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可以了bb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初英语衔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优尼makeup

已采纳

多看看英文课外书籍,要么就培优了

小初英语衔接

136 评论(9)

猜我猜不猜

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词汇量的加大、语法的运用、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领先,逐步向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要求。否则就会造成强烈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的焦虑。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要全面思考,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第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由于小学英语处于开设初期,师资力量匮乏,许多学校都存在非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小学英语教学岗位。主要表现在未受过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自身语音语调不标准、基本语法知识不正确,导致学生出现错误性知识。所以难免受到中学英语教师的抱怨。近几年来,通过在甘肃省全省范围内做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欣喜地看到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教师起点高了,他们的工作重心就直接落脚在教学方法和经验探讨上。鉴于目前兰州市区许多孩子在入学前接触过英语,家长和社会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小学英语教师绝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从自身的语音、语调、英语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多年来部分人把小学英语作为副课对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接轨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种种看法。家长对子女的关注仅限于是否会读单词、句子,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明确提出小学生毕业,英语要完成二级目标。许多小学英语教师虽然学过多次新课标,但领悟到的真谛却是凤毛麟角,他们认为小学英语只要听听说说培养兴趣即可,没有中、高考那样的压力,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多少算多少,没学会的进入初中以后,中学教师会重新教。 笫三,要领悟课标真谛。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应多鼓励,少责备,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备课就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要内容反复操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作业布置以及词汇、课文默写,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培养他们学会自觉预习、复习,独立作业,形成良好的听、读、说、写习惯。由于小学英语课堂要求低、节奏慢,有时间精雕细凿。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学习英语和“玩”差不多,学生自然兴趣盎然。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年级的升高,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不管教材中是否出现语音教学,教师都应教给学生通过语音、字母组合、词缀等记忆单词的方法。特别是培养六年级学生学会随堂记笔记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第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句教育名言。“只有营造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才能诞生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况。师生的情感交流不应脱离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课堂上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份责任、耐心和鼓励;课余尽可能抽时间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困难,以便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耐心有佳,采用分层辅导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所以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良师,又要努力变成学生的挚友,才能吸引学生进入小学英语。 第五,要搭建中小学沟通的桥梁。一直以来,中学英语教师责怪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又埋怨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熟悉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了解中学英语的教学情况。特别是初一教材,对初一全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总体的把握。小学英语教师还需要经常到中学去听课,了解中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与中学教师进行交流时,小学英语教师要及时反馈小学的教学情况,让中学英语教师了解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共同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的方法,使中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英语教和学中的一个难点。它不仅是知识的衔接,还包括浓厚的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和态度、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宽阔的文化视野等全方位的衔接。解决这一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小学英语教育急待完善的教学观念。因此,建议各位小学英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和反思,力争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有效地探讨并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从小学向初中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总之,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关键在教师,同时还必须引起社会、领导、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齐心协力,共同解决。

290 评论(8)

john123kong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了2~3 年的英语,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如果中学英语教师按部就班,一切从零开始,势必会造成很多无谓的重复,极大地破坏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如果对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水平估计过高, 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难免会产生知识体系、方法习惯等方面脱节的问题。因而,如何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通过一些实践、探索,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值得高度重视。一、了解教材体系,把握学习特点是做好衔接的前提条件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 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有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因此,首先,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熟悉彼此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使新旧知识自然融会贯通。一般来说,小学英语和初一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教学的要求和层次有所不同, 小学英语多以游戏教学为主, 小孩在玩耍中学会少量单词和一些生活会话及部分句型。老师一般只要求学生背熟会话、课文,不特别强调笔头练习,即便有也不过是些拼写、抄写练习,而实际练习都是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完成的。大部分孩子对小学英语教学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对所学内容基本上能接受。小学阶段的教学不教语法,凡涉及语法内容多以强记为主。另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喜欢用一些奖励的办法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有较好的口头表达习惯,愿说、敢说,也能说、会说。而中学英语教学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中小学英语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小学阶段是启蒙,是基础;初中阶段有基础,也有发展,哪一阶段搞不好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二、实施心理工程,强化学习兴趣是做好衔接的关键所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都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而,初一英语教学首先必须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英语学习特点, 才能扣住学生的脉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进成功,成功促进兴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不同,在学习兴趣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新奇、好动、好问,他们学习英语大都表现在直接兴趣方面,即觉得有趣、学有所获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进入初一后,他们依然天真烂漫,保留着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好奇心、好表现、好胜心强等特征仍非常明显。因此,要搞好衔接,首先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利用实物、图片,采取听、说、读、写、唱歌、游戏等各种方式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其次,要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例如实用英语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强化,保持得更加长久。三、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初一目标是做好衔接的有效途径小学英语教学灵活、多样,相对而言初一英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要搞好衔接,初一英语教师既要尽量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学以致用,又要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初一年级的教学目标,逐渐从模仿、机械训练过渡到交流运用,适当加大听说训练,减少语法讲解,把竞争和游戏引入课堂,多用鼓励语,以微笑激发学生的热情。

27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