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时刻jj
一说到厦门,相信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的是:鼓浪屿、仙脚迹、郑成功、普陀寺
其实它原来的名字是圆仔,因为岛上有一个特殊的圆石。
后来,岩石多次被海浪拍打,石头的中央被冲出了一个洞,当海浪冲击岩石时,就像一个鼓,所以它的名字更名为鼓浪屿。
厦门灌口和长泰县境界山峰连绵不断,其中有一座不朽的山峰“仙人旗”,此山上有一块石头,石头上有个一尺长的大脚印,杏林区的白鹤掺有一块形似青蛙的石头上也有这样的一个脚印,然而高浦春海之间的宝珠屿偏偏也有一个类似的足迹,所以说这难道不奇怪吗?
原来这是以前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来到凡间厦门游玩,在“仙人旗”留下了第一步,第二步越过白鹤山,自然而然就踏到了宝珠屿,这就是所谓仙脚迹的由来。
可以吃的国姓兵:被尊称为”国姓爷”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几乎家喻户晓吧,然而他的兵自然被称为“国姓兵”。那么大家知道国姓兵可以吃吗?
讲起康泰淹,古时候海滩周围一片盛产海贝”公大”,所以地名便叫”公大湾”,但后来才慢慢谐音雅化为康泰淹,于是有个人出了一个上联”公大湾大公抓公大”求对下联,不久便有人对出”火烧街烧火喊火烧”,其实这“火烧”街也是厦门地名得来。(“大公”是指舵工,”烧火”是指厨子)
这事件传到当时的国姓爷耳朵里,就到”公大湾”看此谓公大能不能作为食物,然而搜查后发现一种有红色斑点的贝壳比公大吃起来更为鲜美,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士兵吃了力量十足,从那天起人们便将它与”国姓兵”联系起来,因此也称之”国姓兵”,可惜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了。
厦门有好多耐人寻味的都市传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我就叫小猪
我知道一个郑成功与台风!这个在厦门很有名
“厦门这边很多本地人,尤其是老人家,对此有个说法:厦门多亏了鼓浪屿上那尊郑成功雕像,有郑成功守护,他一手按剑,一手往上挥,把台风都赶到其他地方去了。自从雕像被立起来后,台风就极少正面袭击厦门,每次预报台风正面登陆,结果都只会擦边而过。”
“1985年8月27日, 民族英雄郑成功大型雕像在鼓浪屿复鼎岩落成。该塑像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泉州白花岗岩精雕砌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郑成功雕像镇住台风、台风见了厦门绕道走的说法不胫而走…… 厦门坊间没人反感“镇台风”之说 几十年来,郑成功镇台风之说在厦门越传越开。绝大多数厦门人对此津津乐道,而且愿意相信。在我们随机访问的100个厦门人中,没有一个人反感这种说法。
即使是1999年10月9日的第十四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人们仍有解释的理由:“那个时候碰巧郑成功到台湾巡查去了……”市民叶先生和朱先生更进一步解释说,即使是郑成功赴台湾巡查,但余威犹在,当时我们住在百家村一带,我们亲眼看到174医院新建大楼的塔吊被风吹得像脱了链条的钟摆一样,一会儿旋到左边,一会儿转到右边,台风一直在厦门周边徘徊,就是进不来!” 更有市民拿出了详细的历史资料,言之凿凿:“事实上,那次台风中心在厦门上空停留时间达五六个小时!后来,发现郑成功真的不在,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