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7

蔡蔡菜哈哈
首页 > 英语培训 > 初中英语试题评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钕神

已采纳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生活用电中考试题分析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物理中考试题与前些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具有鲜明的物理学科特色。 对于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从试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易错之处进行研究。通过对近三年试题的研究,我认为一些被大家称为“热点”的试题可以分为四类:常规题、创新题、实验题。下面对这三类题做一个简要分析。 一、 常规题 这类试题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的全卷中占有比例大约为70%。按照解题过程可以将这类试题分为二类:一类是试题只涉及一个物理过程,一个计算公式。如:海淀2002中考试题28题、小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电热驱蚊器”,它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04欧的电阻。将这个电热驱蚊器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电源两端电压为220伏时,100秒内产生的热量为 焦。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学生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基本的计算能力等。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另一类是试题涉及两个以上物理过程,或多个状态,多个公式。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复杂问题。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过程:审题、解题、验证。审题要做到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清晰,变量、不变量清晰,状态量与过程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并能利用情景图将其中的关系反映出来。如:2001年中考副题:如图所示是电饭锅加热和保温时的电路示意图。设加热时的功率为1100瓦,保温时功率为5瓦。 (1)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时,开关S是断开还是闭合? (2) R2的阻值为多大? (3) 用此电饭锅把2.5千克水 从20℃加热到90℃需要最短时间是多少? 二、创新题 这类试题在中考试题中从考查作用看处在较高能力考查地位。突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理推导能力等较高能力的考查。 主要有几种形式: 1、在新情景下解决问题。如2002年海淀区中考试题33.在相距2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0.01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20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毫安,则可确定出短路位置离甲地 千米。 本题是考查欧姆定律的试题,但在新情景下出现,就增添了难度。 31.一个额定功率为1瓦的玩具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在2秒内将150克的钩码匀速提高1米,则此装置的效率是_____。(g取10牛/千克) 某校食堂有一台小型锅炉,锅炉铭牌如下表,烧锅炉师傅还提供了如下数据: �①锅炉中水在正常水位时,水量约有150千克. �②按规定使放入的水从进口水温烧到规定出口水温时约需烧烟煤5千克.(c水=4.2×103 J/(kg·℃),q煤=2.7×107 J/kg,)试根据以上数据估算这台锅炉的效率. 立式汽水两用微型锅炉 工作压力(Pa)9×104 额定出口/进口水温(℃)118/20 ××厂制造,出厂日期×年×月 学生学习的机械效率,在新情景下要求学生解决电动机的效率,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迁移能力。 2、开放试题。让学生通过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后,展开思维、放开思想去发散、去发现、去创新是开放型试题的本质特征.这种题型,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类试题按问题要素的发散倾向来分,又可分为条件开放、推理(方法)开放、结论开放等若干类型。 如:简单机械设计型,此类试题往往有多个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具体可从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的工作原理等方面入手。(武汉市中考题) 要求用F牛(F<G)的力提升一重为G牛的物体,请设计出一种机械装置,画出装置简图并简述设计原理。 方法的开放如:有一个电压可以任意选取的电源,有若干根电阻值相同的电阻丝,现把一根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通电1分钟,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Q。要产生3Q的热量,答出三种最简单的方法? 电路设计开放如: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不知电压)、两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R(20Ω,2A)和若干导线来测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仅有“0.2A”字样,额定电压已看不清楚,他经过思考后,设计并连接了电路.在进行实验时,他发现变阻器电阻全部接入电路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最后,该同学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请你画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请你说明这个同学测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和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P的数学表达式. 现给你一电池组、开关二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从上述器材中选择适当器材,你可以完成哪些初中物理学过的电学实验?请至少写出五个实验的名称。 3、联系实际。近年我区中考试题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力图反映出学生从物理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物理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这些充分联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STS实例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通过STS实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如:海淀2002中考题:37、有一种电冰箱,只有在压缩机工作时才消耗电能。将一台这样的电冰箱单独接在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上,测得电冰箱压缩机连续工作10分钟电能表的表盘转过了75转。 求:(1)这台电冰箱压缩机的功率多大? (2)如果测得该电冰箱某一天耗电为1.2千瓦时,设压缩机每次连续工作时间都是15分钟,并且每次工作后的间歇时间也都相等,那么它的间歇时间的可能值是多少分钟?(设电冰箱压缩机工作时功率保持不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如:某小水电站的输出功率为500千瓦,并保持不变,用5×103伏电压将电能输送到较远的用户,则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的电能表的读数与用户的总电能表的读数每天(24小时)相差4800千瓦时。求:输电线路的电阻;若对输电设备进行改造,输电电压改为2×104伏,则线路上每天可减小经济损失多少元?(政府规定的电价为0.60元/度) 现有一把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米尺,1只量程为5牛的弹簧秤,2根细线。你能利用它们来测量一块大约1000克的铁块质量吗?画出示意图,并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最后的计算式。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一滑轮组,想用最小的动力拉动一只水平地面上的工件匀速向左前进,现在请你用笔画出小明的绕线方法。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不过分在概念上“深挖洞”,而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及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 对于一些物理量单位的考查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考查突出了联系实际, 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考查,而代之以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考查,使学生对物理量单位能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即要有一个数量级的认识。如:山东中考试题: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为4安,此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机 B、日光灯 C、电冰箱 D、电风扇 此题要求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对常用用电器的功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知道功率公式,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对物理量有一个 城市燃气供应行业常用毫米水柱作为燃气的压强单位.JMB-3型煤气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当煤气的压强大于___________帕,小于___________帕时,这种煤气表可以正常工作. JMB-3型煤气表 额定流量2.5米3/时 使用压力50~300毫米水柱 回转数41.7转/分 使用介质 城市煤气 4、信息题:近几年中考创新试题中出现的信息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走出单学科知识考查的格局上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试题通过信息题的形式呈现,在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进化学、生物、地理、生态、环保、数学、能源等知识内容。另一类是给学生一定的信息,通过题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如: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热点,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核污染更是全人类高度警惕的问题。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和泄漏事件之后,2000年8月12日,质量为1.4×107kg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引起挪威生态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海水密度取1.0×103kg/m3,钢铁的密度为7.8×103kg/m3,g取10N/kg)回答下列问题: (1)核裂变和核聚变使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核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那种途径获得的? (2)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核潜艇的具体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450m/s,在潜艇正上方还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146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取整数值) (3)经研究,“库尔斯克”号的打捞方案之一,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若每只浮力袋充气后的体积为10m3,试估算用这种浮力袋多少只? (4)按海难救援国际惯例,8月19日挪威潜水员曾抵达“库尔斯克”号打开紧急逃生舱盖。若舱盖面积为0.5m2,则海水对舱盖的压力越多大? (4) 救援人员在“库尔斯克”号发现了记录潜艇各种信息的“黑匣子”,其某一部件外壳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 、U2 、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 、I、2 I3,它内部的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分别写出U1 、U2 、U3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和I1 、I2 、I3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 (5) 下表所示为国产XOB30-13型全自动洗衣机说明书中所列的主要技术数据,试问:①这台洗衣机在额定电压下洗衣、脱水时,通过洗衣机的电流是多少安?②如洗衣、脱水的累计时间为30分钟,洗衣机耗电多少度?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洗衣、脱水容量 3千克 额定频率 50 Hz 整机质量 33千克 额定洗衣、脱水功率� 360 W 外形尺寸�542×550×320毫米 有一种型号的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缸数 行程(毫米) 缸径(厘米) 转速(转/分) 平均压强(帕) 1 400 30 360 5×105 求这种柴油机的功率. 这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内容比较浅显,但涉及情景较新,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能寄希望于通过练习来培养,而应在教学中注意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敢于挑战陌生问题。 三、实验题 中考物理实验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实验能力的检测,这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走出“讲实验”、“背实验”的误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有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实验设计、能真实再现学生实验全过程的实验报告撰写以及实验报告的分析说明等,中考物理实验命题,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应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02年乌鲁木齐试题:家庭电路有一支标有铭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搞清这只灯泡此时的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02年昆明市实验题:如图所示是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装置图。 (1)(本题各空均填“相同”或“不同”)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应___________;通过烧瓶中两个电阻丝的电流应____________ 两烧瓶中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______。 2001年的实验题20.如图15所示,(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S与“1”接触时,灯泡E1发光,当S与“2”接触时,灯泡E2发光。 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两极间电压保持不变, 但电压数值未知),一个电阻箱(用R0表示),一个待测电阻(用Rx表示),一个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 算出待测电阻Rx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量计算Rx的表达式:

初中英语试题评题

215 评论(11)

wumeiyan01

初中,针对英语试卷进行分析,是英语老师们教大家学习英语的一个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卷面分析范文,供大家参阅!

一、试题结构及难易度分析.

二、试题特点。

(1)题型相对稳定,略有变化

本套试题较历年题型略有调整。去掉了重点词汇的考查与交际用语的考查,增加了单项选择,试卷难度有所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点的考查;写作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逐步形成。根据变化,对全卷的整体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体分布及各部分所占比例如表(一):

(2)注重基础,体现活用,强化易混知识点的考查,试卷难度较大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使语法富有积极、现实的意义,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体现了对英语意义的领悟。

试卷中基础题体现很到位,只要平时认真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绝大部分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难题上手容易,深入难;难题难在看似简单,却灵活度高、综合性强;难在情景设置新颖、干扰设置巧妙,有利于区分各类考生。要提高这部分考题的得分率,就要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关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策略,进一步重视语篇教学,注重在不同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

(3)信息量大,交际性强,注重多项能力的考查

试题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题型设计到具体的语境设置,突出了对学生根据一定语境进行交际及各种能力的考查。如,听力题主要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通过听排除干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通过分析和推理综合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的“口语运用”更是着重考查学生在一定场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套英语试题关注了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题型采用了图片、句子、对话、短文等形式,通过创设地道的语境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听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综合分析及运用的能力。“书面表达”有机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写的能力,实现了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考查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交际活动中去。

(4)整套试题关注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试题形式上更为坚定地定位在语篇上,在考查方式上强调了运用,即通过语篇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共选用了六

个完整的阅读文本以及听力理解的对话和语篇。语篇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题材、体裁呈多元化趋势,语篇包括小故事、图表信息、科普读物等鲜活的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在测试的重点上认真贯彻新课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初步运用英语”的基本精神,注重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试题,侧重对语篇的信息获取,关注对事件的推理、判断、概括和综合分析以及从整体上领悟文章大意、作者意图的能力测试,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相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总之,本套英语试题体现基础,注重交际,注重能力,突出语篇,强调运用,内容新、容量大、质量高,尤其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多种教学思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命题老师的精心、智慧、底蕴和为之付出的心血。

一、对命题的评价

试卷整体难易度适中,适合考查即将中考的全体学生。试题知识点多,题量适中,阅读量大;试题考查重细节,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语言基础知识考查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对语言情境的设置合理,注重从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转化;试题突出了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的转变,强调学以致用;试题重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下面就本试卷各大题学生的做题情况做一分析。

1、单项选择题

此题重基础,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第5小题,学生知道此单词的意思,但忘记了构成的短语。第9小题考查点是定语从句,也是历年来考试中易出错的语法点,学生失分说明学生对于这种语法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不会运用,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强化。

2、完形填空题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选课文是一篇记叙文,考查的词汇主要包括名词、特殊疑问词、介词、动词及形容词。完形填空题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意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此题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情况较理想。

3、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共4个短文,该部分主要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其中A、B、C短文内容较简单,多数题目的答案是比较明显的,可在做题中仍会有好多细节性的错误,如对题目的理解不透彻、不善于揣测和归纳作者的观点等情况。D短文的类型学生是比较怕的一种任务型阅读,学生不会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4、词语运用

该题也是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学生要读懂句子,选对单词,注意变化形式,

需要他们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注意总结。

5、补全对话 :

此题的灵活性比较大,学生得分普遍不高。学生主要是不会联系上下文,这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6、书面表达: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英语表达的能力,这也是学生成绩差距最大的一个题。本次题目给出了提示内容,学生有话可写,可基础差的学生表达的内容仍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造成得分不高。

启示:加强英语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卷面整洁度和书写规范化的训练,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率。

二、成绩对比

三、应试技巧

1、选择题应紧扣所学的知识点,先读懂题,然后认真审题做题。

2、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题要学会分析文章和题目,认真反复读懂文章,学会在文中找答案对于完形填空题语感也是很重要的。

3、词语运用题应对所给的词性做一简单的分析,选对词并注意句子结构而变化形式。

4、补全对话要注意上下文贯通,逻辑清晰,时态正确,语法运用得当,无单词书写错误。

5、书面表达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一个框架结构,在书写时要注意规范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保证卷面的整洁度。

四、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写作训练中学生的字迹和卷面的整洁度还应强调。

根据教学实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

1、加强听力训练。

2、强化单词记忆。

3、抓好语法分类复习。

4、加强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质量,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5、训练学生的语感及通过时态、语态、固定用法等培养学生词语填空的能力。

6、重视对作文的评讲和范文的分析,教会学生审题,组织正确的语句。

一 试卷基本情况:

这套试卷是一套综合型试卷,考核了学生考前所应达到的英语运用综合能力,考核的听力难度系数比较大,词汇方面考核了学生生容易掌握的词汇。总的来说,试卷涉及的知识面广,挖掘的考点比较深。卷面结构为:听力30分,阅读理解40分,书面表达15分,完型15分,词汇和句子20分。

二、试卷分析

1、从听力来看,若想把听力成为学生的“优势”得分题型,还需加强教与学。学生“短暂记忆”能力还不过硬,所以在听力最后语篇理解和理解填空失分较为严重。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掌握听力过程中的关键词,培养短暂储存记忆能力,多听多练。

2、从阅读理解来看,基础好的同学做得还可以,证实了学生每天坚持做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中等生和后进生还有一段距离,平时还需在阅读方面加强训练。

3、从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看,难度比较大,学生得分率不到30%,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知道灵活运用,学得还不够扎实。词汇还比较缺乏。在平日教学中,让学生强化适当的综合练习后,及时体悟,死学活用。每天累计记忆知识点和单词要有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下去。

4、从翻译和作文来看,学生对短语、词汇、句式的掌握还未到综合能力。在平日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翻译“三不曲”方法,是比死记硬背强得多,翻译和作文不是机械背出来的,而是靠理解和运用的,所以平日要加强训练。

三、 具体改进措施:

(1)听力教学应注重学生事实信息方面的听力训练,采用“精读、泛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要求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或陈述所听到内容的中心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配有不同的听力教材。并要求学生落实好每单元的听力训练,鼓励他们平日里要反复听。

(2)词汇是最基础的教学环节。在情境中学习单词、利用联想来记忆同类单词,通过阅读等多形式的练习巩固单词,除统编和牛津教材以及新世纪,甚至四、六级部分词汇上的词汇外,还应积累更多的词汇。平均每天30—35个词汇的积累。

(3).阅读理解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进行限时限量的阅读训练,最好坚持每天3—4篇阅读,结合兴趣充分利用英语读物。另外学生坚持每天反复朗读课文、补充泛文等英语文章一篇,坚持培养语篇意识。

(4).作文教学中可首先从“模仿”开始教学,向学生给出好的范文让学生学会模仿,或者是给出好的短语、句子;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在班上念出自己的作文,让其他的学生学习模仿。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相互改写自己写的作文。这些都是能很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

学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读大量文章,培养语感。同时给出相应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5)翻译题型的训练要求每天5道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句子分析思维,积累必要的表达,指导学生不要机械记忆翻译题。

306 评论(8)

那份噯隻許伱甡

我就是初三英语老师,我曾经用过的试卷分析给你共享,希望对你有用,能给个采纳答案就更好啦。一、试卷的总体影响模拟考试命题以泰州市2005年中考试卷以及泰州市中考命题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了基础知识的覆盖面,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加大了听、读、写的要求,侧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当前及今后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进,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试卷根据“稳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突出语篇,强化话题,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较好地贯彻了“测试语言不出偏题怪题,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设计原则,符合中考命题要求“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试卷总体感觉难度比较适中,无论从知识内容到设计试题的理念上都较好地体现《新大纲》的要求,突出语言的实际运用,语境化和试题功能的综合化,难题没有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而是以能力考查作为区分度。试题"稳中求新、求活",活而不偏不怪,对初中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体现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中考改革的新思想,英语教育的新理念,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们反映也比较平静,中等水平的学生考110分左右应该没什么问题。语言知识运用部分主要考察了如冠词、代词、连词、情态动词、动词及其搭配、宾语从句和一些惯用法的语法项目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知识覆盖面较广,基础性较强, 突出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语境化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语言运用的交际性。二、试卷的评析(一)试卷结构比较合理英语试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卷一是选择题,为90分,卷二是非选择题,为50分,整卷为14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的题量较往年有所增加,试卷的分布较为合理,试卷有较大调整和发展(如听力、任务型阅读、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在分值、题型、难度、标准等方面更趋于合理。(二)难度比较适中1、试卷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语篇领悟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开放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核情况见下表:三、试卷的特点:1、突出语言基础知识在语境中的运用,注重语言运用的交际性原则,不出怪题偏题。语言知识是语言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本卷坚持不出怪题偏题,绝大多数试题都有教明显的语境设置。本卷注重语言运用的交际性。它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信息传递是指交际的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彼此间不需要回应(如阅读文章等)。信息交流是指交际的双方在存在信息差的前提下交换信息,彼此回应对方以获取信息。2、把考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作为测试的重点和基本点。本卷测试语篇能力的题目比重较大。如听力题、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等。听力题主要涉及语篇层次上的信息,表现在:听长对话回答问题,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真实情景基础上展开,均选择与中学生年龄相吻合的话题,注重了对考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如考生解题时,不仅要听词、句的字面意义,而且要迅速捕捉有关语篇的信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内容新活、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贴近生活实际、信息量大但难度不大,主要从基本知识入手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应用能力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体现出时代新思想。完形填空突出考查学生对上下文语境、内容、意义的理解,在上述理解的前提下,涉及了形容词、名词、动词、连词等8大词类及其相关知识的正确运用,是兼知识及能力为立意的题型,对考生要求较高。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归纳、词义推断等

28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