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7

Simena1943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广场录用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日风清凉

已采纳

凡是高薪招商务司机(ABC)全部是骗钱的!现阶段司机工资1800~2600左右是真的你要是想当司机,在哪都有招聘的,你要是在哪当司机价钱都一样,那你去那的价钱也高不了多少,心静下来,想想钱不是一夜发出来的,钱都是用汗水换出来了,你要变的踏实点,那让你才有赚钱的本事,金子哪里都发光。用人单位招聘时,如果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均为骗子公司。个人在求职过程,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不良记录等。如果您发现了不良信息,建议您举报。

英语广场录用

344 评论(15)

小宝151205

求职前的准备包括哪些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作为一项长线战争,既有对职场的了解,也要做好自己的准备。在面试之前,必需对市场、用人单位、题目以及求职方法等相关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并在求职前让自己变得更好。

了解市场就业信息

如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找一个最符合自己实力、最接近择业目标的单位,首先必须获取市场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指有关求职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一般内容包括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就业指导计划、社会各部门需求情况以及未来各产业、职业的发展趋势等宏观情况。再具体些还包括某些行业、部门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某一职业的发展情况,地区的差异性,单位的具体情况,如规模、前途、人际关系、待遇,还有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状况等。

例如,外企以高薪酬、高福利、工作环境一流、发展机会较多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是求职者的首选。

但外企好是好,只不过有一个很高的条件,就是英语要好。很少有外企不要求英语六级的,这是基本条件。撇开这一要求,那一叠叠令人眼花缭乱的全英文表格也向你暗示英语在公司的重要程度。曾声称“英语只是工具,不会因为英语而拒绝真正有才华的学生”的宝洁公司,其招聘表格照样是全英文设计。面试时还要考英语水平,招聘人员会用英语问学生很多问题,既考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考学生对英语的反应能力。有个考生面试时和招聘人员讲了两个小时的英语,出来的感觉好像不会说汉语了。这是外企的用人标准之一,这就是市场就业信息。

了解市场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新闻媒介。例如报刊的就业信息就非常广泛,如《广州日报》、《南方人才市场报》、《羊城晚报》和《南方日报》都分别开辟了“求职广场”、“招聘指南”、“今日择业”、和“人才大市场”等求职专栏,此外《中国人事报》、《毕业生就业指导》、《广东毕业生就业指引》等报刊的求职信息也种类繁多,保罗万象。

2、各式各样的供需见面会,招聘洽谈会。

3、学校。不少学校都成了了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其中传媒应算是最重要的渠道,因为它不仅是最新最快的政策和就业市场信息的新闻报道,而且其招聘广告更是个巨大的信息员,从中可拓宽求职者的就业思路,令求职者有的放矢。

由上可见,收集就业信息范围必须越大越好,越具体越好,越早越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善于捕捉和分析求职信息,主动权就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求职成功的把握就大很多。否则事到临头,难以把握,只好凭自己的想象和猜测,“跟着感觉走”,使求职陷入困境;或是被动地服从他人之命,依据社会上流行的看法来盲目选择。

知道用人单位的情况

在决定去应聘前,求职者应对该单位有个初步的印象,掌握详尽的单位情况资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对招聘单位一无所知,面试必遭失败。

早两年广州有个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男性本科毕业生,满怀信心去应聘美国在广州投资兴办的“雅芳”公司的销售员职位,他原以为“雅芳”仅仅是这家公司美丽的名称而已,根本不知道“雅芳”是女性化妆品的注册商标。因此,在面试中,当主考官问及他为何应聘该公司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喜欢雅芳。”结果弄得严肃的面试官忍俊不禁。此君就因这一句话而败北。试想,一个对其产品一无所知的人,怎么可能会被录取为推销员呢?

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1、近期报刊上有关该单位的内容,单位所属行业的基本知识

2、单位近期主要产品或经营项目

3、单位的人员构成

4、单位的用人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5、单位的历史及发展背景

6、单位的性质、位置、福利待遇等情况

从目前白领人才应聘的情况来看,他们求职既看重待遇,也讲求稳定,但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才华能否得到发挥,单位用人是否得当。在他们看来,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得当,兴旺发达;用人失误,全盘皆输。三国孔明英雄盖世,智慧过人,只因错用马谡,失守街亭,导致遗恨终身。因此,企业只有对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勇于进取,忠于职守的实干者委以重任,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牢牢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反之,若以个人喜恶为用人准则,一味重用那些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无真本事的人,则势必在企业产生“会干不如会说,会说不入会拍”的消极氛围,严重挫伤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破坏企业的凝聚力,最终造成人才的流失,管理混乱,甚至导致经营失败的被动局面,使企业限于困境。这样的企业,连去参加应聘都没必要。

由此可见,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好的人才,而人才也要了解企业。了解的途径可以是新闻报告、杂志文章和各种资料书籍,也可以使亲朋好友,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到单位去实地侦察,亲自了解情况。

掌握了单位的具体材料,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这样不会在面试时不得不说:“我对贵单位还没有什么了解”,而能以自身的优势来说明为何应聘这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表明这个单位非常适合你的兴趣。这样,既显示你的优势,也给人以干练、机敏、稳健的形象。

同时,广泛搜集资料,了解单位,可以帮助求职者认明主要方向,更精确、更客观地审视单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避免走弯路。这需要你冷静的思考和明确的判断。

例如,你去人才市场,如果有的单位向求职者收取3元、5元不等的报名费,说明这些单位的资金不足,实力不雄厚,靠报名费来增加收入。连起码的招聘条件都不具备,估计离亏损也不远了。

如果你从别的求职者口中了解到,有的主考官态度冷漠,且用居高临下的口吻与求职者对话,就像审判似的,这是主考官的失职,也是应聘单位的不足和损失,是扼杀人才的举动,是用材之大忌,表明此单位不尊重人才。

另外,求职者可以打个电话到主聘单位,从员工接听电话的态度来判断该单位的管理水平及实力。一些单位在刊登招聘广告里不留电话,留了也没人接听,偶尔有人接听,要么是一问三不知,要么是极其不耐烦,可见该单位人员素质低下,管理不严密。一个员工的文化修养、工作能力及经验,都可以从接听电话中反映出来,而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就是靠每个员工一言一行塑造出来的。

研究面试时的题目

面试时,面试官将会向求职者提一大堆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求职者对面试官可能提到的问题应事先有所准备,以便做到胸有成竹,对答如流。下面是美国恩迪科特博士经过大量调查后总结的美国招聘者招聘大学毕业生经常问到的49个问题,其中不少问题值得中国求职者思考。

1、你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是什么?你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树立起这些目标?你准备怎样实现它们?

2、除了与职业相关的目标外,你有什么其他方面的目标吗?你是否需要有在下一个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为之奋斗的目标?

3、你预料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内你将做些什么事情?

4、在你的一生中,你想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5、你的长期的职业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6、你计划怎样实现你的职业目标?

7、在职业方面,你希望得到的最重要的奖励是什么?

8、你希望五年后的收入达到多少?

9、你为什么要选择你准备从事的职业?

10、工作类型和收入中的哪一个对你来说比较重要?

11、你认为你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

12、你能形容一下你自己吗?

13、你认为最了解你的朋友和教师会如何描述你?

14、什么事情或东西将激发出你最大的热情?

15、为了你以后的职业生涯,在大学期间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6、我们为什么要雇佣你?

17、你认为你哪方面的资历有助于你以后取得职业方面的成功?

18、你是怎么判断或评估成功的?

19、你认为怎样才能在像我们这样一家公司取得职业上的成功?

20、你认为你将以何种方式为我们公司做贡献呢?

21、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资历?

22、请形容一下监督者和向其汇报工作的人员之间的关系

23、最令你感到满足的成就是什么?请举出两三个例子并说明为什么

24、请讲一讲最有益的大学经历

25、如果你想雇佣毕业生,你认为该毕业生用具备什么样的资历?

26、你为什么选择了你所毕业的大学?

27、什么原因使你选择了你从事的专业领域?

28、在大学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29、你不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为什么不喜欢?

30、如果可能的话,你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业?为什么?

31、你希望学校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32、你是否计划继续你的学业或得到一个更高级的学位?

33、你认为好的分数意味着较好的学术水平吗?为什么?

34、从课外活动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35、你最适应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36、在压力下你是如何工作的?

37、你最感兴趣的临时工作或假期工作时什么?为什么?

38、为什么你决定申请我们公司的这个职位?

39、关于我们公司,你都知道些什么情况?

40、对你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三件事情是什么?

41、你对公司的规模有什么要求吗?为什么?

42、你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你为之效力的公司?

43、你对工作地区有什么偏爱吗?为什么?

44、你愿意迁居吗?迁居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45、你愿意出差吗?

46、你愿意再花至少6个月的时间接受培训吗?

47、对我们公司所在的社区你有何评价?

48、你曾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如何解决的?

49、你从你的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清楚求职的主要方式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加、人才市场的开拓,求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求职者应多了解求职方法,适当运用,以求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目的。多一种方法,就多一份选择,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一)借助职业中介机构

这是求职者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我国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就业市场由劳动、人事两家分头管理,人才中介和职业介绍机构“双轨”运行。劳动部门主管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所,服务内容为劳动法涉及范围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就业和再就业。人事部门主管人才服务机构,通常称为人才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的就业和流动。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一定要了解其情况,以免上当,才职两空。据了解,经过审批的正规职业中介结构一般都有劳动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职业介绍资格证”,工商局发的营业执照,物价局发的收费许可证,税务局发的税务登记证。一定要“五证”齐全,如果没有“五证”或“五证”不全,就是非法,复印件无效。

(二)参加招聘洽谈会

例如,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2008春季北京人才大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就有600多家企业设摊,近10万多毕业生入场应聘,可谓人山人海,热闹拥挤。但要注意的是,目前各类“招聘洽谈会”比较多,若去“洽谈会”找工作,要去那些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开办的人才市场或“招聘洽谈会”应聘求职。这类部门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而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服务的,其运作规范、服务周到、信誉高、功能多,手续齐全,一旦出现问题,可得到合理结局。特别注意不要到其他会场外找工作。一些非法招聘者,往往利用洽谈会的机会,在洽谈会场外从事非法招聘活动,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小心。另外,如果招聘单位在洽谈会上以各种名目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均属非法,求职者应坚决予以抵制拒绝,并到洽谈会办公室举报。

(三)到各地教委主管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部门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

大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得到血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得到有关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的指导。

(四)刊登求职广告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刊登求职广告是一种很好的求职方法。为取得良好的广告效益,求职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并非所有的人刊登广告都是有用的。求职者条件很好,特长突出,刊登广告的作用才大。刊登广告,也就是广而告之,有你这样一个人在求职,用人单位求之不得,很快就能被录用。

2、选择好媒体。求职广告要选择在当地报纸、广播、电视上发布。最好在职业介绍机构办的专门报纸上发布。因为用人单位和个人也注意这些媒体。

3、要写好广告词。注意突出自己的特长,写明自己的条件和求职要求。语言简明扼要、精彩。

(五)亲自上门,毛遂自荐

看好某单位后亲自上门,毛遂自荐,自我展示工作实力,让用人为想自己发请柬的做法,也不愧为一种受欢迎的、可尝试的求职方法。

(六)打求职电话

一个人抱一部电话一本电话薄,电话询问你感兴趣的单位是否需要你。

打求职电话要讲究礼仪,注意!

(七)上网求职

在21世纪的今天,上网求职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这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求职方法。

上网求职信息量大,且快捷方便,对求职者和招聘单位都十分有益。

(八)根据对口专业报纸、杂志上的招聘广告发放求职资料

一个富有求职经验的王同学说,要在一个不熟识的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确实如大海捞针,容易令人不知所措。他的经验是:每到一个地区,就一定要买份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看招聘广告,了解当地用人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应聘。他2007年刚毕业从湖南赶到广东参加供需见面会,由于在见面会上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于是花1元钱买了份《广州日报》,看招聘广告,从从容容地选择多家企业应聘,结果,成功到某物流公司上班。

(九)积极应聘

求职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求职者都必需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市场,了解自己,了解用人单位,了解面试的一般题型,了解求职方法等等,如果抱定“酒香不怕巷子深”,难免“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是在思想上做准备

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还要在思想上准备好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帮助,100分的知识学会六成也能及格过关;而在社会上,一项工作交给你独立完成,没有及格与不及格的标准,只能拼命干好。

二是在知识上做准备

大学学业,一刻也不可放松。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过时了,工作用不上,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工作后边干边学就行。这种思想害人不浅,没有知识的沉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习惯,就算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也是在修筑空中楼阁。多少次在招聘会上,看见那些苛刻的人事主管们,把求职者词藻华丽的自荐信搁置一边,直奔主题寻找英语等级证书、奖学金证明,你再抱怨用人单位过于看重分数又有何意义?知识储备还要抓紧时间,一个上大二的学生告诉我,毕业后想去应聘程序员,大三下学期准备开始学习几种编程语言,问我这个目标可行吗?确实,她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计划,但为什么学习不从现在开始,非要等一年呢?

三是在能力上做准备

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上大学这几年,抓紧时间学知识之外,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早适应未来的工作。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择业路上,愚者等待施舍,智者则提早准备。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无法逃避,只能主动出击。

324 评论(11)

linximeng520

会让你说你的简历,工作经验,你对新公司的看法,你的期望薪金,什么时候报到,之前为什么离职的等等

235 评论(10)

愛戀寶寶

杂志社一般对作者的要求是严禁一稿多投。除非你收到这个杂志社不采用你稿件的通知,才能另外投一家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好多作者都是到处投。

344 评论(13)

aibeibei130611

凡是高薪招商务司机(ABC)全部是骗钱的!现阶段司机工资1800~2600左右是真的!2012年信息你要是想当司机,在哪都有招聘的,你要是在哪当司机价钱都一样,那你去那的价钱也高不了多少,心静下来,想想钱不是一夜发出来的,钱都是用汗水换出来了,你要变的踏实点,那让你才有赚钱的本事,金子哪里都发光,懂没?钱就在身边,就看你努不努力了!加油!用人单位招聘时,如果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均为骗子公司。个人在求职过程,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不良记录等。如果您发现了不良信息,建议您举报。招聘陷阱(1):实质为招聘传销 传销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有些民营私企变个法儿玩。在职业介绍市场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条招聘信息:企业欲招20名电话接线员,年龄不限,无性别要求,学历初中以上,月薪800元。求职者面试后大呼上当:其单位要求应聘者购买一定数量的货物,然后通过电话销售给其他客户。用该单位的话来说是,通过电话和对方接上关系,把产品销售出去,即电话接线员。 招聘陷阱(2):实质为聚财办公司 有些企业在职业介绍市场上与其说是招聘员工,不如说是寻找合作伙伴。有家非正规就业组织招聘洗车工,求职人员去面试后,却被告知,洗车设备尚未购置,要想求职,先得上交6000元/人或8000元/人。 招聘陷阱(3):实质为"广告作用" 由于在公益性职业介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企业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所以,有些企业利用这个网络平台作免费广告。企业为了长期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以产生广告效应,把岗位有计划地、分批分步进行流动,夸大招用数量,说是招10人,其实可能只招1人,而且延长招聘时间。 招聘陷阱(4):实质为施压在职人员 一些劳动强度大、时常加班加点而薪资较低的企业,他们招聘员工非常怪异:数量大,一般招几十人,而且招聘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上班时间在工厂大门口或者是中午的食堂里。他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向上班族施压:不要以为这儿上班时间长、工资低,外面有的是人想进来。 招聘陷阱(5):实质为企业免遭破产 如果说有家企业连员工工资也付不起,被员工告上法庭后已败诉,但其依然在职业介绍市场上招聘员工,你能相信吗?这不是笑话,是事实。原来,企业不断上网招聘员工,是把拖欠员工工资分散化,一般拖欠每个员工2至3个月的工资,在试用期内辞退,企业承认欠员工的工资,并向员工保证一旦企业正常运转,就偿还所欠工资,这是为了分散矛盾,使企业暂时免遭破产。 招聘陷阱(6):"巧"办务工证 在职业介绍市场网上有些单位为办理外地劳动力务工证而发布招聘信息,其实这类招聘信息大多不实,别说是上海人不招,有时外地人也不要。因为这些单位人已招好,甚至已经上班,到职业介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是为了获取招聘本市劳动力不足的证明,用来办理外地劳动力务工证。 招聘陷阱(7):岗位骗招 有些单位说是招聘内勤、办事员、销售员等。求职者进入企业后发现,没有底薪,没有福利,就是让你去拉业务,搞销售。有的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求职者来应聘,包装岗位名字,如把保险业务说成是社区联络员、客户管理员等。 招聘陷阱(8):试用陷阱 一些单位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鱿鱼"。因为这些企业在招聘时设置了试用期工资、福利待遇和正式录用后的工资、福利待遇,中间差异较大,如试用期工资800元/月,正式录用为1500元/月。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在试用期内,向求职者收取一定的培训费,如果以企业支付的报酬和收取的培训费相抵,结果很明显,招用求职者的代价是很小的,企业是不会让这部分员工成为正式合同制员工的。 招聘陷阱(9):招聘先交钱 国家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人员收取费用,切记!遇到收取费用的公司,就趁早走人吧。 还有,小的中介机构都不可信的,任其说得天花乱坠。 招聘陷阱(10):警惕街头招聘假广告 假招聘单位在街头发布广告、宣传单张时一般不会写明单位名称,而只有模糊的出现"本部门"等字样,多数位于工厂区或较偏僻的地方,以掩人耳目。而虚假广告所招聘的多为文员、跟单员等较简单的工种,以扩大"受骗面"。面试时,更是极力让求职者相信他非常适合这份工作。这样,经过一番游说,不少求职者在心理上就觉得不该为了区区几十块钱而丢了一份"好工作",于是让骗子一次次得逞。 招工骗子花样虽多,但绝非无迹可寻,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马脚"。求职者应多点关注劳动法规、相关媒体报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碰到要先交钱的最好赶紧走人,这样受骗机会便会大大减少。 招聘陷阱(11):警惕"高薪诚聘" "高薪诚聘,年薪x x万","包吃包住,立即上岗","工作轻松,待遇一流"……翻开报纸,许多企业在招聘广告上做的承诺都会让求职者怦然心动,心驰神往。在此,想提醒广大求职者,千万别头脑发热,由于空口无凭,很多承诺都藏有猫腻,盲目轻信只会让自己吃苦头。 薪金猫腻 通常在求职者的询问下,老板会给你一个含糊的月薪数字,然而在月底兑付时多半会给你"一刀",或称你工作量不饱和,或工作失误,或要扣除你伙食费,总之想扣你钱何患无辞,你不服却苦于拿不出正式合同,只好自认倒霉。 押金猫腻 一些私企在招聘时往往要求职者交付数额不等的押金或风险金(实际上这属典型的违法行为),并许诺事后退还押金,这又大多是镜中月、水中花,想退还几乎不可能,一来要达到其条件比登天还难,二来解释权归老板,砧板上的肉怎抵得过老板那把利刃。 试用猫腻 多私企都规定员工有3-6个月的试用期,转正后待遇可大幅上升,可最后"试用"多变为"实用",将你沦为"义务工",一旦试用结束便炒你鱿鱼。 岗位猫腻 "说是招经理,让你发小报","岗位是财务,工作在车间",这是许多老板玩岗位猫腻给你,待你咬上了发觉上当,再想吐掉就没那么容易了,从而陷入两难境地,要么任其宰割,要么褪层皮,横遭磨难。 福利猫腻 一些老板口头上给求职者提供的福利承诺格外让人眼红,如包吃包住、免费培训、每天工作8小时、提供劳保福利、年终发红包等,而实际上要兑现这些福利又有许多限定,要想实现,比登天还难。

306 评论(9)

花花绿绿2014

各位供稿、翻译高手,《英语广场·美文》杂志社(原文《美丽英文》)的小编这厢向你们讨稿了!!!Foreword 开卷·珠玑小语:优美、精悍的小段文字。100字以内。Warm-up 暖场·每月一帖:当今流行话题、热点、焦点评论。500字以内。Inspirational Stories 感动·金故事:故事无需太长,最好不超过2000字。Who Said What 美语·言犹在耳妙语Cute Quotes:顾名思义要突出“妙”字,要反映出新时代的潮流格言Words to Live By:书籍、名著名篇的精选摘抄星语Star Speak:名人明星个性宣言台词Memorable Lines:新近上映影片的经典中英文对照台词歌典Song Lyrics:好听流行前沿的英文歌曲演讲Speech:有趣的演讲,杜绝重复乏味教条Words of Wisdom 智慧·菩提树下语丝Bits & Pieces:能够反映出为人处事规则的信条、法则。500字以内思Thoughts:小故事蕴含的大智慧。500字以内。寓言Parable:新颖的寓言故事Heart for Love 情感·爱无迹:故事、散文、诗歌凡是歌咏亲情、友情、爱情、人间真情的文章,不局限于形式,重在感情真挚。Classic Pieces 品读·西窗听雨:名篇名著选段,经典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大家之作,须配赏析文字。Talk Show 神侃·脱口秀名人秀 Celeb Interview:当红明星惊天话语怪话连篇 Smart Answer:绝妙提问、绝妙回答Cool Play耍酷·玩转英语:时下最流行的语言文字游戏,说得酷,玩得酷酷语IN Expressions热贴HOT Messages稿费:我们的杂志开本为16开,稿费按照印刷书样的面数计算,60元/开难度大、质量高的,稿费还可以再商量!要求:严禁投递一些陈词滥调及反复刊登的英文稿件,内容一定要新颖,最好是首译我们会与同类杂志互相交换,所以坚决禁止一稿多投,一旦发现,永不录用。我们会在半个月之内给予回复,如果没有回复稿件可以自行处理。欢迎各位高人踊跃抛砖!!!投稿联系人 Miss sunshineE-mail:我只知道这家是比较可靠的,不可靠的我也不多说了,那个连接地方,注册以后会看到很多约稿,不过英语的的确比较少点。60/千我觉得应该算高了吧~投稿的时候可以多投,但发表只能一家,如果两家都通过终审,你就必须挑选其中一家撤稿,这样你就会得罪编辑,所以这个也是一门艺术,浮云殿里约稿不少,扫盲课也不少,你可以看看,可以获得不少经验。以上。

227 评论(10)

allen阿蕾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是外企常问的问题。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外企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外企才会相信。 外企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应说一句“谢谢”。外企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2、在学校你最不喜欢的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这个问题外企不希望求职者直接回答“数学”、“体育”之类的具体课程,如果直接回答还说明了理由,不仅代表求职者对这个学科不感兴趣,可能还代表将来也会对要完成的某些工作没有兴趣。这个问题外企招聘者最想从求职者口里听到:我可能对个别科目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程。通过这样的问题,外企可以找到对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的求职者。 3、说说你最大的优缺点? 这个问题外企问的概率很大,通常不希望听到直接回答的缺点是什么等,如果求职者说自己小心眼、爱忌妒人、非常懒、脾气大、工作效率低,外企肯定不会录用你。外企喜欢求职者从自己的优点说起,中间加一些小缺点,最后再把问题转回到优点上,突出优点的部分。外企喜欢聪明的求职者。 4、你认为你在学校属于好学生吗? 外企的招聘者很精明,问这个问题可以试探出很多问题:如果求职者学习成绩好,就会说:“是的,我的成绩很好,所有的成绩都很优异。当然,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有很多标准,在学校期间我认为成绩是重要的,其他方面包括思想道德、实践经验、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也都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些方面也做得很好,应该说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果求职者成绩不尽理想,便会说:“我认为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various,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我的表现也很突出,比如我去很多地方实习过,我很喜欢在快节奏和压力下工作,我在学生会组织过××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外企喜欢诚实的求职者。 5、说说你的家庭 外企面试时询问家庭问题不是非要知道求职者家庭的情况,探究隐私,外企不喜欢探究个人隐私,而是要了解家庭背景对求职者的塑造和影响。外企希望听到的重点也在于家庭对求职者的积极影响。外企最喜欢听到的是:我很爱我的家庭!我的家庭一向很和睦,虽然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普通人,但是从小我就看到我父亲起早贪黑,每天工作特别勤劳,他的行动无形中培养了我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勤劳的精神。我母亲为人善良,对人热情,特别乐于助人,所以在单位人缘很好,她的一言一行也一直在教导我做人的道理。外企相信,和睦的家庭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6、说说你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 外企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只有有备而来的求职者能够过关。求职者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对你所申请的行业部门的信息,只有深入了解才能产生独特的见解。外企认为最聪明的求职者是对所面试的公司预先了解很多,包括公司各个部门,发展情况,在面试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提到所了解的情况,外企欢迎进入企业的人是“知己”,而不是“盲人”。7、就你申请的这个职位,你认为你还欠缺什么? 外企喜欢问求职者弱点,但精明的求职者一般不直接回答。他们希望看到这样的求职者:继续重复自己的优势,然后说:“对于这个职位和我的能力来说,我相信自己是可以胜任的,只是缺乏经验,这个问题我想我可以进入公司以后以最短的时间来解决,我的学习能力很强,我相信可以很快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进入工作状态。”外企喜欢能够巧妙地躲过难题的求职者。 8、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 外企的工资水平是很灵活的,何种能力拿何种工资。外企喜欢直率的人,但这个问题却不能正面回答,外企希望听到:“以我的能力和我的优势,我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很好。但是贵公司对这个职位的描述不是很具体,我想还可以延后再讨论。”外企欢迎求职者给其定薪的自由度,而不是咬准一个价码。 9、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外企很想知道未来的员工能为企业做什么,求职者应再次重复自己的优势,然后说:“就我的能力,我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在组织中发挥能力,给组织带来高效率和更多的收益。”外企喜欢求职者就申请的职位表明自己的能力,比如申请营销之类的职位,可以说:“我可以开发大量的新客户,同时,对老客户做更全面周到的服务,开发老客户的新需求和消费。”等等。 10、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外企的这个问题看上去可有可无,其实很关键,外企不喜欢说“没有问题”的人,因为其很注重员工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外企不喜欢求职者问个人福利之类的问题,如果有人这样问:贵公司对新入公司的员工有没有什么培训项目,我可以参加吗?或者说贵公司的晋升机制是什么样的?外企将很欢迎,因为体现出你对学习的热情和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你的上进心。

191 评论(8)

相关问答