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52146984里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
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天凄微凉
承德避暑山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国际通用的英文官方名称: The Mountain Resort in Chengde 或者Mountain Resort Chengde 以及The Mountain Resort 或者Mountain Resort 世界文化遗产登录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或者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真水岂无香
Chengde Summer Resort
重点词汇:
1、Summer
英 [ˈsʌmə(r)] 美 [ˈsʌmɚ]
n.夏,夏天;全盛时期,黄金时代,壮年时期;[建]大梁,檀条,楣,柱顶石;岁数
adj.夏季的
v.度过夏季,避暑;使度过夏季,夏季放牧(家畜)
2、Resort
英 [rɪˈzɔ:t] 美 [rɪˈzɔ:rt]
vi.求助于或诉诸某事物,采取某手段或方法应急或作为对策
n.求助,凭借,诉诸;热闹场所,娱乐场,度假胜地;常去;采用的办法,求助[凭借]的对象
例句: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of Chengde is located in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扩展资料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