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唐古特
1、过年 Guo-nian; have the Spring Festival
2、除夕 New Year's Eve;
3、初一 the beginning of New Year
4、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5、饺子 dumpling
6、辞旧岁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7、扫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Blessings
8、守岁 staying-up
9、饺子 dumpling
10、放鞭炮: squibbing firecrackers
11、贴春联: paste the New Year couplets
12、吃年夜饭: take/have New Year's Eve Dinner
13、看春节晚会:watch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TV
14、发红包: hand out red envelopes
15、买年货: 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 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16、敬酒: propose a toast
17、守岁: staying-up
18、拜年: give New Year's greetings; New Year's visit
19、吃汤圆: eat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20、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21、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
22、舞狮 lion dance
23、舞龙 dragon dance
24、剪纸 paper-cuts
25、年画 New Year paintings
扩展资料: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岁首、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
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节
我是一只喵
关于春节的英文单词:
1、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2、农历 lunar calendar
3、正月 lunar January;
4、除夕 New Year's Eve;
5、初一 the beginning of New Year
6、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7、烟花 fireworks
8、爆竹 firecrackers
9、红包 red packets
10、舞狮 lion dance
11、舞龙 dragon dance
12、过年 have the Spring Festival
13、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14、饺子 dumpling
扩展资料:
传统民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购置年节年货、贴春联、洗头沐浴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
呼伦小贝尔
杂耍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通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杂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杂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杂耍演出所操控的物件称为道具,其中马戏技艺使用扯铃、恶魔棍、雪茄盒操控、吞火和接触技等等。这类的杂耍表演也会使用如晃板、叠板凳、平衡杆、高跷、独轮车等平衡类道具,以增加表演难度。西方的杂耍表演中比较纯粹是道具操控,而东方杂耍杂技表演偶尔也会被纳入杂技的范围中,这些项目包括转笔、立骰和非魔术的纸牌特技等等。最为人所知的杂耍型式为丢掷技,即在空中连环丢掷许多物体的杂耍。在丢掷技中,最普遍的道具为特制的球、沙包、环、棒、帽子或弹球。有些表演者也会使用危险的物件如电锯、飞刀和火炬。英文中,物件操控杂耍“juggling”一词是由中古英文的“jogelen”而来,即以戏法娱乐观众;而那又源自法文的“jongleur”、古法文的“jogler”一直到拉丁文的“ioculr(戏弄)”和“iocus(玩笑)”。杂技 zájì杂技柔术[Acrobatics],杂指多样;技指技艺,即“各种技艺”的意思。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它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专门艺术,包括跳、身体技巧和平衡动作,较晚时又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古代娱乐形式之一种1.古代娱乐形式之一种,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戏”。《汉书·武帝纪》“三年春,作角抵戏” 颜师古 注引 汉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魏志·乐志》:“六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隋书·音乐志中》:“且西凉、 龟兹 杂伎等,曲数既多,故得隶於众调,调各别曲。” 宋苏轼《集英殿春宴教坊词·小儿致语》:“广场千步,方山立於众工;大乐九成,固海涵於杂技。”参阅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