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墨Lena
长江的英文翻译的外文名为:Changjiang River / Yangtze River,可见扬子江也算是长江的一个别称。实质上,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干流全长6397km,不同区段存在不同的名称。西方传教士把扬州镇江段的扬子江(Yangtze River)当做的整条长江的名字,因此才出现将长江也称呼为扬子江的说法。原则上来说,扬子江应该是长江的一段河流而已。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当曲河和楚玛尔河三支,其中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沱沱河全长358公里,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的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穿过雪山与谷地,出唐古拉山区后北流,切开祖尔肯乌拉山较低的山岗,至葫芦湖附近再往东流,于囊极巴陇附近接纳右岸支流当曲河后,之后便是通天河。通天河自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长2308公里,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2884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后,缩短航程80公里,为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在统称长江的各河段有很多名称: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境内,俗称川江,长1030公里;湖北省宜都至湖南省岳阳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於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在外语中就代表了全条河。
奔跑的窝妞妞
扬子江和长江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扬子江: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江阔水深浪大,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从镇江开始,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长江在入海之前,接纳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长江: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2、气候不同
扬子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变化大,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也经常发生洪、涝、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16~18℃,夏季最高气温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4℃左右。
3、所属不同
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流经江苏省、上海市。
长江:当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巴圹河口至四川宜宾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宜宾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2803公里。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子江
A-水灵儿^O^
因为长江的缩写是YM,存储的缩写是TC。长江存储叫“YMTC”的原因是长江的英文名缩写是(YM),而存储的缩写是(TC),两者合起来就叫“YMTC”。长江存储(缩写“YMTC”,简称“长存”)致力于提供3DNAND闪存设计、制造和存储器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产品广泛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等领域。
cloverEcho
长江,在大量的外国文献记载中被称为“Yangtze river”,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扬子江。因此不少人认为扬子江就是长江的别称,而且是由外国人进行命名的,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扬子”这一称谓早在唐代以前便已经出现,因为“扬子”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扬子津。扬子津在今天的江苏扬州长江南侧十五里的地方,古代从此处渡津可以抵达京口。所以自古以来扬子津便是长江边上的津要之所在,过去从扬州到镇江间的长江,便被人们称为扬子江。扬子津在唐代前后,处于长江北边沿岸,后来因为江床南移,所以实际上距离后来的长江已经有了15里之遥,后又与京杭大运河相通,并修有一座杨子桥。宋高宗建炎初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朝廷因无法抵挡,不得不南撤到江南的临安,金兀术便曾一直领兵追到了扬子桥。根据扬州地方志的记载:唐朝时以扬子津改置为扬子县,南唐时又改扬子为赛真郡,元朝时称为真州,明朝又改为仪征县,清朝时属江苏扬子府,清末宣统即位,因为末代皇帝名为溥仪,为了避讳,又将仪征县改为了唐代所称的扬子县。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中,当地人便已经将从扬州到镇江这段的长江叫作了扬子江。根据南宋理宗年间成书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里记载“扬子江在真州扬子县南,与镇江分界。”清道光《仪征县志》卷七,“名迹”引刘文淇《扬州水道记》记载: “大江北岸六合、仪征等处,南岸京口等,皆名扬子江。”只是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不知底蕴,不明就里,竟然将整条长江都唤作了扬子江。而“始作俑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595年从江西赣州经鄱阳湖进入长江后,想当然地对“扬子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长江)因为河身宽大,它被当地人叫作扬子(利玛窦因为近音的关系实际上理解为的是洋子),意思为海洋之子”,并对长江进行了定义“流经南京的大江在中国称为扬子江。”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受利玛窦相关记载的影响,长江在西方人眼中被称为了扬子江。后来国人也跟着以讹传讹将扬子江当作了整条长江的另一别称。不过对于这样错误的称呼,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曾经进行过厘清。在1930年出版的《最新中外地名词典》中有一段这样的解释:“扬子,江名,即长江,旧称大江。我国昔以镇江下游称扬子江。然近今外国人皆以扬子江为此水之总称,又以扬子江为长江之总称。”虽然西方人以扬子江之名称呼长江,是一个有着历史性的误解,甚至还曾经获得了许多中国人的认可。尽管并没有强行改正的必要,但我们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知其所以然。资料来源:百家号/爱历史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