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2

辉帅LED照明
首页 > 英语培训 > 温室效应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德鲁鱼

已采纳

the Green House

温室效应英文

238 评论(15)

翔雨lollipop

温室效应是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此外,还会使局部地区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天气变化,导致气候异常,造成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

温室效应的解决办法

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温室效应、人民网-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温度上升 它的影响原来那么大

82 评论(11)

huangxinru7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它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统,人类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种种活动引起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状态。

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臭氧,这些气体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从地面射出的长波辐射则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地表辐射的热量留在了大气层内,起到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

原因: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会导致 :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166 评论(11)

盛开的七月

温室效应,又称为“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地球以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的形式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进入太阳能的大约26%被大气和云层反射到太空,19%被大气和云层吸收。剩下的大部分能量都被地球表面吸收。

由于地球表面比太阳更冷,它会以更长的波长辐射比被吸收的波长。大部分这种热辐射被大气吸收并使其变暖。大气还会通过表面的感热和潜热通量获得热量。大气向上和向下辐射能量; 向下辐射的部分被地球表面吸收。这导致比没有气氛时更高的平衡温度。

影响:

通过人类活动加强温室效应被称为增强(或人为)温室效应。这种增加辐射强迫从人类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的评估报告,至少在过去的80万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是史无前例的。

它们的影响以及其他人为驱动因素的影响已经在整个气候系统中发现,而且极有可能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的主要原因。

主要对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

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329 评论(15)

xulisha0221

“温室效应”的英文:greenhouse effect

一、greenhouse effect 读法 英 [ˈɡri:nhaus iˈfekt]   美 [ˈɡrinˌhaʊs ɪˈfɛkt]

作名词的意思是:温室效应

短语:

1、Named The Greenhouse Effect 故名温室效应

2、greenhouse effect endanger 危害

二、 effect 读法 英 [ɪ'fekt]  美 [ɪ'fɛkt]

1、作名词的意思是:影响;效果;作用

2、作及物动词的意思:产生;达到目的

短语:

1、adverse effect 不利影响;副作用

2、protective effect 保护效应;防护作用

3、direct effect 直接效应

4、take effect 生效;起作用

例句:

The specific impact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is unknowable.

温室效应的具体影响无法知道。

effect的词义辨析:

affect,effect,influence均可表示“影响”。

1、affect动词(及物),主要指一时的影响,着重影响的动作,可指一般意义的影响(不分好坏),也可指不良影响。

2、effect名词(可数或不可数),affect=have an effect on。effect有时虽用作动词(及物),但不表示“影响”,而表示“实现”或“产生”等。

3、influence表示“影响”,主要指对行为、性格、观点等产生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可用作动词(及物)或名词(通常不可数,但有时可连用不定冠词)。

205 评论(11)

会员2764311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减少碳排放有利于改善温室效应状况。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220 评论(11)

hsxshirley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影响: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大气辐射向所有方向发射,包括向下方的地球表面的放射。

温室气体则将热量捕获于地面对流层系统之内,这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大气辐射与其气体排放的温度水平强烈耦合。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温室效应的特点: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

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之所以称这一效应为温室效应,亦与此原理有关。

32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