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起飞扬
“你凶我”是“你对我发狠(吼我,骂我)”的意思。凶,汉语常用字 ,读作xiōng,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不吉利,引申有凶恶、恶人、夭亡、饥荒、厉害等意义,还指/杀/人或伤人的行为 。字源演变"凶",一个打满了阶级压迫烙印的字。古代奴隶主和封建领主统治阶级常常把战俘、罪犯、奴隶等被压迫者当作"人牲"来祭祀天地神灵,绝灭人性地在这些受害者的头顶浇上油,点着火,活活把人烧死。"凶"的甲骨文(图A)和金文(图C)刻画的便是这种残酷悲惨的情状:一个人(图A1)跪在地上,一堆烈焰大火(图A2)正在这个"人牲"的头上熊熊燃烧。图(B)也是甲骨文,但已把三(表示多数)个火焰当中的一个简省为图(B1)形了。图(C)是金文,人头顶上的火焰实化了。而图(D)的金文"凶"又把图(B1)的左右两个火焰的内线拉长交又为图(D1)状;于是在这基础上演变出图(E)的秦篆"凶"、图(F)的汉隶"凶"和图(G)的楷书"凶"。"凶"字发展到秦篆阶段,还出现了另一个形体,"人牲"头上的火焰已脱离了人头,独立演变成图(H)的小篆的"凶",又相继发展为图(I)的隶书和图(J)的楷书的"凶"字。如今,已不用繁体的"凶",只用"凶"作为"凶(繁体)"的简体字了。详细释义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xiōng 形容词 不吉利。 inauspicious;ominous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凶兆、凶星 凶恶可怕。 ferocious;fierce 诸葛亮《出师表》:除奸凶。 凶焰;凶人 闹饥荒的,歉收的。 crop failure 《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 凶穰;凶乱 与死人有关,丧葬。 funeral 《周礼•乡师》:乡共吉凶礼乐之器。 凶耗;凶具 厉害。 terrible;serious 恐惧;骚动。 fearful;terrible 《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犯。 名词 sha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act of violence;murder 《水浒传》: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 凶徒;凶渠 灾祸。 disaster 《诗•王风》: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凶祸;凶事 动词 早死;夭亡。 die young 《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 凶夭;凶折 通"讻"。争讼,吵闹。 argue;make noise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吁顽凶,不用。" 死。 die 凶衰;凶终古籍解释"凶"字发展到秦篆时期出现两个形体,即"凶"和"凶(繁体)"。现代汉语简化汉字时将"凶(繁体)"简化为"凶",所以以下二级目录分列出《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凶"与"凶(繁体)"的解释。折叠说文解字【卷七】【凶部】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属皆从凶。许容切。凶(繁体)扰恐也。从人在凶下。《春秋传》曰:"曹人凶惧。"许拱切。康熙字典古文:㧑。《唐韵》、《正韵》:许容切,《集韵》、《韵会》:虚容切,并音胷。《说文》:象地穿交陷其中。徐曰:恶不可居。象地之堑也,恶可陷人也。《尔雅•释诂》:咎也。疏:谓咎恶也。又《玉篇》:短折也。又与汹通。《集韵》:忧惧。《晋语》:敌入而凶。注:凶犹凶凶,恐惧。亦作凶。《说文》:扰恐也。又叶虚王切,贶平声。东方朔《七谏》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唐韵》、《集韵》、《正韵》:许容切,《韵会》:虚容切,并音胷。《说文》:扰恐也。从人在凶下。《左传•僖二十八年》:曹人凶惧。《玉篇》:惧声也。又《增韵》:凶,通作凶。《唐诗》:除凶报千古。又《集韵》:或作汹汹。又《唐韵》、《正韵》:许拱切,《集韵》、《韵会》:诩拱切,并胷上声。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