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96

晨阳爱美食
首页 > 英语培训 > 遮光保存英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只泡芙er

已采纳

甘露醇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碳酸氢钠片;乙酰唑胺片。这四种药以上网友都回答得很详细,我就不重复了,需要补充如下:一、它们同VC服并不用会引起身体局部疼痛。二、但是VC最好不要与与它们同服,因为碳酸氢钠属碱性药物;而VC是酸性,二者同用会影响药性。 属配伍禁忌!!

遮光保存英文

208 评论(13)

yinyuyinyusuzezz

尼莫地平片,本品为钙拮抗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尼莫地平片 说明书 是怎样的呢?本文是我整理的尼莫地平片说明书资料,仅供参考。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片、薄膜衣片或糖衣片;除去包衣,显类白色至淡黄色。

适应症

本品为钙拮抗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规格

20mg

用法用量

按下述 方法 服用,或遵医嘱。

1. 缺血性脑血管病: 口服,每日 80 ~ 120mg ( 4 ~ 6 片),分 3 次服用,连服一个月。

2 . 偏头痛:口服,一次 40mg ( 2 片),一日 3 次, 12 周为一疗程,有效率达 88 %,约有一半病例可基本痊愈或显效,对血管性、紧张性和丛集性以及混合型头痛等均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

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口服,一次 40 ~ 60mg ( 2 ~ 3 片),一日 3 ~ 4 次, 3 ~ 4 周为一疗程,如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停药,以后可继续服用 。

4 . 突发性耳聋:口服,一日 40 ~ 60mg ( 2 ~ 3 片),分三次服用, 5 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 3 ~ 4 疗程。

5. 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有上述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开始一次 40mg ( 2 片),一日 3 次,一日最大剂量为 240mg ( 12 片)。

不良反应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隙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时约有 11.2% 的病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 1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

( 2 )肝炎。

( 3 )皮肤刺痛。

( 4 )胃肠道出血。

( 5 )血小板减少。

( 6 )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

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 AKP 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别人的血小板数的升高。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 1 )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须慎用。

( 2 )尼莫地平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者应当慎用。

( 3 )本品可引起血压的降低。在高血压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减少或暂时停用降血压药物,或减少本品的用药剂量。

( 4 )可产生假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减少用药剂量和保持观察。

( 5 )避免与 β - 阻断剂或其他钙拮抗剂合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1 )药物可由乳汁分泌,哺乳妇女不宜应用。

( 2 )动物实验提示本品具有致畸性。

儿童 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 1 )与其他作用于心血管的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应用时可增加其他钙离子拮抗剂的效用。

( 2 )当尼莫地平 90mg/ 日与西咪替丁 1000mg/ 日联合应用 1 周以上者,尼莫地平血药浓度可增加 50% ,这可能与肝内细胞色素 P 450 被西咪替丁抑制了尼莫地平代谢有关。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

尼莫地平是一种 Ca2+ 通道阻滞剂。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 Ca2+ 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尼莫地平通过有效地阻止 Ca2+ 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的作用远较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的作用强许多,并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当用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治疗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 12.5ng/ml 。由此推论,临床上可用于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血管痉挛,然而在人体应用该药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尚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促进智力恢复的作用。所以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

药代动力学

尚不明确。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装,每瓶 50 片。铝塑复合膜袋包装,每盒 10 片× 2 袋。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尼莫地平片

英文名称:Nimodipine Tablets

拼音名称:Nimodiping Pian

【成份】尼莫地平

【性状】淡黄色片,无臭、无味。对光不够稳定,对湿和热比较稳定。

【适应症】钙拮抗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脑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

【规格】(1)20mg(2)30mg

【用法用量】 1.缺血性脑血管病:口服。一日30~120mg,分3次服用,连服一个月。

2.偏头痛:口服。一次40mg,一日3次,12周为一疗程,有效率达88%,约有一半病例可基本全愈或显效,对血管性、紧张性和丛集性以及混合型头痛等均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

3.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口服。一次40~60mg,一日3~4次,3~4周为一疗程,如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停药,以后可继续服用。

4.突发性耳聋:口服。

一日40~60mg,分三次服用,

5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3~4疗程。

5.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有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开始一次4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为0.24g。

【不良反应】一过性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面红等症。偶见口唇麻木、皮疹。

【注意事项】

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服用本品时应尽可能避免与 其它 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断药合并使用,如必须合并使用时,应对患者进行特别仔细的观察。

【药理毒理】尼莫地平是1,4-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拮抗剂。其药理特性是有效地调节细胞内钙的水平,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脑血管的作用尤为突出,可与中枢神经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该特异性使本品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对离体或体内的脑动脉、正常或缺血的脑动脉均有扩张作用。在适宜剂量下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几乎不影响外周血管,但增加剂量对高血压也有较好的疗效。

【贮藏】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执行标准】尼莫地平

尼莫地平片和肖本地平片有什么区别

尼膜同 尼莫地平片¥31.60 普通片剂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缓释片是用缓控释技术制成的片剂。那么,尼莫地平片和尼莫地平缓释片功效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其实,尼莫地平片和尼莫地平缓释片的主要成分都是尼莫地平。因此,两者的功效是差别不大的,两种药品主要的区别只是在剂型方面。 缓释片用药后能较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已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

控释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照要求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且每次用药次数与相应普通制剂相比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间隔有所延长的制剂,用药后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的维持在有效浓度的制剂。

目的有两个,一是减轻药物对肠道及人体造成过大刺激,保护受药体;二是此药物需要持续供给,也就是维持受药体血液中的药物含量,从而达到特定药效的目的。 总的来说,尼莫地平片和尼莫地平缓释片都属于钙拮抗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脑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 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前来康爱多药店购买药品,康爱多药店致力于帮助老百姓提高用药水平、降低用药费用,为病患朋友提供厂家直供、低价,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

尼莫地平片降血压好吗 哪些人不能吃

尼膜同 尼莫地平片¥31.6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那么,尼莫地平片降血压好吗?哪些人不能吃? 尼莫地平片的主要成分是尼莫地平。尼莫地平是一种Ca2+通道阻滞剂。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a2+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

因此,尼莫地平片是能起到降血压作用的。 此外,尼莫地平片还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脑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尼莫地平片的禁忌症主要为: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不推荐尼莫地平与抗癫痫药物同时服用。

215 评论(15)

Christybeauty

两者的药理不同,遮光比避光要求更加严格。药典遮光的定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纸包裹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而避光应该是避开阳光直射即可吧。遮光要求更严格,而且一般遮光药品有光毒性,是遇光会分解的药品。

277 评论(13)

梦朦胧6620

stored with the seal and in the prevention of light

118 评论(10)

只爱小火锅

甘露醇注射液 【药理毒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药代动力学】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5)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7)头晕、视力模糊。(8)高渗引起口渴。(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酚磺乙胺注射液【药理毒理】 本品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 【药代动力学】 静注后1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 ,作用持续4~6小时,大部分以原形从肾排泄,小部分从胆汁、粪便排出。 【适应症】 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呕血、尿血等。 【用法用量】 1.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一次0.25~0.5g,一日0.5~1.5g。静脉滴注:一次0.25~0.75g,一日2~3次,稀释后滴注。 2.预防手术后出血 术前15~30分钟静滴或肌注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等,偶有静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注意事项】 本品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合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合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 可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右旋糖酐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及凝血时间,理论上与本品呈拮抗作用。碳酸氢钠片【药品类别】 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 【药理毒理】 有健胃、制酸作用。碳酸氢钠为可吸收性抗酸药,口服后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但抗酸作用较弱,维持时间较短。 【药代动力学】 碳酸氢钠口服易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经尿排泄,也可以二氧化碳形式经肺排出。 【适应症】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反酸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 3 片,一日 3 次,饭前服。 【禁忌症】 可能发生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 【注意事项】 1. 碳酸氢钠口服后,在胃内与胃酸反应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力增高、胃扩张,常引起嗳气,并刺激溃疡面,严重胃溃疡患者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同时胃内压力和 pH 的升高还能反射性引起胃泌素释放,继发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2. 吸收入血后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造成碱血症。 3. 因含钠盐,对严格限钠者应慎用。 4. 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高血压慎用。 【儿童用药】 由于小儿对症状的主诉常不准确,故除非在严密的监护下,一般不推荐给 6 岁以下儿童服用此药。 【药物相互作用】 1. 不宜与维生素 C 、胃蛋白酶合剂等药物合用,因可使各自疗效降低。 2. 与氨基糖甙类合用时,可因尿 pH 增高,药效增强。 3. 与抗毒蕈碱药合用时,后者的吸收减少,疗效减弱。 4. 与奎尼丁合用时,后者随尿排出受到抑制,可能小量即导致毒性反应。 5. 与利尿药合用时,有促使出现低氯化物碱中毒的危险性。 6. 与铁制剂同用时,应尽量隔开两药服药时间,否则会影响铁的吸收。 7. 与水杨酸制剂合用时,尿液碱化可导致水杨酸经肾的排出量增加,血清水杨酸浓度因而降低。 8. 与口服四环素同用时可因胃液 pH 升高,致四环素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时服用。 【药物过量】 吸收入血后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造成碱血症,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碱中毒和水肿。 60 岁以下者,钠每日最大量为 200mEq ,相当于碳酸氢钠 16.6g ; 60 岁以上者,每日最大量为 100mEq ,相当于碳酸氢钠 8.3g 。 乙酰唑胺片【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对各种类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短期控制是一种有效的降低眼压的辅助药物。 开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用药物不能控制眼压,并用本品治疗可使其中大部分病例的眼压得到控制,做为术前短期辅助药物。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应用本品降压后,原则上应根据房角及眼压描记情况选择适宜的抗青光眼手术。 本品也用于抗青光眼及某些内眼手术前降低眼压。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者,仍可应用本品控制眼压。 继发性青光眼也可用本品降低眼压。 【用法与用量】 口服,利尿每次0.25g~0.5g,每晨1次;治疗青光眼每次0.25g,每日2~4次;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按每公斤体重10mg,每日3次,疗程2~4周。真心祝你健康!!!

325 评论(9)

假小肥仔

中国药典现行的2010版第二部凡例中对遮光的定义是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这里注明是“不透光”,也就是透光率为零,就是完全遮蔽的意思。中国药典对避光没有定义。美国药典对遮光的定义是protected from light;对避光的定义是protected from excessive light。可见避光是对“过量”的光的防护,而不是所有的光。所以遮光的保存标准高于避光。

176 评论(11)

inesthreebears

遮光要求低,只要不是阳光直射就好,避光要求高,尽量放在阴暗的地方

244 评论(10)

桑塔卢西亚

这是药品说明书:(希望对你有用)甘露醇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甘露醇注射液英文名:MannitolInjection汉语拼音:GanluchunZhusheye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分子量:182.17【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5 275 20 110010 550 25 137515 825(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药代动力学】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6)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7)术前肠道准备。【用法与用量】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7)头晕、视力模糊。(8)高渗引起口渴。(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禁忌症】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药物相互作用】(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药物过量】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规格】250ml:50g【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250ML,玻璃输液瓶酚磺乙胺(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Etamsylate【药品名称】通用名:酚磺乙胺注射液曾用名:止血敏注射液英文名:EtamsylateInjection化学名:2,5—二羟基苯磺酸二乙胺盐化学结构式:分子量:263.31【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本品能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也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药代动力学】静注后1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持续4~6小时,大部分以原形从肾排泄,小部分从胆汁、粪便排出。【适应症】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用法和用量】1、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0.25-0.5g,一日0.5-1.5g。静脉滴注:一次0.25-0.75g,一日2-3次,稀释后滴注。2、预防手术后出血术前15-30分钟静滴或肌注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不良反应】本品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等,偶有静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注意事项】本品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合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合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儿童剂量每次10mg/kg。【老年患者用药】可用本品。【药物相互作用】右旋糖酐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及凝血时间,理论上与本品呈拮抗作用。【规格】(1)2ml∶0.25g⑵2ml:0.5g(3)5ml∶1g【贮藏】遮光,密闭保存。碳酸氢钠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碳酸氢钠片曾用名:小苏打片英文名:SODIUMBLCARBONATETABLETS汉语拼音:TansuanqingnaPian【成份】碳酸氢钠【性状】本品为白色片【作用类别】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理作用】本品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1克,每日3次。【注意事项】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3、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4、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可加速酸性药物的排泄(如阿斯匹林)。2、本品可降低胃蛋白酶,维生素E的疗效。3、本品可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疗效。4、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不良反应】中和胃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规格】0.3克乙酰唑胺(醋氮酰胺、醋唑磺胺、代冒克)Acetazolamide【作用与用途】本品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能抑制眼中内睫状体的碳酸酐酯酶,使HCO3-合成减少,使房水的生成减少。临床用于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125~0.2g,一日2~3次。

35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