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4

nancyding0696
首页 > 英语培训 > 绞合外径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姩姩洧悇

已采纳

导体直径+绝缘+外被的厚度成缆外径:K*D 2芯 K=23芯 K=2.164芯 K=2.425芯 K=2.76芯 K=3.07芯 K=3.0按GB/T12706附录A给出的方法计算,当然和电缆实际直径会有一点出入,但不大。这个问题比较多,要看你是否紧压。紧压也要看公司设计的工艺系数,如果若紧压可以按所用单丝外径乘于M值. 中心一根就是1*外径,中心二根2*外径,中心3根 外径*2.154 中心4根 外径*2.414

绞合外径英文

149 评论(13)

初见521125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成缆系数即芯线绞合系数。 理论上成缆系数与绞合节距是没有关系的,绞合节距是一个给定的数值,成缆线径=成缆系数*单芯外径,实际上有一定关系,如果绞合节距很大,那么线芯之间的憨筏封禾莩鼓凤态脯卡间距就大,就不能紧紧靠在一起,实际的成缆系数要比理论的成缆系数大,于是造成成缆外径就比规定值大一些。书本上的成缆系数是理论的计算那是线芯紧紧绞合的情况,实际中我们的实际测得的外径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误差。 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绞合外径/绞合节距)的二次方. D----绞合外径. H----绞合节距. 在绞线过程中,对于多芯并芯线分层的情况,虽然为束绞,各层芯线绞入系数并不相同.为了保守起见,增大安全系数,并且减化计算,所以在上述绞入系数的计算中D采用芯线绞合的绞合外径(理论上,各层的绞合系数应为节圆直径代入上式计算)。

320 评论(8)

鳗鳗小公主

导体绞合外径的计算公式如下:同心绞绞合外径 D = (1+2n ) × d n为导体自内到外的层数; 束绞绞合外径 D = √N× 1.155 × d D为绞合外径; N为导体股数;d为单根导体绞合直径

120 评论(12)

就爱装修

铜线绞距计算公式为:K=1+0.5(3.142/m)(3.142/m) 其中m为节距,K为绞入系数。绞距定义,单线沿着绞线的方向上每相隔固定距离出现一次,此相隔的固定距离即为绞线的节距(简称绞距)。绞距的另外一个定义是:指被绞合线体沿绞合轴向每旋转360度后其前行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英文为pitch。一、芯线绞距:取芯线10个绞合的间距的平均值作为芯线平均绞距,测量时去除大约十个绞合长度的绝缘外皮,取任何一支芯线为对象进行测量。注意在去皮时不要损伤芯线,造成芯线断线。二、外皮绞距:同样取导线的10个绞距长度进行平均,作为平均导线绞距,取样时要注意由于导线绞合时的内应力一扭力很大,去除外被时可能造成原绞合结构的松散。为此,取样时先预留一段护套线不去除外被,再沿线缆方向用利刀片拉掉部分外被,最好是以能看到待测导线,而导线与外被结合得仍很紧密为宜。将样品平放拉直,量取某一导线十个绞合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绞距,因为成缆时由于应力的关系,成形外被后原绞合距离会增加。

322 评论(12)

天天要开心哦

这个问题比较多,要看你是否紧压。紧压也要看公司设计的工艺系数,如果若紧压可以按所用单丝外径乘于M值. 中心一根就是1*外径,中心二根2*外径,中心3根 外径*2.154 中心4根 外径*2.414

34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