;欧亚大陆的各个种类则通常个体较大,肩高可达1.1米以上,比非洲狮略大,但体重要轻一些,约在150~230千克之间。虽然它们也是前腿长、后腿短,甚至某些身体结构与熊类似,但它们不像大多数剑齿动物一样是粗壮形身材,而是骨骼较细较轻、四肢修长、足部扁平、脚爪不能缩回;相对较小的剑齿和宽阔的口鼻部也有利于一次吸进大量空气。实际上,这些特征更接近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善于快跑的猎豹,说明似剑齿虎很可能是像猎豹那样善于短途追击、瞬间爆发力强劲的类型。另外,对其颅部的分析表明它们的视觉更适合白天而不是夜晚,也和猎豹相同。据估计似剑虎的奔跑时速可以超过60千米,比狮虎的速度还要快一些,当然跟猎豹的110千米/时仍是没法比。它们的尾巴很短,只有13节尾椎,是普通猫科动物的一半。 目前已有较充分的证据表明似剑齿虎(尤其是在北美的)是群居动物,如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处洞穴发现了12具幼兽化石,显然一位似剑齿虎母亲不可能一次产下这么多孩子。而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中更是发现了13只似剑齿虎幼崽和20只成年个体的化石,其中有三只很可能是老死在这里的,而幼兽自然离不开成年兽的照顾;众多遗迹表明,这个洞很可能是一个家族长期生活的地方。那么,如此庞大的食肉兽群体吃什么呢?得克萨斯那个洞里的数百具猛犸骨骸告诉了我们答案。虽然其速度足以猎食奔跑迅速的中型食草动物,似剑齿虎在食谱上还是保持了本家族的作风,基本以大型动物为主。它们是“弯刀牙”的最典型代表,剑齿又短又扁,像牛排餐刀一样有锯齿状的边缘,足以割开大型动物的厚皮;而其上下颌的咬力也丝毫不比真正的老虎逊色,使得猎物难以挣扎、逃脱。它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猛犸和美洲乳齿象,其中2岁左右的猛犸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由于它们和似剑齿虎一同生活在较开阔的草原地带,而2岁正是它们不再受母亲和象群严密保护、贪玩而容易离群的开始阶段(现生的两种大象便是如此)。欧亚大陆的似剑齿虎除了各种古象以外,可能还捕食犀类。 不要以为幼猛犸就那么好对付,如果知道今天的狮子在幼非洲象面前是多么的笨拙无能,就会明白似剑齿虎的捕食能力有多强。它们典型的捕猎方式很可能是:白天群体出动,在象群附近较远处埋伏下来并耐心靠近、等待,当幼象不知不觉间脱离象群时,众虎便迅速群起而攻之,用锋利的“弯刀牙”刺破其皮肤与喉咙,很快将其杀死,这样的话成年象几乎来不及救援。接着就是把重达数百公斤的幼象拖回山洞,与洞中的老幼成员一起享用美餐——既然看起来并不算强壮的豹子可以把体重为自己三倍的羚羊拖上树,没有理由怀疑似剑齿虎的力量不足。作为短剑剑齿虎的直接后裔,似剑齿虎完全接过了祖先的衣钵,成为更新世时期最繁荣的剑齿动物,而且似乎更偏爱较冷的北方地区。在非洲和欧亚大陆它们分别在150万年前和40~20万年前便趋于衰亡(不过欧洲最晚的化石记录直到2.8万年前),很可能是与人类的竞争有关。因为这一时期的各种直立人、早期智人已经掌握了更发达的工具,开始凭借他们的勇敢智慧大规模捕杀包括犀、象、野牛在内的野生动物,而似剑齿虎和其他剑齿动物在他们面前也不再是不可战胜的了。在北美的斯剑虎则一直坚持到了更新世末。在北美,它们的数量一直较为稀少,但范围相当广泛,从阿拉斯加到佛罗里达的广大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它们在这里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