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5

女王Z大人
首页 > 英语培训 > 行高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崔崔shining

已采纳

6mm=17磅,这个可以在行高中进行设置,选中行---单击右键---行高,会出现下面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轻松实现行高设置,另外点击“磅”旁边的三角箭头也可实现行高单位设置,里面就有毫米。

行高英文

230 评论(14)

华尔街学徒工

Destruction pursues the great.(英文翻译首先我必须说明一下,以下都是我结合所学翻译理论和自己对该句话的理解所作出的一个翻译解说: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类似于树大招风,叶大招虫的意思。那通常这种类似谚语的句子通常采用两种翻译方式:一种是直译,按照中文的意思直接翻译出来,适度斟酌下用词的选择和搭配,下面是我直译出的:Wind damages the flourishing trees in the forest.这里有两个词的使用需要理解和斟酌,一个是“摧”,一个是“秀”,在选词的时候要准并且忠实于原文。按照中文的意思“秀”是指一个人品行出众,那在森林里树木“秀”是指什么呢?繁茂葱郁可谓木之秀,通常长得繁茂葱郁的树木也必将容易被风吹到,因为他的伟岸其实已经挺小的树木充当了保护伞。再说“摧”,通常都是知道,就算是风吹倒树木,连根拔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更何况要拔起一棵“秀”的树木几乎是不可能的。那Damage这个词表示的正好是给某物造成一些小的伤害,但并不是致命伤害。另外一种是意译:即抛开原句子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出它的寓意。所以可以翻译成:Outstanding people always be jealous or a person in a high position is liable to be attacked.具体词语的选用和搭配可以根据原文意思选择恰到的词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一个人.你虽然很优秀.但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另外,在用人才方面;首先,正视人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傲才往往会成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一个人.你虽然很优秀.但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另外,在用人才方面;首先,正视人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有的领导者可能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而对傲才横加制裁,或打入“冷宫”,结果人言虽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流失了。因此,领导者应正确对待人们对傲才的议论,一方面,对傲才要常提醒、勤敲打,促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对那些毫无根据的飞短流长,则要明察秋毫,以正视听;另一方面,要多给傲才提供与群众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沟通中多一些理解 大家攻击的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有的领导者可能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而对傲才横加制裁,或打入“冷宫”,结果人言虽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流失了。因此,领导者应正确对待人们对傲才的议论,一方面,对傲才要常提醒、勤敲打,促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对那些毫无根据的飞短流长,则要明察秋毫,以正视听;另一方面,要多给傲才提供与群众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沟通中多一些理解

147 评论(10)

匪号叶小二

行高是以磅为单位的(1cm=28.6磅),列宽是以0.1英寸为单位的(一个单位=2.54mm)所以行高1mm=2.7682个单位,列宽1mm=0.4374个单位。举个例子:需要把表格的行宽设置为70毫米,资料上说,1厘米是37.73像素,那么7厘米就是37.73*7=264.1像素,然后选中要设置的这个行,把鼠标放在行的下的边框线,用鼠标拖动,当显示行高198(像素264)时松开鼠标,它就正好是7厘米。如果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右键--行高,输入198,确定后就可以了。(实际上可能有误差,但不会超过1毫米)。

96 评论(8)

双子座K先生

1.行高

参考3C原理,不明白可以百度搜,英文的行高是字号的1.2倍,但是中英文字体原因,中文字体一般是1.5-2倍之间,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特点,老人,儿童,年轻人,以及使用环境。

英文的行高一般为字体1.2倍,比如你字号是20号,那么行高24,当然也有很多国外设计师采用黄金比例的行高,比如1.414倍,1.618倍,1.717倍数等等。中文常用的行高,一般为字体大小的1.5倍比较合适,当然也可以一些简单的做法,就是字号+4原则,比如你字号是20,你的行高24,字号28,行高32也是可行的,每个团队可以根据需求去定义。

2.字重

字重,顾名思义就是字体粗细,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通过字体粗细来拉开信息层次,当下主流趋势iOS11中也是通过字重来拉开信息层级的,所以在定义字体规范时候也需要重复考虑进去什么时候用什么字体。

3.网格设计策略

(1). 定最小单位

先定义最小单位,单位越小页面越紧凑,目前常用比较多的有,4,5,8,假设我们最小单位是4为倍数,那我们所有的间距都按照8的倍数递增,得到间距规则,8,16,20,40,60。

(2). 按增量设计

界面中所有的间距地方,全部运用8,16,20,40,60这几个原则来做设计,保证页面统一性。页面中的元素高度,比如banner高度也是按照间距增量去设计高度,那么整个页面就更加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做系统设计时候经常用到的,通过增量来做设计,希望大家都可以掌握这种间距原则!

4.图形

图形是界面中的灵魂,图形也是很好传递视觉语言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保证图形一致性,打造界面中视觉记忆点,这个点很大,展开来讲很多,包括品牌符号、icon插画元素一系列等等。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关于UI设计规范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哦!

8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