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8

袜子飞了
首页 > 英语培训 > 条件英文视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icdlljjgff

已采纳

你好IF函数语法格式: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通俗的说法,就是IF是条件判断函数:=IF(测试条件,结果1,结果2),即如果满足“测试条件”则显示“结果1”,如果不满足“测试条件”则显示“结果2”。实例说明:一、IF函数单条件使用方法比如,上图表格,数学成绩结果为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需要在D列标注出来。则在D列执行如下函数:在D2单元格输入:=IF(C2>=60,"合格","不合格"),再把此单元格公式往下填充,即可。注意:公式中的"合格","不合格"的双引号,要在英文输入法情况下输入的引号(")。如下图:二、IF函数嵌套多条件使用方法比如,上图表格,想要在D列显示如下结果:成绩≥90显示:优,80≤成绩<90显示:良,70≤成绩<80显示:中,60≤成绩70显示:合格,成绩<60,则显示:差。则在D列执行如下函数:在D2单元格输入:=IF(C2>=90,"优",IF(C2>=80,"良",IF(C2>=70,"中",IF(C2>=60,"合格","差")))),再把此单元格公式往下填充,即可。如下图:在写IF函数嵌套多条件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输入函数的内容时需要将输入法切换为英文格式;2.大于等于的表达式为>=;3.按分值由高至低进行函数的嵌套。4.在输入括号时同时输入左括号和右括号,这样括号数量和层级就不会出现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学习其他函数也是很有帮助的。5.if判定的数值区间要涵盖齐全,案例中对大于90,小于60的数值全部进行了包含。6. if 最多只能嵌套 64 个 if,尽管如此,在写公式过程中,尽量少嵌套 if;一方面便于阅读与修改,另一方面执行效率也高一些。7. IF函数就是要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排列。就像我们示例,我们就按照从高到底的顺序。千万不能>=90之后紧接着判断>=60,这样跳跃式的。三、 if函数用 And 与 OR 组合多个条件使用方法(一)用 And 组合多个条件,为“与”的关系比如,上图学生成绩表格,要找出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都及格的学生,就得使用IF函数和AND函数结合,利用AND()函数来说明同时满足多个条件。AND()函数语法是这样的,AND(条件1=标准1,条件2=标准2……),每个条件和标准都去判断是否相等,如果等于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只有所有的条件和判断均为真时返回TRUE,也就是所有条件都满足时AND()函数才会返回TRUE。所以上图想要三科成绩都及格的在F列显示合格,否则显示不合格,需要在F2输入公式:=IF(AND(C2>=60,D2>=60,E2>=60),"合格","不合格"),再把此单元格公式往下填充,即可。如下图:(二)用 Or 组合多个条件,为“或”的关系比如,上图学生成绩表格,要找出数学、语文、英语三科中有任意一科及格的学生,就得使用IF函数和OR函数结合,利用OR()函数来说明只要满足多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OR()函数语法是这样的:OR(条件1=标准1,条件2=标准2……),和AND一样,每个条件和标准判断返回TRUE或者FALSE,但是只要所有判断中有一个返回TRUE,OR()函数即返回TRUE。所以上图想要任意一科及格的在F列显示是,否则不显示,需要在F2输入公式:=IF(OR(C2>=60,D2>=60,E2>=60),"是",""),再把此单元格公式往下填充,即可。

条件英文视频

185 评论(13)

速度染发

if函数是一个判断函数,也就是说你已经有一个条件根据你这个条件去判断是否符合。如果符合的话,返回一个值,如果不符合的话,返回另一个值,这是对这个函数的定义。那么下面下面我将说一下如何使用,然后在一个单元格里面输入=if,然后括号,括号里面第一个就是判断语录,然后输入英文状态下的逗号,下面输入判断正确的返回值,然后再输入一个英文状态下的逗号,接着输入判断错误的时候返回值,这就是整个一函数的使用全部过程。

294 评论(13)

Khloekloklo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也就是说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一定有事物情况A,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从逻辑学上看,B能推导出A,A就是B的必要条件,等价于B是A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形式。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记作B→A,读作“B含于A”。数学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其中A为B的子集,即属于A的一定属于B,而属于B的不一定属于A,具体的说若存在元素属于B的不属于A,则A为B的真子集;若属于B的也属于A,则A与B相等。

拓展资料:

必要条件例子:

简单地说,不满足A,必然不满足B(即,满足A,未必满足B),则A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

1. A=“地面潮湿”;B=“下雨了”。

2. A=“认识26个字母”;B=“能看懂英文”。

3. A=“听过京剧”;B=“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例子中A都是B的必要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其一、A是B发生必需的;其二,A不必然导致B。在例子中,地面潮湿不一定就是下雨了;认识了26个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听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剧的美,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

充分条件例子:

1. A=“下雨”;B=“地面湿润”。

2. A=“烧柴”;B=“会产生CO2”。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下雨会导致地面湿润,但地面湿润不一定是由下雨导致的,可能是由于泼水导致的;烧柴一定会产生CO2,但产生CO2可能为燃烧甲醇等。这些说明A不是B发生必需的。所以A是B的充分条件,也是不必要条件,即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百度百科必要条件-百度百科

183 评论(8)

琳子Yulander

条件的英文是condition。

英 [kən'dɪʃn],美 [kən'dɪʃn]

n. 条件;情况

v. 训练;决定;以......为条件;护理(头发)

1、I had halfway decided to accept their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当时我已差不多决定要接受他们的条件了。

2、Most people have been conditioned to accept what they see on television.

大多数人已被训练得会接受电视里看到的东西。

3、The human pursuit of security conditioned men to love their homes.

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决定了人们对家的热爱。

短语:

1、abolish a condition 放弃条件

2、accept a condition 接受条件

3、affect a condition 影响条件

4、alter a condition 结婚,更改条件

298 评论(13)

悠悠思忞

必要条件:p推不出q,q能推出p充分条件:p能推出q,q推不出pX=0且Y=0 是 X+Y=0 的充分条件 (但不必要)X+Y=0是X=0 且 Y=0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X+Y=0是X=-Y的充分必要条件扩展资料必要非充分:Q=P但是P!=Q(!=:不能推出,就是中间画一条斜线).必要条件:Q=P.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必要非充分明确说明(或者说限制)了P与Q之间 相互 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对P能否推出Q,以及Q能否推出P都作出了说明.必要条件仅仅说明了Q能推出P,但是对于P能否推出Q没有作出说明与限制.必要非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都属于必要条件.不过默认来说必要条件更多是指前者(即必要非充分条件).最后建议一下,为了避免混淆,平常做题特别是考试推荐说明是属于哪一种必要条件.

23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