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壮壮zy
医师节顾名思义当然指的是医师的节日了,但是医师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医务人员。对于医师的定义是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者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经过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中国医师节”的时间是每年的8月19日,从2018年开始设立这一节日至今已经有三个年头了。2019年底,我国的医师数量已经达到386.7万人之多,他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工作,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医师节的由来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就明确了卫生和健康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确立了新时代卫生和健康方针。
大会提出要把人民的健康事业优先发展,全方位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在这一大背景下,设立了“中国医师节”,从而体现社会对卫生和健康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也为不断完善医疗事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设立医师节的意义
01、表达对全国医师的一种关爱。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于健康的需求更加看重,医务工作者也就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医生需要对民众的健康“负责”,但是同时医师本人的健康也需要得到重视,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他们的身心疲劳。所以很有必要设立医师节,用于表达对广大医师的一份关爱。
02、表达对全国医师的一份尊重。医师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了,他们不辞辛劳为群众解决疑难杂症,付出了很多,但是有时候却会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够被理解和尊重。设立医师节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医师们的不容易,提升医师的社会地位,同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03、形成良好的行业自律。作为医生肩负着大家健康的重要责任,他们的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如果不能够认真对待,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他人性命。作为医师必须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以服务患者、珍爱生命、尊重患者为宗旨。设立医师节也是为了提醒广大的义务工作者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自律,深入钻研医学知识。
结束语
医师节是为广大医疗工作者设立的一个节日,旨在表达对医务人员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完善我国的医疗事业。这个社会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人儿”才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该为广大医师的辛勤付出而点赞,致以崇高的敬意。
森海淼淼
1、中国医师节(8月19日)
中国医师节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节日。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医师节”的批复,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设立此节日是为了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2、医师节(6月26日)
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宣布:从今年起,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医师协会医师节,以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国际医生节(3月30日)
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Georgia麻醉医生Crawford Long 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他的妻子为了纪念这一成功,以3月30日作为庆祝日,延续使用下来。各国为了表示对医生的感恩,逐步得到了推广。但他的工作直到1848年才报道。
4、国医节(3月17日)
国医节是为了为了纪念反对取消旧医药及全盘否定中医中药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而设定的节日(每年的3月17日)。
扩展资料:
2018年8月19日是首届“中国医师节”。
和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另外三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一样,这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不仅不放假,医师们还可能加大工作量:义诊、演出、接受采访、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等等。
临床医师们日月辛劳的背后,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是医师队伍教育与培训的滞后。然而,公众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不仅要“看好病”,还要面露微笑、有问必答、嘘寒问暖地“好好看病”;不仅要看好“身体上的病”,还要看好“心病”和“社会病”。
公众对医师群体的高期待,既是健康服务业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也源于长期以来对医务人员形象的一种道德化塑造。自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起,中华文明7000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年历史,不乏医德高尚的精诚大医。古有中医领域的扁鹊、华佗,近有西医领域的林巧稚、吴阶平、吴孟超,甚至不少乡村“赤脚医生”。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对他(她)们表示敬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医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